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4月2日上午,毛岸青的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举行,数千人到现场为其送别。毛岸青的身世与家庭一时间广为世人关注。
共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及毛泽东思想,至今仍是许多学者、专家研究的课题。在众多的研究者当中,有一位年轻的学者身份十分特殊,他就是毛泽东嫡孙、毛岸青的爱子、军事科学院军史部正团职研究员毛新宇。
谈及自己最爱戴和崇拜的主席爷爷以及自己所处的红色家族,毛新宇滔滔不绝。他讲述的不只是两个人的故事,也是两代人的故事,故事里有历史的回忆,也有今天的顿悟……
对爷爷有很深厚的感情
1970年1月间,一个暖冬的日子,冰雪微融,腊梅初绽。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呱呱坠地,这个小男孩,就是毛泽东的唯一嫡孙、毛泽东的次子毛岸青与邵华的儿子。晚年的毛泽东为长孙的降临感到十分高兴,亲自为他起了一个寓意很深的名字——“新宇”。“我的名字是我爷爷取的。新宇,代表新的天地,老人家希望我将来会对社会、对国家作出贡献。”
爷爷1976年9月去世时,毛新宇还不到7岁。毛新宇虽然和自己的爷爷毛泽东同在中国大地上生活了6年零8个月,然而祖孙俩连见面的机会也不多,甚至连一张像样的合影照片也没留下。虽说爷爷去世时他年龄尚小,虽说他跟爷爷在一起生活的时间极有限,且跟爷爷接触的印象比较模糊,但爷爷对毛新宇的影响却最大。他说“我受老人家的影响,很喜欢历史。我爷爷对历史的许多看法,给了我很深的启发。”
他这样评价爷爷毛泽东:“从我的内心来说,对爷爷有一种难以割舍的亲情,对他老人家十分的崇拜,十分希望他老人家还活在我们身边。从学者的研究角度来看,爷爷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位伟大的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他缔造了新中国,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个人品质来说,他的品德十分的高尚,同时他也是一位慈父;从知识结构和才能来讲,他有十分渊博的知识,在政治、军事、哲学、经济甚至教育等领域方方面面,都堪称一代大家;在艺术领常人的坚强的意志,他有海一般宽阔的伟大的胸怀。他崇高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个人品德,可以说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象征。”
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红色历史
刚刚出版的新书《爷爷毛泽东》,自然成了大家谈论的焦点。毛新宇告诉记者,为写这本书,他花了3年时间。
毛新宇深爱爷爷,从少年时代开始,他每年都要回韶山,看望那里的父老乡亲,搜集主席的有关资料。《爷爷毛泽东》以经济建设为主线,以毛泽东洞察国际形势为背景,真实、生动地刻画了毛泽东作为一位世纪伟人的理想追求、思想情感和历史伟绩。据悉,本书是毛新宇多年追寻毛泽东足迹,依据多种档案文献,采访部分革命前辈,对爷爷毛泽东感情聚集迸发的力作,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伟人的无比崇敬。
武汉这个城市,就毛新宇看来,是一个特殊的地方,毛新宇到武汉已经不下5次了。毛泽东生前到武汉共有36次之多,毛新宇说,凡是爷爷到过的地方,他都要走一走,去重新寻找爷爷当年的足迹。1966年7月16日,星期六。73岁高龄的毛泽东登上W506快艇检阅百舸争流的游泳大军。时隔36年之后,也是一个星期六。毛新宇,这位毛泽东唯一的孙子,也踏上了当年的这艘快艇。看着滚滚长江水,毛新宇豪情大发,“我也要争取畅游长江。”毛新宇酷爱游泳,他说,自己有20多年游泳史,最远能游10华里,但是还从来没有在长江游过。久久凝视着爷爷当年在716艇上挥手致意的照片,毛新宇说:“爷爷畅游长江给了我博大的胸怀与顽强的毅力。”沉思片刻之后,毛新宇提笔写下“永远怀念敬爱的爷爷毛泽东”12个大字。
毛新宇这个新时代的青年学者追寻爷爷的足迹,来到南昌、井冈山、瑞金、吉安、延安、遵义……
传承一种精神上的财富
毛新宇说,正是爷爷和无数的革命前辈一道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也正是在爷爷的影响下,他对历史有了浓厚的兴趣,上大学时他毅然选择了历史。说起当前的改革时,毛新宇说:“中国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就像当年我爷爷他们不革命中国就没有出路一样。”
从很小的时候起,妈妈邵华就有意识地让毛新宇背诵爷爷的诗词以及中国传统的文化知识。传统文化的熏陶,播下的是一颗饱满的种子。毛新宇是一个思想活跃的人,爱唱歌和下象棋。中国歌颂毛泽东的歌曲,他几乎全部会唱。为了表达对爷爷的崇拜之情,他创作并录制了光盘《我给爷爷唱新歌》和《挥锄》。在长沙第二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上,毛新宇应邀与毛阿敏、刘欢、那英等众多明星一起亮相,并演唱了一首歌唱爷爷毛泽东的有湖南风味的民歌。
2007年3月23日,毛岸青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生前,毛岸青在家时,毛新宇喜欢陪父亲下象棋。毛岸青从年轻时就喜欢下象棋,善于用炮,毛新宇则喜欢用马,棋盘上往往打得你“死”我“活”。 毛新宇认为,父亲是一本大书,他够自己品味一辈子。
共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及毛泽东思想,至今仍是许多学者、专家研究的课题。在众多的研究者当中,有一位年轻的学者身份十分特殊,他就是毛泽东嫡孙、毛岸青的爱子、军事科学院军史部正团职研究员毛新宇。
谈及自己最爱戴和崇拜的主席爷爷以及自己所处的红色家族,毛新宇滔滔不绝。他讲述的不只是两个人的故事,也是两代人的故事,故事里有历史的回忆,也有今天的顿悟……
对爷爷有很深厚的感情
1970年1月间,一个暖冬的日子,冰雪微融,腊梅初绽。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呱呱坠地,这个小男孩,就是毛泽东的唯一嫡孙、毛泽东的次子毛岸青与邵华的儿子。晚年的毛泽东为长孙的降临感到十分高兴,亲自为他起了一个寓意很深的名字——“新宇”。“我的名字是我爷爷取的。新宇,代表新的天地,老人家希望我将来会对社会、对国家作出贡献。”
爷爷1976年9月去世时,毛新宇还不到7岁。毛新宇虽然和自己的爷爷毛泽东同在中国大地上生活了6年零8个月,然而祖孙俩连见面的机会也不多,甚至连一张像样的合影照片也没留下。虽说爷爷去世时他年龄尚小,虽说他跟爷爷在一起生活的时间极有限,且跟爷爷接触的印象比较模糊,但爷爷对毛新宇的影响却最大。他说“我受老人家的影响,很喜欢历史。我爷爷对历史的许多看法,给了我很深的启发。”
他这样评价爷爷毛泽东:“从我的内心来说,对爷爷有一种难以割舍的亲情,对他老人家十分的崇拜,十分希望他老人家还活在我们身边。从学者的研究角度来看,爷爷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位伟大的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他缔造了新中国,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个人品质来说,他的品德十分的高尚,同时他也是一位慈父;从知识结构和才能来讲,他有十分渊博的知识,在政治、军事、哲学、经济甚至教育等领域方方面面,都堪称一代大家;在艺术领常人的坚强的意志,他有海一般宽阔的伟大的胸怀。他崇高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个人品德,可以说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象征。”
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红色历史
刚刚出版的新书《爷爷毛泽东》,自然成了大家谈论的焦点。毛新宇告诉记者,为写这本书,他花了3年时间。
毛新宇深爱爷爷,从少年时代开始,他每年都要回韶山,看望那里的父老乡亲,搜集主席的有关资料。《爷爷毛泽东》以经济建设为主线,以毛泽东洞察国际形势为背景,真实、生动地刻画了毛泽东作为一位世纪伟人的理想追求、思想情感和历史伟绩。据悉,本书是毛新宇多年追寻毛泽东足迹,依据多种档案文献,采访部分革命前辈,对爷爷毛泽东感情聚集迸发的力作,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伟人的无比崇敬。
武汉这个城市,就毛新宇看来,是一个特殊的地方,毛新宇到武汉已经不下5次了。毛泽东生前到武汉共有36次之多,毛新宇说,凡是爷爷到过的地方,他都要走一走,去重新寻找爷爷当年的足迹。1966年7月16日,星期六。73岁高龄的毛泽东登上W506快艇检阅百舸争流的游泳大军。时隔36年之后,也是一个星期六。毛新宇,这位毛泽东唯一的孙子,也踏上了当年的这艘快艇。看着滚滚长江水,毛新宇豪情大发,“我也要争取畅游长江。”毛新宇酷爱游泳,他说,自己有20多年游泳史,最远能游10华里,但是还从来没有在长江游过。久久凝视着爷爷当年在716艇上挥手致意的照片,毛新宇说:“爷爷畅游长江给了我博大的胸怀与顽强的毅力。”沉思片刻之后,毛新宇提笔写下“永远怀念敬爱的爷爷毛泽东”12个大字。
毛新宇这个新时代的青年学者追寻爷爷的足迹,来到南昌、井冈山、瑞金、吉安、延安、遵义……
传承一种精神上的财富
毛新宇说,正是爷爷和无数的革命前辈一道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也正是在爷爷的影响下,他对历史有了浓厚的兴趣,上大学时他毅然选择了历史。说起当前的改革时,毛新宇说:“中国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就像当年我爷爷他们不革命中国就没有出路一样。”
从很小的时候起,妈妈邵华就有意识地让毛新宇背诵爷爷的诗词以及中国传统的文化知识。传统文化的熏陶,播下的是一颗饱满的种子。毛新宇是一个思想活跃的人,爱唱歌和下象棋。中国歌颂毛泽东的歌曲,他几乎全部会唱。为了表达对爷爷的崇拜之情,他创作并录制了光盘《我给爷爷唱新歌》和《挥锄》。在长沙第二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上,毛新宇应邀与毛阿敏、刘欢、那英等众多明星一起亮相,并演唱了一首歌唱爷爷毛泽东的有湖南风味的民歌。
2007年3月23日,毛岸青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生前,毛岸青在家时,毛新宇喜欢陪父亲下象棋。毛岸青从年轻时就喜欢下象棋,善于用炮,毛新宇则喜欢用马,棋盘上往往打得你“死”我“活”。 毛新宇认为,父亲是一本大书,他够自己品味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