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专家建议
【机 构】
:
,100050,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神内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专家建议
其他文献
卒中是中国非常重要的健康问题。根据我国卫生部2007年中国卫生统计摘要,卒中的死亡专率在93.69~105.48/10万,死因构成比为17.66%~20.36%,仅次于恶性肿瘤。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是欧美国家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在未予预防措施时,合并偏瘫的卒中患者中DVT发病率可高于50%。PE是急性卒中住院期间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卒中
百草枯是目前普遍使用的除草剂,人误服事件较多。由于毒性强且无特效解毒剂,病死率高。大量口服者,常于早期因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脏器衰竭(MOF)而死亡。减轻肺损害就成为治疗重点和目前研究的热点。国产新药血必净注射液除具有菌、毒、炎并治的特殊功效外,尚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作用。因此,本实验利用血必净、激素及二者联用治疗大鼠百草枯中毒,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汉族年轻妇女钙敏感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r,CASR)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探索其与血钙、甲状旁腺素(PTH)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采用突变分离PCR和错配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检测北京地区202例无亲缘关系的汉族年轻健康妇女(20~35岁)CASR基因A986S、G990R基因型,测定其血钙、经白蛋白校正后的血钙、磷及PTH水平
患者男,26岁。2004年8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解黏液脓血便4~6次/d,轻度里急后重感,自服抗生素效果不佳。
2007年第1期中华内科杂志在“标准与讨论”栏目,发表了《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专家建议》(简称《建议》),《中国脑血管病杂志》在2007年第4期“指南与规范”栏目全文转载。首刊编者按称:“目前对他汀类药物防治卒中的认识尚不一致。因此,有必要尽快统一认识,规范他汀类药物的治疗策略。特邀请国内有关专家对此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达成他汀类药物防治脑血管病专家建议,以期给临床
患者男,42岁。因“多尿、多饮、消瘦2个月”入院。5岁时诊断海洋性贫血;8岁行脾切除,当时曾输血,量不详,之后未曾再输血。每年化验均表现转氨酶和胆红素异常。2年前开始面部和双手皮肤色素沉着,自以为是日晒引起,伴有性功能减退,无关节痛。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氟达拉滨是一种嘌呤类似物,由于它对淋巴细胞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尤其在惰性淋巴瘤治疗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目前已被用于惰性淋巴瘤的一线治疗。
每年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World Stroke Day),今年世界卒中日的主题是关注脑小血管病引起的认知障碍,也就是血管因素引起的认知功能低下。
目的 研究环磷酰胺、沙立度胺、白芍总苷、辛伐他汀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EC)增殖及其分泌内皮素(ET)-1的影响。方法 培养EA.hy926细胞,用四氮唑蓝染色法(MTT)观察环磷酰胺(2000、500、150、50μmol/L)、沙立度胺(50、10、1、0.1、0.01μmol/L)、白芍总苷(36、18、4.5、0.5μg/ml)、辛伐他汀(10、5、2、1μmol/L)在不同浓度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