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陆栖脊椎动物保护优先区判识与保护状况评价

来源 :生态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uxy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护优先区系统判识是实现生物多样性高效保护的关键途径之一.云南处于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还未见陆栖脊椎动物保护优先区规划研究,且已有研究仅评估了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状况,而对其他保护地类型的认识还非常有限.本文以保护物种为指示对象,首先应用物种分布与系统保护规划模型判识出陆栖脊椎动物保护优先区;然后,通过与3个已有保护优先区图层对比分析,研究陆栖脊椎动物保护优先区的空间分布格局;最后,评估了6种已建保护地类型对保护优先区的保护状况.结果 表明:(1)按照17%和31%的面积保护目标,判识出的陆栖脊椎动物保护优先区主要分布于滇西北、滇西南、滇南和滇东北及沿国界边境地区;(2)31%目标下的陆栖脊椎动物保护优先区与3个已有保护优先区图层的重叠面积比均在44%以上,同时陆栖脊椎动物保护优先区也识别出大量不重叠的优先区域;(3)17%和31%目标下,保护优先区的自然保护区覆盖率分别为14.11%和11.39%,而全部6类保护地的覆盖率上升为24.01%和20.95%,说明其余5类可持续利用型保护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与水源地保护区)能够极大地提升保护覆盖率,填补保护空缺.本研究能够为云南省正在实施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工作提供数据与方法支持.
其他文献
为了解大庆龙凤湿地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及其时空分布特征,于2019年春、夏、秋三季对大庆龙凤湿地浮游植物进行采样分析.2019年春、夏、秋三季大庆龙凤湿地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00个分类单位,隶属于7门10纲18目35科75属.其中以绿藻门(41.5%)、硅藻门(30%)为主,其次为蓝藻门(12.5%)和裸藻门(12%),隐藻门、甲藻门、金藻门所占比例较低(4%).大庆龙凤湿地浮游植物组成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浮游植物丰度为夏季<春季<秋季;湿地浮游植物共划分为22个功能群,其中15个为代表性功能类群.双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