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内容过失是私法赔偿之核心,但其往往不为人正确理解,以至于法律体系混乱。传统的过失罪责化,无法解释为何能力较差的行为人仍须适用强人所难的高损害赔偿责任标准。所谓“过失客
【机 构】
:
中国台湾地区“中央研究院”法律学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过失是私法赔偿之核心,但其往往不为人正确理解,以至于法律体系混乱。传统的过失罪责化,无法解释为何能力较差的行为人仍须适用强人所难的高损害赔偿责任标准。所谓“过失客观化”,只是回避了问题,因为其未说明为何客观化及其如何可得出此客观标准。有经济分析论者,直接将能力效益化,计算出客观的过失标准,得出如“过失罪责化”的结果。事实上,基于损害之相互性质,损害若要移转(填补),其必须是行为人应该而且能够预见的,否则法律即是徒生滋扰;在行为人应预见且能预见的讯息条件下,可得出一个行为标准,行为人若逾越之,即应负损害赔偿责任;损害对于行为人是否可预见,取决于其行为的危险性———愈是危险行为,愈是可预见。简言之,过失责任即是危险责任。一旦明乎此,私法的损害赔偿责任体系即清楚了:严格责任不再与过失责任决然可分;故意与过失也不再是心理之区分,而在于损害预见可能性的高低;契约法的归责事由不再与侵权法的过失有矛盾;公示制度效能为何决定了物权效力的范围;过失不可能分离于不法而在后认定;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是填补性的而非惩罚性的。
其他文献
青年文化是由青年群体创造并得到青年普遍认同的文化,它有助于95后大学生精神活动的开展、精神生活状态的提升和精神生活方式的丰富,但青年文化也带来95后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发
2011年,我有机会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做了三个月的访问学者,课题是加拿大工会的历史与现状,顺便也观察了当地的政治和社会生活,记下印象较深的几件事,与大家交流探讨。
最高人民法院在指导案例10号中认为,审查董事会决议的效力,只需要从形式上看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和决议内容是否分别符合法律法规或者公司章程。对该案的具体分析则表明,
有刑事诉讼,就有逃避刑事责任的人,而国家也就有权对其采取必要的人身保全措施。据冈田朝太郎教授解释,人身保全乃维持现状之谓,非保护也。〔1〕人身保全措施的基本功能,是确
简单、爽朗是我对徐淑兰委员的第一印象,作为通州区总工会副主席,她设身处地为职工着想,把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作为重要职责;作为北京市政协委员,她充分利用建言议政平台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前,法院只得适用一般条款来处理视频广告过滤案件,但这一裁判路径在行为正当性的认定上存在较大争议,一般条款在该情形下也缺乏指导价值.《反不正当竞争法
我国《公司法》第20条第3款所规定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核心构成要件是股东与公司之间存在责任财产混同,股东对造成这一财产混同具有主观故意。指导案例15号不符合《公司
摄影是记录客观世界运动的、静止的人和事物的一种活动.通过对镜头的把握,摄影师将对大自然的理解记录下来,利用美学方法,进行摄影创作.从摄影诞生之初,表现自然风光的摄影就
尚新建(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我们会议的主题是"being问题与哲学的本质”,主要针对王路教授的《一“是”到底论》展开批评和讨论.王路教授的大作是
“各方面准备,摄像开机,《历史的开篇》第一场一镜一次,开始!”rn“啪!”随着一声清脆的打板声,摄像师、录音师各就各位,几个身着旧式解放军军服、中式长衫、蓝色工装的人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