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里,是群星闪耀的舞台。
这里,是年度十杰的秀场。
在摄影还未普及的年代,《大众摄影》的舞台上,就曾走出一批又一批享誉业界的名家。如今,当时代的发展使得摄影成为芸芸大众的一种生活方式时,这个舞台,更是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推举时代明星的重任。
因此,当日历的数字翻向一个新的年份时,我们回首2009,重新面对这些和我们一路走来的摄影人。经历了三轮评选的忍痛割爱后,杂志社从中遴选出20位入选者。经过向入选者重新调片、评选后,最终确定了属于《大众摄影》的“2009年度十杰”。
获得“年度十杰”的摄影师,是在路虎影像社区、大众摄影网网络月赛、大众摄影网双周赛中打拼了整整一年的坚持者。有的在后期制作领域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成为潮流的引领者;有的长期关注同一题材并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出新意;有的则已问鼎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等业界最高奖项……当然,一批崭露头角却身手不凡的摄影新星也正在从这里走出。
在摄影的领域和风格上,他们各有千秋,但获得荣誉的背后,却浸透着相同的汗水。十年磨一剑的付出在这个舞台上都显得不足为奇,因为20年、30年一直坚守这块阵地的摄影人多之又多。他们需要付出的不仅是与摄影长相厮守的坚持,更需要迈出适应数字时代变迁的步伐。
这里介绍的作者,有些是同时获得2009年度陆虎影像社区十佳的“双冠王”,有些曾在全国影展中获奖,但“年度十杰”,却是来自他们“起点”的、最温馨的认可和鼓励。
陈瑞元
摄影有三要素:眼勤、手勤、腿勤,此外摄影者要有良好的艺术修养,然后用心去投入,用眼睛去观察。另外,摄影除了要表达鲜明的主题外,还要有丰富的形式去烘托和渲染内容。所以一位优秀的摄影师,还应该学会对美感的理解和培养。一幅好的作品,它必定是形式和内容完美的结合。一张精彩的片子恰似摄影人心灵的反映。因此在拍摄时我通过不同的色彩对比、明暗对比、虚实对比等方法,加强画面给予观者的距离感。拍摄重在变化的光影并寻找捕捉照片的最佳点,该出手时就出手。用心感悟,表达人世间的真善美是我的永恒追求。
评语:
关注身边最为熟悉的生活场景,并运用巧妙的构思将其表达,于常见中见新奇。
窗外陈瑞元 摄
蓝建民
2003年我拿起相机时,《大众摄影》就一直是我的良师益友。7年里,是《大众摄影》让我从摄影初学者成长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并在全国影展、国际影展中获奖。回顾我的经历,有几点感想:
一、选题选材要独特精明。不跟风追俗,不随波逐流,不贪大求全,以自己的独到眼光审度事物。
二、构思构图严谨精巧。在纷繁复杂的场景中提炼出鲜明的主题,省去“可有可无”,不要“可要可不要”,简化、简约出“增之一分则多,减之一分则少”的精美作品。
三、用光用色缜密精到。把握光与影是摄影的基础。把作品的意境通过光影和影调的渲染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
四、多拍多投、后期调整。深入基层、勤奋创作是多出作品的根本,用美学知识对作品进行电脑后期处理是数码摄影的一个重要环节。
评语:
坚实的美术功底,经典的光影构图,独特的色调把控,引领了“江西一派”的摄影风格。
信徒蓝建民摄
杜华平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狂热地爱上了用镜头来诉说关于鸟的故事。拍鸟是一件辛苦活,设计、构思、创作的余地太小了,而且你永远无法确定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会发现目标,就算你发现了目标,也无法控制目标的种类、数量、姿态,更何况摄影还要讲究光线、角度、环境……这样的状态,使得拍摄鸟类,必须要有耐心,必须要有相机不离身的“时刻准备”,必须要练就特别敏感的耳朵、眼睛。这一切,都要经历一个个艰苦的过程,要是没有兴趣,是无法坚持下来的。因为,可能烈日下,苦苦坚守一天,连鸟影都没见到,但是当你对鸟有了了解以后,你会发现它的活动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经常相互报告鸟况,交流拍鸟经验,成为我们“鸟人”共同的爱好。
摄影上的成功不仅要拜同行为师,拜先行者为师,还要拜兴趣为师,没有兴趣,其他老师拜得再多也没用。如果说镜头是我又一双宝贵的眼睛,那么,“眼”里的景色将引领我描绘更美的人生。
评语:
将镜头对准飞舞的精灵,与等待的寂寞为伴,只为按下快门后那触动心灵的一瞬。
飞舞的精灵杜华平 摄
王登
20年前我就开始参加《大众摄影》主办的月赛,最初寄出的照片,如泥牛入海;慢慢的,才有了获奖的作品;近几年又参加了《大众摄影》主办的网络月赛,获奖的作品也渐渐地多了起来。曾有影友问我,像《大众摄影》这样的网络月赛一个月的来稿量平均在5000余幅, 在这么多的参评作品中,怎样才能脱颖而出呢? 我会告诉他们,比赛并不是器材的比赛,而是思想和理念的比赛。
其一是“人无我有”,也就是拍别人没有拍过的作品,如别人没有拍过的角度、构图等。在拍摄《两小无猜》(在2009年1月网络月赛中获奖)时,有许多器材比我好的人在现场,但多数人拍的是大而全的画面,而我则把两个小孩作为主体加以突出,把大人的头部去掉只留了下半身,与别人的画面有所区别。
其二是“人有我优”,如果是别人拍过的作品,就要在用光、构图等方面胜人一筹,不落俗套。
其三是“人优我绝”,争取做到出奇制胜,拍出绝佳的构图、绝佳的用光、绝佳的瞬间,这样你的作品才能在成千上万的作品中脱颖而出。
评语:
常见的景象,被赋予摄影者的想象后,往往会形成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这种方式为摄影人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
童话世界王登 摄
孙兰
当我成为年度十杰时,欣喜若狂又感慨万千,细细想来,自己将几年的摄影之路归纳为“四要”。
一要准确定位。可内外结合考虑,内就是想要干什么,外就是作品给谁看。比如作品主要用于媒体发表或参赛,是给大众看,那么就要遵从于媒体和比赛的类型以及它们所面对的受众群体。
二要选定题材。在我们身边,有很多题材值得去拍,只要塌下心来拍摄这些熟悉的内容,甚至反复去拍、去琢磨、去思考,就一定能获得有深度有力度的作品。
三要善于发现。平时多培养独具个性的眼光,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取精华,养成在司空见惯的地方发现美的感觉,然后灌以自己的感受和思想,使之成为一幅佳作。
四是要勤于积累。既包括通过日积月累的生活体验产生的创作意识,也包括对作品数量和内容的积累。当有一天回过头来看自己的作品时,就会发现这些积累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评语:
注重作品的时尚与动感,大胆尝试不同寻常的表现方法,以带有情绪感的作品,表达自己对被摄体的观点。
光影流动的城市孙兰 摄
罗利红
当我成为年度十杰时,感到意外和欣慰,这种肯定将鼓励我在摄影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我拍摄的题材较为广泛,尤其钟爱人文与民俗。但这些题材的场景往往比较杂乱,因此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观察了。当影友们聚在一个角度拍摄时,视角和画面容易雷同,这种情况下,除非特殊场面,一般我会选择离开,寻找其他角度进行观察。
我喜欢干净简约的画面。一个眼神的传递和一个动态的体现,都会是抓拍的亮点。
因我一直从事美术专业工作,在拍摄中自然将这种审美融入摄影之中,使作品在构图与形式中更具有艺术表现。在后期图像处理中,由于对色彩充分的理解,使我很容易根据图片的内容来把控色彩,通过影调的渲染来表达自己的一种情绪。
评语:
擅长于繁杂场景中撷取宁静、典型的片段,女性摄影师特有的细腻观察淋漓尽致。
理冠罗利红 摄
边少卿
我是2006年8月开始摄影创作的,《大众摄影》是我的导师,网络月赛是我成长的平台,尤其是2008 年获得网络月赛年度十佳,更是极大地激发了我摄影创作的热情。
要创作出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应该有把握画面感的能力和提炼形式感的水平,这其中对线条的提炼和运用十分重要,因为线条是各种造型艺术表现形式的灵魂。线条是因光的作用形成的各种物体的轮廓线,不同影调之间的分界线。恰当地运用线条,使被摄体富有整体感,形成连贯的结构;线条又可使画面的块面分割明显,主次分明,有利于形象的塑造。在实景拍摄当中,要围绕主体,善于利用角度、光线、镜头等自身特有的手段,把不同物体富有表现力的外沿轮廓加以突出和强调,使线条富有美的形态。当然,线条的运用一定要有利于主题的表达,与内容密切关联,不能脱离内容单纯追求线条效果。
评语:
注重作品形式感,恰到好处地运用线条来勾勒画面,主次分明。于繁杂中提炼出精到。
快乐网场边少卿 摄
李云龙
创意摄影是以原始素材为基础,以数码技术为手段,发挥自己想象来调整和处理画面,利用电脑组合出各种类型和题材的数码摄影作品。数码技术在摄影领域的应用,大大拓展了摄影师的创作空间。数码创意摄影在创作方法上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创作者对自己现有的图像进行筛选、拼接,并按照自己的创作意图,创作出新的具有新奇结构、超越时空的摄影艺术作品;另一类是创作者首先确定主题,然后根据主题需要拍摄相关的影像资料,并通过计算机图像软件进行图像的拼接、合成以形成摄影作品。
一幅优秀的创意作品要注意两点:一是虽然异想天开,但不能脱离摄影的语言特征,要与计算机生成的图像有着明显的区别;二是要有艺术的真实性,在技法上要自然、流畅,不留人工雕琢的痕迹,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三是要敢于创新,努力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不能过分追求离奇、怪异,严重脱离现实生活,缺乏美感的创意效果。
评语:
以相机捕捉素材,将电脑作为画笔,超越现实的想象,将两者精彩结合。
雁过留声李云龙 摄
欧阳世忠
当我成为年度十杰时,回首自己所走过的摄影之路,经过了多少次镜头前的思考捕捉,经过了多少次书桌前翻书阅图,经过了多少次电脑前的琢磨塑造……
生活积累是我创作的源泉,用严谨的构图、独特的视角或运用别具一格的创作技巧,去提炼我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打破常规构图似曾相识的审美疲劳,力图在摄影创作中有所创新,达到“有法而无定法”之目的。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有不着一笔一墨而使人感到具有丰富内涵的空白处理原则,这是非空部分赋予了空白部分的生命力。在视觉表现中不但要注意有形的表现,而且要掌握无形的空白部分,这样作品才能有生机。摄影也是如此,平时要注意多看一些其他艺术门类的作品,有时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评语:
在摄影构图中,大胆运用强烈的对比效果、采用不同寻常的角度,打造作品的视觉冲击力。
光影车间欧阳世忠 摄
袁鹏
我喜欢拍人文的题材,指导思想就是:首先,拍摄不能急功近利,要实事求是,宁缺毋滥;其次,作品的人物要有动感,或者是有做动作的倾向;再者,摄影最好有地标、时代感,让人一看就知道在什么年代什么地方拍的;还有就是:最好有些幽默感在其中。
摄影的构图也是至关重要,一般的初学者往往将所看到的东西都拍到画面中,造成画面主体不明确。先拍下来再剪裁,也是初学者的一种习惯,但剪裁会使照片的像素减少,而且容易养成拍摄随意、构图不严谨的习惯。
此外,还要多积累素材,多参加比赛。以前我经常在网站上投片,基本不参加正式的摄影比赛,总感觉自己的作品好,可自从参加摄影比赛后,方知天外有天,并且能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参赛的作品要不断更新,不能老拿旧照片“回锅”,同时要保持良好的比赛心态,参赛者没有得奖往往怨天尤人,老觉得评委不公,假如你的作品是好的,总有一天金子会发光,要相信这一点。
评语:
拍摄前的缜密思考,为有目的,有主题的创造打造了坚实的基础,也是因此,寻常小景中才会孕育出带有寓意的表达。
相望袁鹏 摄
(责任编辑:李馨)
这里,是年度十杰的秀场。
在摄影还未普及的年代,《大众摄影》的舞台上,就曾走出一批又一批享誉业界的名家。如今,当时代的发展使得摄影成为芸芸大众的一种生活方式时,这个舞台,更是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推举时代明星的重任。
因此,当日历的数字翻向一个新的年份时,我们回首2009,重新面对这些和我们一路走来的摄影人。经历了三轮评选的忍痛割爱后,杂志社从中遴选出20位入选者。经过向入选者重新调片、评选后,最终确定了属于《大众摄影》的“2009年度十杰”。
获得“年度十杰”的摄影师,是在路虎影像社区、大众摄影网网络月赛、大众摄影网双周赛中打拼了整整一年的坚持者。有的在后期制作领域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成为潮流的引领者;有的长期关注同一题材并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出新意;有的则已问鼎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等业界最高奖项……当然,一批崭露头角却身手不凡的摄影新星也正在从这里走出。
在摄影的领域和风格上,他们各有千秋,但获得荣誉的背后,却浸透着相同的汗水。十年磨一剑的付出在这个舞台上都显得不足为奇,因为20年、30年一直坚守这块阵地的摄影人多之又多。他们需要付出的不仅是与摄影长相厮守的坚持,更需要迈出适应数字时代变迁的步伐。
这里介绍的作者,有些是同时获得2009年度陆虎影像社区十佳的“双冠王”,有些曾在全国影展中获奖,但“年度十杰”,却是来自他们“起点”的、最温馨的认可和鼓励。
陈瑞元
摄影有三要素:眼勤、手勤、腿勤,此外摄影者要有良好的艺术修养,然后用心去投入,用眼睛去观察。另外,摄影除了要表达鲜明的主题外,还要有丰富的形式去烘托和渲染内容。所以一位优秀的摄影师,还应该学会对美感的理解和培养。一幅好的作品,它必定是形式和内容完美的结合。一张精彩的片子恰似摄影人心灵的反映。因此在拍摄时我通过不同的色彩对比、明暗对比、虚实对比等方法,加强画面给予观者的距离感。拍摄重在变化的光影并寻找捕捉照片的最佳点,该出手时就出手。用心感悟,表达人世间的真善美是我的永恒追求。
评语:
关注身边最为熟悉的生活场景,并运用巧妙的构思将其表达,于常见中见新奇。
窗外陈瑞元 摄
蓝建民
2003年我拿起相机时,《大众摄影》就一直是我的良师益友。7年里,是《大众摄影》让我从摄影初学者成长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并在全国影展、国际影展中获奖。回顾我的经历,有几点感想:
一、选题选材要独特精明。不跟风追俗,不随波逐流,不贪大求全,以自己的独到眼光审度事物。
二、构思构图严谨精巧。在纷繁复杂的场景中提炼出鲜明的主题,省去“可有可无”,不要“可要可不要”,简化、简约出“增之一分则多,减之一分则少”的精美作品。
三、用光用色缜密精到。把握光与影是摄影的基础。把作品的意境通过光影和影调的渲染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
四、多拍多投、后期调整。深入基层、勤奋创作是多出作品的根本,用美学知识对作品进行电脑后期处理是数码摄影的一个重要环节。
评语:
坚实的美术功底,经典的光影构图,独特的色调把控,引领了“江西一派”的摄影风格。
信徒蓝建民摄
杜华平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狂热地爱上了用镜头来诉说关于鸟的故事。拍鸟是一件辛苦活,设计、构思、创作的余地太小了,而且你永远无法确定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会发现目标,就算你发现了目标,也无法控制目标的种类、数量、姿态,更何况摄影还要讲究光线、角度、环境……这样的状态,使得拍摄鸟类,必须要有耐心,必须要有相机不离身的“时刻准备”,必须要练就特别敏感的耳朵、眼睛。这一切,都要经历一个个艰苦的过程,要是没有兴趣,是无法坚持下来的。因为,可能烈日下,苦苦坚守一天,连鸟影都没见到,但是当你对鸟有了了解以后,你会发现它的活动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经常相互报告鸟况,交流拍鸟经验,成为我们“鸟人”共同的爱好。
摄影上的成功不仅要拜同行为师,拜先行者为师,还要拜兴趣为师,没有兴趣,其他老师拜得再多也没用。如果说镜头是我又一双宝贵的眼睛,那么,“眼”里的景色将引领我描绘更美的人生。
评语:
将镜头对准飞舞的精灵,与等待的寂寞为伴,只为按下快门后那触动心灵的一瞬。
飞舞的精灵杜华平 摄
王登
20年前我就开始参加《大众摄影》主办的月赛,最初寄出的照片,如泥牛入海;慢慢的,才有了获奖的作品;近几年又参加了《大众摄影》主办的网络月赛,获奖的作品也渐渐地多了起来。曾有影友问我,像《大众摄影》这样的网络月赛一个月的来稿量平均在5000余幅, 在这么多的参评作品中,怎样才能脱颖而出呢? 我会告诉他们,比赛并不是器材的比赛,而是思想和理念的比赛。
其一是“人无我有”,也就是拍别人没有拍过的作品,如别人没有拍过的角度、构图等。在拍摄《两小无猜》(在2009年1月网络月赛中获奖)时,有许多器材比我好的人在现场,但多数人拍的是大而全的画面,而我则把两个小孩作为主体加以突出,把大人的头部去掉只留了下半身,与别人的画面有所区别。
其二是“人有我优”,如果是别人拍过的作品,就要在用光、构图等方面胜人一筹,不落俗套。
其三是“人优我绝”,争取做到出奇制胜,拍出绝佳的构图、绝佳的用光、绝佳的瞬间,这样你的作品才能在成千上万的作品中脱颖而出。
评语:
常见的景象,被赋予摄影者的想象后,往往会形成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这种方式为摄影人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
童话世界王登 摄
孙兰
当我成为年度十杰时,欣喜若狂又感慨万千,细细想来,自己将几年的摄影之路归纳为“四要”。
一要准确定位。可内外结合考虑,内就是想要干什么,外就是作品给谁看。比如作品主要用于媒体发表或参赛,是给大众看,那么就要遵从于媒体和比赛的类型以及它们所面对的受众群体。
二要选定题材。在我们身边,有很多题材值得去拍,只要塌下心来拍摄这些熟悉的内容,甚至反复去拍、去琢磨、去思考,就一定能获得有深度有力度的作品。
三要善于发现。平时多培养独具个性的眼光,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取精华,养成在司空见惯的地方发现美的感觉,然后灌以自己的感受和思想,使之成为一幅佳作。
四是要勤于积累。既包括通过日积月累的生活体验产生的创作意识,也包括对作品数量和内容的积累。当有一天回过头来看自己的作品时,就会发现这些积累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评语:
注重作品的时尚与动感,大胆尝试不同寻常的表现方法,以带有情绪感的作品,表达自己对被摄体的观点。
光影流动的城市孙兰 摄
罗利红
当我成为年度十杰时,感到意外和欣慰,这种肯定将鼓励我在摄影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我拍摄的题材较为广泛,尤其钟爱人文与民俗。但这些题材的场景往往比较杂乱,因此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观察了。当影友们聚在一个角度拍摄时,视角和画面容易雷同,这种情况下,除非特殊场面,一般我会选择离开,寻找其他角度进行观察。
我喜欢干净简约的画面。一个眼神的传递和一个动态的体现,都会是抓拍的亮点。
因我一直从事美术专业工作,在拍摄中自然将这种审美融入摄影之中,使作品在构图与形式中更具有艺术表现。在后期图像处理中,由于对色彩充分的理解,使我很容易根据图片的内容来把控色彩,通过影调的渲染来表达自己的一种情绪。
评语:
擅长于繁杂场景中撷取宁静、典型的片段,女性摄影师特有的细腻观察淋漓尽致。
理冠罗利红 摄
边少卿
我是2006年8月开始摄影创作的,《大众摄影》是我的导师,网络月赛是我成长的平台,尤其是2008 年获得网络月赛年度十佳,更是极大地激发了我摄影创作的热情。
要创作出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应该有把握画面感的能力和提炼形式感的水平,这其中对线条的提炼和运用十分重要,因为线条是各种造型艺术表现形式的灵魂。线条是因光的作用形成的各种物体的轮廓线,不同影调之间的分界线。恰当地运用线条,使被摄体富有整体感,形成连贯的结构;线条又可使画面的块面分割明显,主次分明,有利于形象的塑造。在实景拍摄当中,要围绕主体,善于利用角度、光线、镜头等自身特有的手段,把不同物体富有表现力的外沿轮廓加以突出和强调,使线条富有美的形态。当然,线条的运用一定要有利于主题的表达,与内容密切关联,不能脱离内容单纯追求线条效果。
评语:
注重作品形式感,恰到好处地运用线条来勾勒画面,主次分明。于繁杂中提炼出精到。
快乐网场边少卿 摄
李云龙
创意摄影是以原始素材为基础,以数码技术为手段,发挥自己想象来调整和处理画面,利用电脑组合出各种类型和题材的数码摄影作品。数码技术在摄影领域的应用,大大拓展了摄影师的创作空间。数码创意摄影在创作方法上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创作者对自己现有的图像进行筛选、拼接,并按照自己的创作意图,创作出新的具有新奇结构、超越时空的摄影艺术作品;另一类是创作者首先确定主题,然后根据主题需要拍摄相关的影像资料,并通过计算机图像软件进行图像的拼接、合成以形成摄影作品。
一幅优秀的创意作品要注意两点:一是虽然异想天开,但不能脱离摄影的语言特征,要与计算机生成的图像有着明显的区别;二是要有艺术的真实性,在技法上要自然、流畅,不留人工雕琢的痕迹,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三是要敢于创新,努力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不能过分追求离奇、怪异,严重脱离现实生活,缺乏美感的创意效果。
评语:
以相机捕捉素材,将电脑作为画笔,超越现实的想象,将两者精彩结合。
雁过留声李云龙 摄
欧阳世忠
当我成为年度十杰时,回首自己所走过的摄影之路,经过了多少次镜头前的思考捕捉,经过了多少次书桌前翻书阅图,经过了多少次电脑前的琢磨塑造……
生活积累是我创作的源泉,用严谨的构图、独特的视角或运用别具一格的创作技巧,去提炼我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打破常规构图似曾相识的审美疲劳,力图在摄影创作中有所创新,达到“有法而无定法”之目的。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有不着一笔一墨而使人感到具有丰富内涵的空白处理原则,这是非空部分赋予了空白部分的生命力。在视觉表现中不但要注意有形的表现,而且要掌握无形的空白部分,这样作品才能有生机。摄影也是如此,平时要注意多看一些其他艺术门类的作品,有时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评语:
在摄影构图中,大胆运用强烈的对比效果、采用不同寻常的角度,打造作品的视觉冲击力。
光影车间欧阳世忠 摄
袁鹏
我喜欢拍人文的题材,指导思想就是:首先,拍摄不能急功近利,要实事求是,宁缺毋滥;其次,作品的人物要有动感,或者是有做动作的倾向;再者,摄影最好有地标、时代感,让人一看就知道在什么年代什么地方拍的;还有就是:最好有些幽默感在其中。
摄影的构图也是至关重要,一般的初学者往往将所看到的东西都拍到画面中,造成画面主体不明确。先拍下来再剪裁,也是初学者的一种习惯,但剪裁会使照片的像素减少,而且容易养成拍摄随意、构图不严谨的习惯。
此外,还要多积累素材,多参加比赛。以前我经常在网站上投片,基本不参加正式的摄影比赛,总感觉自己的作品好,可自从参加摄影比赛后,方知天外有天,并且能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参赛的作品要不断更新,不能老拿旧照片“回锅”,同时要保持良好的比赛心态,参赛者没有得奖往往怨天尤人,老觉得评委不公,假如你的作品是好的,总有一天金子会发光,要相信这一点。
评语:
拍摄前的缜密思考,为有目的,有主题的创造打造了坚实的基础,也是因此,寻常小景中才会孕育出带有寓意的表达。
相望袁鹏 摄
(责任编辑:李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