大肠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来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067838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的检测,研究大肠癌患者免疫状况及其与肿瘤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90例大肠癌患者和40例健康成人的外周血进行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的检测。结果大肠癌患者CD3^+、CD4^+比例、CD4^+/CD8^+比值下降且NK细胞活性显著降低,CD8^+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随着Dukes分级的增加这种变化更加显著。结论大肠癌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并随病情进展而加重。
其他文献
乙型肝炎是由HBV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HBeAg与HBV-DNA存在表示病毒复制已成定论。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HBV前S1抗原是乙肝病毒存在和复制的又一新标志。结合我院患
昆明市儿童医院在已建立了HIS及PACS系统的基础上,启用按ISO15189要求研发的英菲特LIS,逐步建立起一套符合ISO15189标准的医学实验室管理体系,为医院的发展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和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IP/TZP)对非发酵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收集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从住院患者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非发酵菌,经革兰染色、氧化酶试验等初筛,然后
输血已成为临床抢救、治疗危重患者的一种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但血制品的采供涵盖了从献血员的招募到受血者的追踪,整个输血链环节多,过程繁杂,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都将带来患者
<正>免疫分析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内源性干扰。内源性干扰可引起假性结果,导致误诊或不必要的检查、治疗。大部分学者是在试验结果可疑或与临床不符时,回顾性寻找干扰原因,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