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源性肝干细胞的筛选、扩增和分化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07124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采用含淤胆血清的培养体系直接从体外全骨髓细胞培养中筛选、扩增和分化骨髓源性肝干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制备含不同浓度淤胆血清的条件筛选培养液,常规培养大鼠全骨髓细胞,贴壁后换用条件筛选培养液,根据筛选的结果确定最佳的淤胆血清浓度.筛选到的骨髓源性肝干细胞分别采用扩增培养液和分化培养液进行扩增和诱导分化.传代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干细胞标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和电镜等方法对骨髓源性肝干细胞进行形态学以及表型特征的鉴定.以糖原染色和尿素分析的方法对诱导分化的细胞进行代谢功能的测定.结果 筛选培养结果,含50 ml/L的淤胆血清培养液的筛选效果最佳:骨髓源性肝干细胞能够生存,而其他非肝干细胞因不能适应而凋亡.纯化的肝干细胞能在扩增培养体系中传代6代并且维持稳定的细胞表面特征.更换为分化培养体系后,可形成肝细胞样集落形成单位.肝细胞样集落形成单位的细胞表达胎肝细胞的标志(AFP,白蛋白和细胞角蛋白8/18),胆管细胞的标志(细胞角蛋白19),肝细胞的功能蛋白(甲状腺素转运蛋白和细胞色素P450-2 b1),以及肝细胞核因子(HNF-1α和HNF-3 β).同时具有糖原储存和尿素合成等肝细胞特有功能.结论 含淤胆血清的筛选培养液能从全骨髓细胞培养中有效地筛选骨髓源性肝干细胞,并且纯化的肝干细胞能传代6代.肝干细胞分化后能形成具有肝细胞样的表型和功能.骨髓源性肝干细胞为解决临床肝细胞治疗的肝细胞来源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其他文献
移植肝冷保存引起肝窦内皮细胞(sinus endothelial cell,SEC)选择性损伤,提高肝脏尤其是SEC的抗缺血缺氧能力一直是肝移植外科关注的问题。低氧预适应是机体抗缺氧或缺血的一种内源性保护现象,其作用与HIF-1的产生相关,笔者实验通过后研究移植肝脏SEC结构、功能的变化与HIF—1a表达的关系,探讨HP对移植肝脏的影响及其可能的途径。
期刊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在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4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介入治疗前行螺旋CT增强扫描,利用选择性容积重建后处理技术建立仿真肝癌模型,观察仿真肝癌模型对肿瘤供血动脉、动静脉瘘和门脉癌栓的显示,并以此进行插管治疗,记录插管时间.结果 42例病人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和DSA对肝癌供血动脉及其走行的显示有很好的一致性,其中肝动脉解剖变异5例,膈动脉参与血供3例,胃左动脉参与血
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脾功能与脾外科学组及〈中华创伤杂志〉、〈肝胆外科杂志〉编辑部联合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2010国际腹部创伤暨第十届全国脾脏外科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6月4~6日在合肥市召开.来自国际、国内的30余位著名专家应邀出席会议.美国Roger A.Orsini教授、俄罗斯Dubinkin Vladimir教授、日本Takashi Taji
期刊
目的 研究胆汁对体外培养条件下人成纤维细胞的作用,以探讨胆汁在胆道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术中抽取胆囊息肉病人的胆汁,过滤除菌后稀释成不同浓度加入到体外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中,观察和检测胆汁对成纤维细胞形态学、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形态学观察显示胆汁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表型转化.MTT检测结果显示,成纤维细胞的光密度值随着加入胆汁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且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浓
肝脏手术技术的世界史至今已超过百年,在中国国内则起步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是对肝脏解剖和术后代谢规律的研究,其后发展了许多肝脏切除技术,包括各种肝脏血流阻断技术、肝叶肝段切除技术、肝脏肿瘤局部切除技术、肝脏移植技术等.至今,肝脏外科手术技术已经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规范化治疗的雏形业已初步形成。
期刊
病人,女,61岁.因"体检B超发现左肝占位一周"于2009年3月1日入院.50年前感染乙肝病毒,10年前因脾肿大脾亢行脾切除术.查体:神志清,精神状况一般,巩膜无黄染.腹平软,右上腹轻度压痛,无肌卫,反跳痛.肝肋下3 cm,肝区叩击痛(+).CT示肝左叶占位,大小约10 cm×4.5 cm,胆囊结石.甲胎蛋白(AFP)>350 ng/ml.术前血常规示:血红蛋白129g/L,白细胞9.8×109/
期刊
近期为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出现一罕见并发症,教训深刻.病人,女,52岁,因右上腹部疼痛不适2周入院.术前确诊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遂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三孔法),手术顺利,腹腔未下置引流.术后第2天,胃肠功能恢复并进食流质,无不适.第3天晨进食后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并进行性加重的腹胀,无发热。
期刊
自1989年澳大利亚Strong等[1,2]成功开展首例小儿活体肝移植,1993年日本Ichida等成功开展首例成人活体肝移植以来,随着尸体肝移植供体缺乏,以及活体肝移植供体评估、移植物切取和血管、胆管吻合重建技术的不断提高,活体肝移植例数逐痧年增加,大大缓解了尸体肝移植供体严重不足,挽救了许多终末期肝病病人的生命。
期刊
1.临床资料:病人,男,48岁,已婚,于6年前无明显透因出现右上腹绞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放射至腰背部,伴发热、寒战、冷汗,无皮肤巩膜黄染,在当地医院治疗后好转,具体治疗不详。
期刊
目的 探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近期再手术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7年9月老年病人LC术后近期再手术的35例临床资料.结果 35例病人经再手术治疗后34例获痊愈,其中再手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分别为切口感染2例、腹腔残余脓肿1例、肺部感染3例、应激性溃疡2例、胆管炎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均予对症处理,1例于再次手术后第3天死于应激性溃疡.结论 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