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功过谁来评说

来源 :WTO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sczsr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总统特朗普6月2日发“推文” 说,“当你每年在贸易上有近8000亿逆差时,你不可能输掉贸易战。多年来, 美国一直在被其他国家所坑骗,现在是时候变得聪明起来”。此话特朗普已说过多次,发动全球贸易战的动机昭然若揭。
  问题是这话说反了。8000亿美元逆差不是美国送给其他国家的馈赠,而是美国赊欠其他国家的钱。美国长期财政/贸易双赤字,没有钱还照样高消费,有赤字就发债券。发动全球贸易战倒有底气了?这不是要赖账吗?
  到底谁坑骗了谁?谁来评判?应该由全球所有国家来评判,而不是一国说了算。
  翻开现代史,看看近百年重大国际经济事件可知,美国对世界经济有功亦有过。
  1997年,美元所引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一些亚洲国家的财富一夜之间损失过半,十年后又来一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由此引发金融危机,并席卷全球。这次受害者不只亚洲国家,欧盟及整个世界也深受其害。
  又一个十年之后的今天,全球经济刚露起色,美国又来操控货币政策,美联储宣布加息,风传今年要加息三次,这符合美国利益,可吸纳大量外来资本,却伤害其他国家利益。
  美联储一放风加息,马上就触发新兴经济体资本外逃。发展中国家不加强金融货币监管就没有出路。全世界都在担忧,金融危机的再次爆发怕是为期不远了。
  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剑指《中国制造2025》,目的是不容中国发展高科技,怕中国赶超美国。
  《中国制造2025》说到底就是自主创新,不再依赖进口高科技产品。既然你禁止卖给中国,还不许中国自行开发创造。天下哪有如此霸道之理?
  《中国制造2025》是被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华技术出口管制逼出来的,买不到就自己开发。西方的技术出口管制源头在巴黎统筹委员会(COCOM),这是冷战的产物。如今冷战结束了,冷战思维仍阴云不散,所以才有制止中国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无理举动。
  美国惯用战争边缘策略,这次发动中美贸易战只不过是故伎重演。但时代不同了,我相信中國不会在战争边缘威胁下屈膝投降。
  现在美方派高官来华摸底,其实中方高层早已亮明底线,坚定抵抗贸易战,回归多边贸易体系规则,共商互利共赢的中美经贸合作关系。
  中国将继续扩大开放国内市场,但只能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到位。自主创新,攀登科技高峰战略不可改变,没有谈判余地。
  如果美国一意孤行,这个世界仍有可能再次面临一场全球贸易战,一场全球经济萧条的浩劫。两个世纪,两场经济大萧条都是谁的过,只有历史会有公正的评判,可受罪的还是现代人。
  行动起来吧,高举多边贸易制度旗帜,反对贸易战,反对保护主义。
  编辑|王秋蓉 qiurong.wang@wtoguide.net
其他文献
川煤集团达竹煤电公司小河嘴煤矿党委牢牢把握“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在创新上下功夫,在实效上做文章,党建工作和安全生产经营相辅相成、和谐发展,充分发挥了党委的领导
期刊
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推进,使得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面对新的形势,企业必须切实提高自身的实力与加强管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财务管理是对
目的:分析与弈棋相关的癫(癎)发作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癫(癎)数据库中与弈棋相关的癫(癎)发作患者17例进行
在全党全国人民深化改革、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时刻,中央召开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了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
古筝作为古老的汉民族弹拨乐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追捧,学习古筝技艺人群趋于年轻化和多元化.不可避免地,在古筝教学中实现“音乐”与“技术”的交融成为授课者关注的重
新年伊始,经济回暖的消息给这个寒冬带来了些许暖意。2013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2年全国经济运行数据,2012年中国GDP首次突破5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8%,实现了经济增
期刊
近年来,包钢党委以学习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为契机,通过创建和推进职工大讲堂建设,探索出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
[摘 要] 在“互联网+教育”新时代,随着学校的现代化达标、“三通两平台”建设等工作的开展,信息技术新手段进入盲校,盲校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大幅改善,数字资源日益丰富,师生的信息素养不断提高。总结和探讨信息技术带给盲校中职师生的变革以及信息技术如何助力构建盲校中职专业高效课堂。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盲校;视障生;中职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它遵循了儿童生活的逻辑,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教师要想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的这一理念,就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