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的留群率会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的稳定性

来源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lp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猪良好的生产性能受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留群率、母猪生产寿命和稳定性。本文,Egidijus Mickevicius博士将会介绍如何利用母猪的留群率来提高猪场的收益。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5)07-0003-03
  通过生产力的最大化以提高生产系统的总体效益,就是把与猪肉价值链有关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加以考虑。而断奶能力只是价值链中的第一个环节。通常明智的做法是找到会影响猪群总体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并再加以充分利用。影响猪群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有:遗传、饲养、环境、营养、健康状况、驯化和所有猪能得到充分的发育。猪群良好的留群率对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个公式非常简单,实际上,我们明白养猪场的盈利还是要用结果来说话。本文你将会掌握更多有关如何使母猪的留群率最大化的方法以及一些成功案例的数据。
  母猪留群率的计算公式:
  母猪留群率=(每年)进入繁殖群的后备猪数/淘汰猪(终生)
  已经有许多论文探讨了一头母猪要实现盈亏保本的阀值。人们普遍认为,在合理的市场条件下,母猪生产三胎似乎能实现这一收支平衡。母猪留群率是评价母猪将在繁殖群中停留多久的一个重要指标。Pinilla和Lecznieski(2010)报道,在一个规模为4万头母猪的猪场中三胎母猪的平均留群率为69 %;而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存栏母猪数超过18万头,四胎母猪的留群率为67.1 %。图1显示了四年来位于加拿大东部地区的海波尔商品猪场的母猪留群率变化趋势。
  理想的群体胎次结构意味着母猪能够留在繁殖群中到达其最大的生产胎次——三胎、四胎、五胎。海波尔公司致力于将母猪繁殖胎次稳定在四胎,以帮助客户的猪群实现最佳的胎次组成。Caroll(1999)指出,要想使猪群的产量和收益最大化,该猪群应该具备与表1所列相似的稳定的胎次分布。
  繁殖群的胎次分布结构会严重影响猪群的整体生产性能以及该猪群维持一致产量的能力。例如,窝均产活仔数从第1胎到第3胎逐渐增加,于第3~6胎达到峰值,其后往往会下降。死产率随着胎次的增加而升高,第5胎或第6胎之后显著增加。繁殖问题,如不发情和配种后返情以小母猪居多,这会导致母猪有更多的非生产天数。另外,第2~6胎次的分娩率达到最高,随后降低。总的来说,拥有最大生产率的胎次是第3~6胎次的母猪,故管理目标是应该使繁殖猪群中这些胎次的母猪数最大化。由于母猪的繁殖性能因所处胎次的不同而差异很大,因此建立一个有稳定胎次结构的繁殖群能使猪群每周提供一致数量的断奶仔猪。相反,如果繁殖群的胎次结构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变动,产量也会随之出现较大的变化。实际上,这种情况比由进入繁殖群的后备母猪数变动引发的产量变化更为常见。
  正确地控制母猪的留群率还被认为会对猪群的繁殖性能产生积极的影响。母猪终生断奶仔猪数也是其繁殖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一旦繁殖群的胎次组成结构得到稳定,此指标往往也会提高,且自然淘汰率会降至最小(图2)。
  对一些真实案例的结果进行分析同时考量影响因素可能是一个提高猪群生产力的理想方法。表2中两家猪场的生产性能都高于平均水平,而它们的母猪年更新率和死亡率都很低。这两家猪场在平均分娩胎次上都表现出非常高的水平,这意味着它们拥有足够的数量在生产周期内能够提供较多断奶仔猪的高胎次母猪。实际上,它们的母猪自然更新率尚有提高的空间。较高的更新率将会改善猪群的胎次分布,并且有可能会增加每头母猪的年断奶仔猪数。
  一些北美养猪生产系统将母猪的更新率控制在55 %左右,并低于猪场整体生产水平的平均值。非常重要的是管理者要密切监控并找到猪群繁殖性能、母猪更新率和经济影响三者之间的平衡点。在稳定性上有较高遗传潜力的品种将能为管理者优化更新率和生产性能提供充足的空间。
  1 控制好留群率的益处
  充分控制好母猪留群率能带来以下好处:
  提高淘汰母猪收益和猪场收益;
  减少药品的使用量和成本;
  增强猪群健康的稳定性;
  降低生物安全风险;
  提高每头猪的遗传投资回报率;
  改善动物福利;
  提升员工的士气和幸福感。
  2 结语
  养猪生产者开始从不同角度来考察他们的猪场,试图从各个不同方面来找到节约成本的方法,询问他们的客户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思考,同时一起工作,这确实有点新鲜别致。随着养猪生产的发展,商业决策将会越来越多地基于对影响生产性能的成本进行详细分析结果来做出。本文只是众多如何平衡遗传方案使养猪场获利的案例中的一个——可以使人们将注意力放在优化猪场的管理而不是解决基本的问题。优秀的基因是生产力实现最大化的核心所在。□□
  更多的文章请登陆www.hypor.com/maxing.
  原题名:MAX’ing Weaning Capacitywith key success factor: Solid Sow Performance(英文)
  原作者:Egidijus Mickevicius
其他文献
半壁江山的“遗憾”  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到2013年,全国共有高等职业院校1300多所,年招生310多万人,在校生970多万人,分别占高等教育中的45%和39%以上,被称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种新的类型,目前的高等职业院校实施的基本上是专科教育。显然按照终身教育理念,专科教育并不是职业教育的终极层次。早在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明确提出,
万里长江入海口处,有一段美丽壮阔的江水,它就是扬子江;扬子江畔,有一簇白色建筑群巍峨耸立,那里是扬子江药业集团总部。  走进扬子江厂区,仿佛来到了一座精心设计的公园,绿树成荫、碧草连天,寓意“求索进取,护佑众生”的生命女神雕像矗立厂区,我们的敬佩之感油然而生。  一片热土创奇迹  1971年始建,1988年在江苏医药行业内产值率先突破亿元大关,1993年以后,扬子江以平均每年销售增长40%以上的速
这个春节,对每个人来说都透着沉重。  面对疫情,除了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有在积极接受治疗的感染者,更有加强防范意识的每一个我们。“少出门,少聚集,勤洗手,戴口罩”,这是对自我的保护,也是对他人的保护,更是对亲人的爱护。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可是,最开始,长辈们很少听我们的,这也确实让我们有些无奈,但无论如何为了家人的健康和平安,我们不得不和家人多“啰嗦”几句,和家人讲这个疫情的动向和
摘 要:针对轿车行驶时轿车底部和地面存在的复杂流场干扰情况,数值模拟了不同地面边界条件、不同离地高度下轿车的地面效应。采用非定常Navier-Stokes方程作为控制方程,利用基于虚拟网格的非重合滑移网格来模拟地面和轿车之间的相对运动。模拟结果表明:固定地面由于地面附面层厚度的影响,导致轿车升力及阻力系数计算偏差较大;移动地面边界条件下随着离地高度的增大,轿车阻力系数减小,升力系数非单调变化。文中
摘 要 根据区域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状况、五年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筹)五年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构建了“四阶递进,工学四合”人才培养模式并付诸实施,通过建立校企“双主体”共育人才机制、构建相应课程体系等方面的实践,着力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能力,实现学生、学院和企业的三方“共赢”,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等问题。  关键词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摘要:语文一直以来都是基础学科的代表,但语文知识经常被人们冠以“枯燥”“乏味”的标签,越来越多的学生失去语文的兴趣。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从而激活语文课堂已经成为所有语文教师的目标。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为如何有效激活语文课堂提供了参考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  高效课堂是传统课堂的升级,它
语文课堂上,“适宜的教学内容”永远是课堂成功的基础和垫脚石。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略读课文该“教什么”呢?笔者在实践中发现:略读课文教学既不能像精读课文一样面面俱到、逐字逐句地分析雕琢,也不能轻描淡写一读而过,而是应该依据导读和课文特色,抓住重点内容把精彩部分展示出来。  一、根据单元导读定重点  教材是以专题的形式组织单元的,每个教学单元前都有一段导读文字,既提出了单元主题,又提示了教学目标和
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在《决定》的附件“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表”中,明确要求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各省级人民政府于2015年6月底前出台具体措施“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至此,解决困扰职业教育多年的学位问题已经正式提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  仅仅一个月之后,地处湖北孝感的湖北
时下,不少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困惑重重,不知如何进行教学,学生写起作文来,更是难上加难。为此,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习作与文本融通,为学生自能习作铺设一条便捷之路;习作与活动融通,为学生自能习作推开一扇敞亮之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与文本融通——为学生自能习作铺设一条便捷之路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
强场物理,是研究超强超短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从兴起之初就表现出了很强的发展势头。研究进展之迅速、涉及方向之广泛,都彰显着强场物理在世界科研领域里的活跃度。然而,想要在这一日新月異的领域勇立潮头、有所建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副研究员姚金平已经在这个领域里摸爬滚打了十余年。幸运的是,她已渐渐摸索到了强场物理中的一条脉络。于她而言,强光之梦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