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妖或祥瑞:“枯树再生”与前蜀建国

来源 :中国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w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蜀建国之时,治下邛州大邑县鹤鸣化曾发生过一次"枯树再生"的异象.蜀帝王建、邛州刺史张敬周及高道杜光庭都对其大肆渲染,举行金箓大斋祈福,试图利用此异象来为新建政权构建合法性.然而在中古时期,"枯树再生"这一异象存在着两种解读.一种是依据传统汉代纬学思想,将其视为灾异的象征.另一种则是将其看作天命所归的预兆,在现实政治运作中,不乏统治者对其加以利用.后者逐渐成为历史的主流.这一方面是由于南朝学风受玄学影响,突破汉代纬学藩篱,将"枯树再生"按字面解释为复兴、中兴之兆,用以满足现实政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深受宗教思想的影响.佛道二教都将此渲染为佛陀降生、天书出世时产生的吉兆,这无疑也容易与中国传统的"帝王出则有受命之符"的政治理念相结合,为政治家们所利用.王建和杜光庭既是这种思想转型的产物,又利用了这种改变,为前蜀建国披上了神圣的外衣.
其他文献
从话语权视角看,民进党与台湾青年的关系实际是一种互动关系,而非“政党动员然后青年行动”的单向关系.为了掌控互动关系中的话语主导权,民进党在主体形象塑造、内容议题构建
长期以来,对外贸易始终是带动台湾经济发展最主要动能.尽管从2002年起,大陆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对象、顺差来源地和投资对象,但台美贸易与投资始终对台湾经济具有重要影响.200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已近一年,全球产业链遭受重创,经济严重衰退,两岸经贸关系也经受了严峻考验.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呈现出新的特征,两岸经贸合作面临新挑战,与此同时,祖国
2016年10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人民币被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并引起海内外各界的关注.在此
两岸青年在诸多政治议题上有着显著的认知差异,这些认知差异主要源于各自的集体记忆.种种历史伤痕形成了难以弥合的创伤记忆,“如何处理过去的分歧”成为两岸记忆政治中的一
台湾于1956年重返太平岛戍守,再次巩固南沙群岛主权,并组建“南沙守备区”,派海军陆战队在该岛担任守备,同时制定各种措施积极开发太平岛,使中国在南沙群岛有了稳定的基地,为
《宋史·度宗本纪》载:"(咸淳元年九月)庚申,吏部侍郎李常上七事,曰崇廉耻、严乡举、择守令、黜贪污、谳疑狱、任儒师、修役法."《宋史·李常传》则载:"元丰六年……迁礼部侍郎.哲宗立,改吏部,进户部尚书…… (李) 常转对,上七事,曰崇廉耻,存乡举,别守宰,废贪赃,审疑狱,择儒师,修役法.
期刊
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文中体现的“一中性”规范对台湾政治环境、民众统“独”意识的影响和约束极为有限,其原因在于,“台独”势力在无法改变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中“一中性”规
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关键时期,国家统一是题中应有之义,反分裂也成为新时代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反分裂斗争中,国家认同是重要的影响因
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同时脱离城市和农村的分工体系,处于"双重脱嵌"的危险之中.处于这一情境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形成了独特的"双重边缘人"自我认同,即既不认为自己是城里人,也不认为自己是农村人.三和青年便是这类群体的典型代表.过往研究将这种认同的形成归因于城市和乡村双重外推力的作用,忽视了新生代农民工作为认知主体的自我认同建构过程.本研究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调查方法,通过对三和青年劳工群体的个案研究,运用"社会化—认同"的分析框架,对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化过程中身处的"四个世界"作用于其自我认同的机制进行分析,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