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陈镇位于漯河市临颍县城南,属著名的“陈星聚故里”。近年来,台陈镇在临颍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富裕和谐文明台陈”工作目标,积极探索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先后获评河南省绿化模范乡镇、省级“园林式”乡镇,漯河市文明村镇、市平安建设先进乡镇、市生态文明示范乡镇、市综合考评“五快乡镇”……
强化引领 让乡村与城市一样美
走在台陈的大地上,我们看到一片片新型农村社区正拔地而起,建设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广大干部群众焕发出务实发展的激情……
“我镇要走好‘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必须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为此,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台陈镇被市、县确定为中心镇和重点镇的契机,把加快城镇化建设作为全局性举措来抓。目前,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台陈镇党委书记朱庆甫的话语慷慨激扬。
中心镇建设已“化茧成蝶”。目前,按照“拉大整体框架,扩充聚集规模,提升建设品位,统筹协调发展”的顶层设计,镇区形成了“两轴、三带、五心、五片区”的发展新格局。累计投资700多万元,先后建成了四纵五横9条8公里镇区道路、新修下水道3.5公里……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百舸争流”。按照规划先行、就业为本、量力而行、群众自愿原则,根据村镇体系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全镇32个行政村规划为一个中心社区和九个中心村社区。目前,大周社区已建成别墅式住宅33套,一期工程道路、排水等配套设施建设即将开工;台陈中心社区一期工程1号楼6层36套住房即将竣工并已预售完毕,2、3号楼7月中旬开工……
镇村道路四通八达。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统筹镇村道路建设,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格局。投资2000余万元,先后对新城路、火台路等4条总长38公里的贯通全镇东西、南北交通“大动脉”的道路进行整修;新修了村内道路46条32公里;对京广铁路桥涵进行了彻底整修……
旅游商贸同步繁荣。以打造文化旅游名镇为目标,投资2000万元,占地近30亩的陈星聚纪念馆于2009年3月31日落成揭牌。2010年5月陈星聚纪念馆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河南省唯一的对台交流基地,文化旅游名人效应凸显。该镇采取“先发展、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后规范”的措施,优先发展商贸服务、餐饮娱乐等行业,镇区商贸进一步繁荣。
突出主导 让项目带动更加有力
近年来,台陈镇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設力度。良好的发展环境,热情周到的服务,为项目建设“弯道超车”提供了“加速器”。目前,投资7800万元的盛宏热力有限公司已投入运营;投资4000万元,集医疗、护理、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临颍县慈善医院,实现了当年引进,当年运营;投资2亿元的重庆奇爽集体的豆制品生产项目和投资1.5亿元的天津怡浓巧克力生产项目正在积极洽谈之中……
同时,按照“分类指导、梯次推进”的思路,着力加大对成长型特别是中小企业帮扶力度,促其快速发展提升。帮助河南兴泰煤炭销售有限公司完善了各项资质认证和执照办理,目前已投入运营,预计年实现税收500万元以上;促使河南双龙纺织有限公司与台陈鑫金园实施重组,预计年底前可注入资金2.5亿元,年实现税收1500万元以上……今年,全镇新上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7个、500万元以上的项目10个。
夯实基础 让粮仓更殷实
“走好‘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近几年来,我们以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复种指数为目标,狠抓土地流转不放松,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努力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台陈镇镇长云少华激情满怀。
目前,该镇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4650亩,占总耕地面积55%,转移农村劳动力近1.1万人。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由原来的土地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如今全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7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达到35个。土地流转也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可能,先后形成了以大周、双楼等为代表的万亩优质粮食示范基地,以大沟桥、小谌庄为代表的万亩优质大蒜种植基地等,粮经比例进一步调整。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7个、规模养殖场28个,肉蛋鸡存栏40万只,年出栏生猪2万头,继续保持了养殖大镇的地位。
为夯实农业基础,该镇累计争取各类支农项目资金4300多万元,加大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和设施农业,高标准建设颍河优质粮食示范区,亩均增产50公斤,经济效益初步显现;新建生产桥涵185座,新打机井556眼,新修沟渠53条82公里,新增灌溉除涝面积3.8万亩,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极大地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了抵御风险的能力;完善林网1.84万亩,先后获得河南省“国土绿化”先进乡镇和漯河市“林权制度改革”先进乡镇荣誉称号。
强化引领 让乡村与城市一样美
走在台陈的大地上,我们看到一片片新型农村社区正拔地而起,建设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广大干部群众焕发出务实发展的激情……
“我镇要走好‘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必须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为此,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台陈镇被市、县确定为中心镇和重点镇的契机,把加快城镇化建设作为全局性举措来抓。目前,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台陈镇党委书记朱庆甫的话语慷慨激扬。
中心镇建设已“化茧成蝶”。目前,按照“拉大整体框架,扩充聚集规模,提升建设品位,统筹协调发展”的顶层设计,镇区形成了“两轴、三带、五心、五片区”的发展新格局。累计投资700多万元,先后建成了四纵五横9条8公里镇区道路、新修下水道3.5公里……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百舸争流”。按照规划先行、就业为本、量力而行、群众自愿原则,根据村镇体系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全镇32个行政村规划为一个中心社区和九个中心村社区。目前,大周社区已建成别墅式住宅33套,一期工程道路、排水等配套设施建设即将开工;台陈中心社区一期工程1号楼6层36套住房即将竣工并已预售完毕,2、3号楼7月中旬开工……
镇村道路四通八达。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统筹镇村道路建设,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格局。投资2000余万元,先后对新城路、火台路等4条总长38公里的贯通全镇东西、南北交通“大动脉”的道路进行整修;新修了村内道路46条32公里;对京广铁路桥涵进行了彻底整修……
旅游商贸同步繁荣。以打造文化旅游名镇为目标,投资2000万元,占地近30亩的陈星聚纪念馆于2009年3月31日落成揭牌。2010年5月陈星聚纪念馆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河南省唯一的对台交流基地,文化旅游名人效应凸显。该镇采取“先发展、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后规范”的措施,优先发展商贸服务、餐饮娱乐等行业,镇区商贸进一步繁荣。
突出主导 让项目带动更加有力
近年来,台陈镇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設力度。良好的发展环境,热情周到的服务,为项目建设“弯道超车”提供了“加速器”。目前,投资7800万元的盛宏热力有限公司已投入运营;投资4000万元,集医疗、护理、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临颍县慈善医院,实现了当年引进,当年运营;投资2亿元的重庆奇爽集体的豆制品生产项目和投资1.5亿元的天津怡浓巧克力生产项目正在积极洽谈之中……
同时,按照“分类指导、梯次推进”的思路,着力加大对成长型特别是中小企业帮扶力度,促其快速发展提升。帮助河南兴泰煤炭销售有限公司完善了各项资质认证和执照办理,目前已投入运营,预计年实现税收500万元以上;促使河南双龙纺织有限公司与台陈鑫金园实施重组,预计年底前可注入资金2.5亿元,年实现税收1500万元以上……今年,全镇新上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7个、500万元以上的项目10个。
夯实基础 让粮仓更殷实
“走好‘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近几年来,我们以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复种指数为目标,狠抓土地流转不放松,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努力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台陈镇镇长云少华激情满怀。
目前,该镇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4650亩,占总耕地面积55%,转移农村劳动力近1.1万人。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由原来的土地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如今全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7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达到35个。土地流转也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可能,先后形成了以大周、双楼等为代表的万亩优质粮食示范基地,以大沟桥、小谌庄为代表的万亩优质大蒜种植基地等,粮经比例进一步调整。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7个、规模养殖场28个,肉蛋鸡存栏40万只,年出栏生猪2万头,继续保持了养殖大镇的地位。
为夯实农业基础,该镇累计争取各类支农项目资金4300多万元,加大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和设施农业,高标准建设颍河优质粮食示范区,亩均增产50公斤,经济效益初步显现;新建生产桥涵185座,新打机井556眼,新修沟渠53条82公里,新增灌溉除涝面积3.8万亩,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极大地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了抵御风险的能力;完善林网1.84万亩,先后获得河南省“国土绿化”先进乡镇和漯河市“林权制度改革”先进乡镇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