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对方着想的境界

来源 :故事家·高考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hai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适合话题:
  宽广;境界;
  智慧
  台湾女作家琦君早年曾就读于之江大学,是词学大师夏承焘的学生。
  有一回,她和夏承焘先生一同挤电车,那天开车的司机态度非常恶劣,出言不逊,说了很多不该说的话。琦君非常生气,就想和那个司机理论。夏承焘先生见此连忙劝道:“不要生气,要多替他想想,他的工作那么辛苦单调,我们乘客只需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就下车,各有各的目的,有的会朋友,有的看電影,有的去上课,而他必须一趟一趟地开,如此一想你就会原谅他了。”
  听夏承焘先生这样一说,琦君的怒气果然没有了,也从内心深处理解了司机的不易,并为夏承焘先生的宽广胸怀和善良心地而感叹。
  人与人之间在相处过程中,产生矛盾,发生冲突,都是不可避免的事。当矛盾发生时,如果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替对方考虑问题,替对方着想,矛盾就会及时得到化解。这种境界不仅仅是宽广的心胸,也是一种处世智慧。
其他文献
创业是不可预期的,分手是常态,关键是怎么分要在创业之初讲清楚    现在全世界的离婚率越来越高,两个人的家庭都不能保持长期在一起,作为企业来说,它的复杂程度、遭遇的挑战、遇到的问题远多于家庭,两者之间应该是几何级数的差别。所以对于创业者来说,分手是常态,不分手才是怪事。  2002年初,哈佛大学两位教授做了一个研究,他们调查了5500多家创业型的企业,其中约有44.6%的创始人都因为各种原因被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