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租界司法运行后的思考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dd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代,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拥有“领事裁判权”,将诞生于工业文明时期的近代西方法律及其衍生物带入中国。本文将视角锁定外国在华划定的租界,分析在领事裁判权背景下租界内的司法运行,吸取经验,并结合现今的司法运行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领事裁判权 租界 司法运行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8-0048-01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通过《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治外法权”(近代等同于领事裁判权),并相继建立领事法庭、会审制度、观审制度,从而在租界内获得部分司法管辖权,违反了国际法规定的属地管辖权,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但是,区别于拥有深厚传统法律文化的华界,处于西方管辖下的租界在中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过程中,开始进行司法、行政等方面的制度变革,走上近代化的道路,是中国最早迈入现代法制社会的地区。
  司法方面,租界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司法制度体系,内容主要涉及领事法庭、领事公堂、会审公廨、临时法院和特区法院等。
  设立会审公廨之后,租界内开始推行现代审判制度。它将近代西方社会的庭审制度搬入中国,区别于传统中国司法权与行政权于一体的方式,强调司法权独立,在庭审过程中每個人都是独立平等的。相比传统中国法制史强调等级,维护贵族特权,租界内的庭审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都是平等的。著名的苏报案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例子。一般情况下人们还可以通过旁听的方式了解整个庭审程序,学习西方法制思想,同时也看到了现代庭审的优势所在。每一道程序背后都体现着司法独立以及公正、公开、公平的现代审判理念。
  会审制度虽然建立在破坏中华司法主权的基础上,并且中方领事官员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享有同西方对等的观审权,但也不得不承认该制度对介绍西方司法制度起到的客观作用。尤其是现代律师制度的引进。律师精通本国法律,是当事人的辩护者,他最大的职责就是为不谙法律的人提供代理,使得当事人能在法庭庭审中得到较为公正的审判,减少冤假错案的几率。
  租界内司法制度还带来了现代监狱制度,它不同于以往传统法律对人的残酷刑罚,注重对人权的保护,倡导人道主义。这无疑是理念上的一次飞跃,是现代司法制度的一次进步。
  如何在本土资源上吸收西方法律思想,在现今的司法改革的重要时期仍然是一个有价值的思考问题。
  首先,政权和司法权的关系问题。司法权独立是租界引进审判制度的特点。司法权独立——还原一个公正的审判现场,将决断的权力交由具有扎实法律知识的法律从业者而不是外行之人,让判断根据实证证据,而不是几家之言。租界内的审判制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实践经验,一套完整的程序在同传统法律起冲突的过程中找到了它得以运行的契机。
  其次,是众人的权利意识。在长期的传统法律实践中,许多人对自身拥有的权利并不很清楚。法律面前,平民的力量是渺小的。“有法不依”的现象也就成了普遍。
  近代租界,在西方法律进行体系建构的过程中,现代律师制度、现代监狱制度、现代审判制度引入中国。固守传统法律管理的华人在租界内因为无视租界当局公布的法律而被法律惩罚,使得众多人在“教训”中受到了西方法律的教育。
  提高普通民众的法律意识是现今司法改革的必需。要想在一个拥有大量农民人口的土地上进行司法改革,必须得让他们接受法律教育,而这其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参与到法律中来,旁听庭审,以法律形式惩罚不遵守者。
  再者,律师制度的建构。现代律师制度自租界引入,如何去发挥律师的作用,也是现代司法改革需要考虑的问题。尽管当时的租界律师制度还不是完善的,但是它作为法庭的重要角色被搬入庭审现场。
  中西方法律产生的环境、运作机制有许多不同。在受传统法律管理这么多年的土地上进行法律改革既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西方“先进”的法律思想,也不能故步自封,全面继承中国传统法律。租界的司法运行虽然是引进大量西方法律,但是租界当局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对法律进行了本土化改革。这些司法运行经验在现今看来还远远不够。“会审公廨”也许未能使中国人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司法,进行司法改革要走的路还很长。只有到了每个中国人都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司法的时代,那时候的中国才是真实意义上的“法治社会”。
  参考文献:
  [1]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仇雪莲,梁玉国.十九世纪上海租界法律、教育制度及其影响[J].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3]王立民.中国租界法制研究的检视与思考——以近30余年的研究为中心 [J].当代法学,2012(4).
  责任编辑:杨国栋
其他文献
在当今这个发达的信息化社会,微波技术在信息传输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微波技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被应用于电视领域中,它不仅提高了信息传输技术质量,而且为人们带来了更加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蔡格尼克效应”,探索了课堂留白策略的必要性,及其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把留白策略引入课堂,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提出通过设疑留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知识留白,激励学生自我建构;实践留白,突出学生实际体验。  [关键词]课堂留白 蔡格尼克效应 自主学习
提出一种新的利用腔内位相调制的方法来改善激光器输出的光束质量.位相调制用铌酸锂(LiNbO3)电光晶体实现,所用激光器为连续氪灯抽运的Nd∶YAG激光器.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腔内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发表的重要讲话当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并且也离不开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实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全国高校教育者要
摘要: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提出了唯物史观的前提必须是“现实的人”,没有这个理论基础,唯物史观就是无本之木。只有把“现实的个人”放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社会关系中去理解,才能历史地、具体地分析,才能对人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中国梦则是走向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当然也包括7000多万贫困人口的梦,他们富裕不起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快速发展的新媒体对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生活影响深远,借助这个平台,人人俨然都成为信息传播的渠道,都是意见表达的主体。而当下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格局多元化发展,
期刊
摘 要:通过对大学校园毕业学生遗弃自行车的处理方式进行观察,分析因遗弃自行车得不到有效处理给学校带来的各方面负面问题,同时,对遗弃自行车的法律性质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合理的方式,有效地对大学毕业生遗弃自行车的处理方式提出法律对策,并对其中的法律对策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遗弃自行车;定性;法律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
课堂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主渠道。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关注课堂效果,提升课堂效益。在这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出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