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堂的即时评价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da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评价方面的问题,从而导致课堂效果不够理想,课时目标不能有效生成。本文从案例入手,反思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教学有效开展的目的。
  案例背景
  教师素养的高低决定着学生的发展。一手大方俊秀的粉笔字、一口标准动听的普通话、一篇行云流水的教学设计、一个动感华丽的课件固然能让一堂课更加高效快捷,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思维定式或者思维停滞状态时,教师的评价点拨就起着关键性的引导作用。教师适时巧妙的评价点拨对课堂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能让学生突破原有思维,获得新的发展。
  教研活动评课阶段,总是习惯性地请执教者谈谈教学设想和教后反思,偶尔会听到执教者感慨似乎整堂课就差了那么一点点火候,感慨借班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语言没有自带班级学生那样精彩,学生状态若即若离。笔者认为,任教者一味地注重教学流程的预设而忽视课堂生成,普通话、教态、板书等素养再高,忽视自己的语言引领,把课堂上“语言无味”的板子全打在学生身上,不反思自己的评价点拨语言,高效课堂只会黯然失色。
  案例课堂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有多少人为了我》
  师:同学们,从你们进入学校,有许多老师为了你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很多,下面请用几句话来赞美一下他们。
  生1:我要赞美我们的品德老师。她工作总是那么兢兢业业,起早带晚地备课、批改作业。
  师:谢谢你的赞美,这是老师应该做的!
  生2:我想赞美品德老师。她为我们上课自始至终都面带着微笑。
  师:谢谢你的赞美,老师都脸红了!
  生3:我想赞美品德老师。她的字总是写得那么端正,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师:哦!谢谢你的赞美,老师都脸红了!
  ……
  学生的赞美继续进行,非常有意思的是学生互相赞美环节,一名学生受到另一名学生的赞美后,都非常礼貌谦虚地回答:“谢谢你,我都脸红了!”“谢谢你,这是我应该做的!”发现学生的回答千篇一律,笔者神情有点尴尬,但没能加以点拨。一堂本应充满感恩充满激情的课堂因为师生苍白无力的评价语言而显得平庸无比。
  案例反思
  “乐思方有思泉涌”,学生思维越活跃,学习效果才会越好。“师者为范”,学生学习过程中习惯性地以教师为榜样,案例课堂中的学生有如此反应,能责怪学生吗?对学生而言,教师单一重复的评价语会让他们感到厌倦乏味。他们渴望变化,期待惊喜,渴望新鲜。
  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很多人甚至教师本身都认为,只有语文学科教师身上要散发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化底蕴,其实品德课程融合了品德、社会、劳动、科学、健康教育等多项内容,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型课程。要想给孩子鲜活的课堂生命力,品德教师同样必须要有深厚的语言底蕴,课堂中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恰到好处、入情入理。
  上述课堂中,生1赞美后,教师可以用陶醉的神情说:“我的工作能得到你的肯定,是多么幸福啊!”生2赞美后,教师可以用诗般的语言配以体态语微笑着说:“微笑是一种无声的亲切的语言,微笑是一种无声的动人的乐章,微笑是生活里永远明亮的阳光。老师希望你们不管是在快乐面前,还是困难面前,都要学会用微笑面对!”生3赞美后,教师可用无比自豪的神情说:“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种无比灿烂的文化,不管今后计算机多么盛行,老师希望你们能继承祖国优良的文化传统。不求人人成为书法家,但愿你们能工工整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有激情、有情感、有激励性的评价点拨语言才能触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学生也就“情动于心而言溢于表”,不会出现语言无味的现象了。
  而当学生思维停滞,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一定要把握点拨时机,指给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能“拨开云雾重见天日”。学生互相赞美的案例中,当甲感谢乙的帮助,乙回答“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后,教师不要尴尬地面对,只需巧妙地接过话题说:“同学之间要……”简单的引导足以打开学生的心灵,乙同学肯定能“心领神会”地说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之类的话语来,如此还担心学生语言不开窍吗?
  蔡清澄先生说过:“教学是一种艺术,评价点拨更是一种艺术。”如果教师能将课堂评价点拨以艺术的形式呈现给学生,那么,教学效果一定能提升。但教学设计是预设,评价点拨是生成。有时评价点拨的时机是稍纵即逝的,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善于把握,修炼自己的教学素养,将评价点拨这一教学手段的作用发挥至最佳。这样的课堂才能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落实品德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新林小学)
其他文献
《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幼儿园必须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它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和智力發展。因此,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对人的生长、发育及其个性的发展、潜能的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齐贤镇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本镇幼儿园的生源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外来人口子女在幼儿园的比率一年比一年高。大多数外来务工人
任教23年来,揣着一份热情,为教育绽放青春的斑斓;带着一份执着,在平凡的岗位上放飞似水年华;凭着一份睿智,打造乡村教育名片——他就是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全国诗教先进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泾口镇第二中心小学校长韩建伟。  韩建伟说:“作为一名出生在农村,工作在农村的小学校长,我最大的心愿是安安静静办学,踏踏实实做事,在我所任职的学校为乡村教育贡献力量。”  坚守乡村甘寂寞  1992年,19岁的韩建
自2010年合校以来,学校在继承传统、整合资源、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指导下,确立了“充分体验、尽情展示、享受成功、完整育人”的特色创建目标,提出了以“学戏曲,学做人,体验幸福人生”的戏曲教育理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在继承中创新  如何让学校的戏曲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更能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学校认真学习了大量的理论著作,并最终将目光集中在了教师队伍上,2010年9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5年第1期刊登彭国远的文章指出:当移动终端渐渐取代桌面电脑辅助学生学习时,学生的学习场所、学习方式均发生了改变。到底什么样的移动设备是学生学习最适合的,这已经成为许多教师和家长关注的话题。仅以平板电脑这一移动终端为例,由于其类型也颇多,因此教者在选择时要充分考虑适宜性。对此,积极探索信息化教育的工作者,可以从“健康环保模式”“文字书写模式”“耐用易用模式”“稳定环境模
山东省烟台开发区第一中学于1987年8月成立,2003年7月高中部搬走,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成立。现有教职工131人,高级教师29人,一级教师67人,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7位教师拥有研究生学历,96%的教师拥有本科学历。现有教学班32个,在校生 1600多人。学校坚持“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的办学思路,贯彻“遵循规律,效益优先”的治校策略,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正在发
多年来,周珍从事管理学教学和科研,特别在运用数学模型解决社会治理问题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其中针对中国雾霾联防联控机制等社会热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前沿理论和解决方案,并被国家相关部门应用在社会治理实践当中。周珍曾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了两年访问学者,在国内及国际刊物上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主持、参与、承担了十余项国家和市级科研项目,如《京津冀一体化下雾霾联防机制与联控成本分摊策略研究》《基于V
中央纪委驻教育部紀检组副组长、监察局局长徐开濯近日表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要抓住招生、基本建设、物资采购和校办企业等重点领域,以及一些影响恶劣的师德师风问题。  徐开濯表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重大,全社会关注。要抓住重点领域,紧扣监督执纪问责这个基本职能不放松,紧扣领导机关、领导干部、领导班子成员这些重点,一级一级往下抓。
要依法办学,首先要求办学单位要懂法,这是非常重要的。笔者所在学校就大胆地改革综合实践课程,经过多年实践,终于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特色。在充分依托社区资源、夯实安全工作的基础上,让所有家长、老师和学生懂法;利用资源,深入挖掘,广泛开展普法活动;让学生参与安全管理,争做维护法制安全的主人;让家长参与守法、安全管理,营造安全的学校环境。  深入挖掘,广泛开展活动  广泛开展“法在我心中,安全在我心中”系列教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河北省迁安市第六实验小学本着“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围绕“君子文化”建设,提出了“培养文质彬彬的现代君子少年”这一育人目标。学校紧扣育人目标,积极响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关于“正确处理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整合与均衡”的要求,落实综合实践课程、国家课程校本化,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整体规划、系统设计,着力构建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1-5
理念解读  “和谐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使每个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为此,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使发展水平处于高低两端的学生得到特殊培养,还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着眼于可持续发展,让每个学生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成长平台。“养成为先,和谐发展”办学理念的确立,是教育规律的投射。我们认为,小学教育应以养成教育为主。养成为先,就是把学生习惯养成放在首位,并作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