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体验、互动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u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这足以说明作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的习作材料来源于生活,孩子有怎样的生活就有怎样的习作内容。要想使文章言之有物,就要引导学生将視线投向生活,在生活中去寻“源”取“材”。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投身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去,在生活中留心观察,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呢?以下是我在习作教学中进行的一些尝试:
  一、教给观察方法,在习作指导中学会观察
  教材中有意识编排了许多以培养学生观察力为目的的习作训练,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将写作与观察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层次的训练。
  例如,在指导《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这篇习作时,我从以下几个层次对学生进行了观察能力的训练:首先明确观察的目标和任务,提前两周布置了一项作业——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让学生为观察作好准备。孩子们有的买来了小仓鼠,有的给院子里的流浪猫搭好了窝,还有的打算去看看邻居家的小鹦鹉。接下来的两周里,就让孩子展开观察,每天课前五分钟互相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结合实际问题对学生的观察方法给予指导:有的学生在说小猫外形时没有讲出特点,就引导他抓住特点有顺序进行观察;有的学生在介绍仓鼠洗澡时把过程说得不清楚,就告诉他如何抓住动作神态进行深入观察;有的学生观察方法单一,就让他用手去摸,用耳朵仔细聆听……指导之后,学生的观察进一步深入,对小动物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下笔时自然是文思如泉涌一般。
  二、丰富班级活动,在情境体验中充实选材
  1.游戏丰富习作素材。
  以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的习作为例: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个熟悉的人。为了调动学生习作的兴趣,我开展了一个“我说大家猜”的游戏,让孩子自己先闭上眼睛浮想一个熟悉的同学的面孔,再想想他性格上有什么特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向同学描述他的特点,让大家猜一猜说的是谁。这样的游戏符合孩子好奇心强的特点,因而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在边猜边议中迸发了创造的激情。游戏之后再开始动笔写作文,学生很容易就进入状态,文章写得真实流畅,轻松地达到了本次习作的要求。
  2.实验丰富习作素材。
  儿童天性好动,又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为他们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往往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抓住儿童这一特点,在作文教学中让他们做一些有趣的实验,不仅能使他们获得写作的素材,而且有利于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例如我将“鸡蛋在水中的沉浮”“泡茶”“蜡烛燃烧的秘密”这些小实验与习作练习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动手、动脑,一边仔细观察,一边用心感悟,不仅使他们有了生动的作文材料,更能让他们消除对习作的畏惧心理。
  3.表演丰富习作素材。
  例如,在学习了《小木偶的故事》这则童话后,我让学生结合课后练习来续编和表演小木偶后来发生的故事。有趣的课文情境使孩子们对这一活动热情高涨,他们认真地编排,甚至找来了各种道具。课堂上每个小组都表演得栩栩如生,显示出非凡的想象力,大家乐在其中。演完之后,我出示了本组的习作要求:写童话,让学生把刚才看到的童话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由于之前的表演富有情趣,唤起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再现容易,写起来就文情并茂,得心应手了。
  三、开启班级“循环日记”,在生活中取“源”
  我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几个小组,每组共用一个日记本,每天记一篇日记,由组员轮流完成。每周小组推荐出一篇佳作,在班上展评。由于在完成“循环日记”时,每一个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再加上小组之间的竞争,学生对这篇日记格外重视,有很多人提前都已在心中酝酿构思,都想写出让大家刮目相看的作品来。 “循环日记”促进了学生的表达,它记录着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抒写着他们童年的喜怒哀乐。它最大的好处是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获得启迪。在“循环日记”中,学生凭借他人的文字材料,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和促进,达到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在相互启发之中,学生的视野越来越广,日记中记录的内容就变得越来越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得到广泛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就解决了。
  综上所述,通过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凭借“循环日记”展开互动,学生从生活中取“源”,其习作的材料愈来愈丰富,表达欲望得以激发,从而有效克服了学生习作的畏难心理,促进了他们习作水平的提升。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小学
  编辑 聂蕾
其他文献
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四年多以来,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学生对图形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学习感到困惑。如何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图形与几何的知识呢?通过平时的教学经验以及和其他优秀老师的交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上课前,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根据教材内容和编写意图,设计教学方案。教师在课前应做相应的教具(结合生活实例),同时要求每个学生也要做,不要求一样,只要求做规范,另
期刊
“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是指课堂上教师的注意焦点不仅仅是教案,而重点是学生的学习情况,接受能力的强弱,学生普遍的学习状况。教师应该从关注教学内容中走出来,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获取新知的能力,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引路。  一、课堂导入,关注学生注意力的状态  如果教师能在上课的开始,就紧紧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那么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半。
期刊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是数学基础之基础,是数学大厦的基石。因此,概念教学备受一线教师的关注。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运用多元联系表示法,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建立数学概念模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现状  数学概念是反映一类事物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是排除一类对象的具体物质内容以后的抽象,具有普遍的意义。  新课改以来,
期刊
创新教育是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具体讲,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为主要内容,选择创新性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教育是一个庞大体系,需要全方位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逐步推进。据此,笔者就小学阶段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和对策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小学阶段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
期刊
质疑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的求知状态。有疑问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思维处于积极、主动、愉快地获得知识的状态。教学中不但要培养学生会质疑,敢于质疑,而且要培养学生善于质疑,习惯于质疑,把质疑当作学习的一项基本功。生物学习就是一个不断质疑的过程。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一、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有问题可问  1.借助模型、图片、视
期刊
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书面语言文字的一种形式,其特点在于“言文分离、行文简练”,这是它相对于白话来讲最为突出的不同。选编进苏教版小学语文中的文言文以古诗词为主,这一方面是为了符合小学生现阶段以感性思维为主,理性思维为辅的特点,同时也为了以其“言简意赅而意蕴无穷”的特征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此,教师需要更好地发挥文言文的教学价值,培养学生的文言力。  一、古代知识的了解——历史素养  时代背景是学生在阅
期刊
课堂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课堂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源头和根本。谁抓住了课堂,谁就抓住了教育成败的关键,谁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谁就掌握了教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本着这样一种观点,我们紧紧抓住转变教学方式这一关键,以模式构建为依托、以小组建设为核心、以导学案设计为抓手,整体有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互助课堂,走出了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课改之路,探索出了一些具有本校特色的课改经验。 
期刊
当课改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的时候,高效课堂的理念犹如润物无声的细雨彻底更新了我们的教育理念,转变了我们的教学模式。我校的高效课堂改革已历时四年,我参与其中,见证了课改过程的艰辛,体验了课改带来的愉悦,目睹了课改的成果。以下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认识。  一、 知晓时代,与时俱进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传统政治课在大多数师生的心目中都是枯燥、说教的代名词,其实现在的高中政治课是一门有用、有趣的课程,教材所包
期刊
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他还说:“像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沿石。点滴的创造固不如整体的创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呆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  人类社会每前进一步,都是无数人辛勤创造的结晶。创造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显著特点。仔细体味陶行知先生的话:创造是无限空间;创造是无限时间;创造是每
期刊
六天来,我们高中两组10位校长聆听了关于创造教育的精彩报告,分别在向明中学和卢湾中学参加了4天跟岗,接受培训,聆听报告,探讨交流,实地考察,听课学习,分享体验,所亲历的、所感受的和所体验的都深深地震撼着我们,我们真正领略了创造教育的魅力,领略了为学生一生幸福教育的魅力。上海教育用“理念前沿,做真教育;特色彰显,世界一流”概括,实不为过。我感受最深的还是这里真正是为学生的未来做教育,想方设法培养孩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