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高考结束,两个月后就要离开家去大学读书。看着他比我高出一头的个子,一下把我带回到18年前孩子刚出生的日子里:混乱忙碌、疲惫辛劳、争吵抱怨、稀里糊涂,没有电影、没有聚会、没有旅游,直到一年后孩子可以自己走了,这种封闭、混乱、温馨的日子才慢慢结束,如梦醒来,两人世界终于实实在在地过渡到三人世界了。
孩子的到来,会给幸福的两人世界带来怎样的冲击呢?浏览网上各个亲子论坛里,常有刚“升级”的父母们就“孩子出生后夫妻关系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进行的讨论。真是几家欢乐几家忧、个中甘苦自己知,回复中好坏的各占一半,没有变化的比例很小。
有了小“第三者”,你和老公的关系变得怎么样了呢?
我小孩刚满6个月。自从生了小孩后,我与老公总会因为家里的琐事吵架,真的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两个人谁也不肯让谁,每次吵到最后都是互相怄气,冷战。我现在都心灰意冷了!我们是交往了8年才结婚生小孩的,之前他非常温柔体贴,什么事情都能好好说的,现在稍有不满意就生气、吵架!现在怎么变成这样!每次吵完我都在想,老这样两个人都辛苦,分开会不会对彼此都好一点呢?
我们的夫妻关系变好了!婚前两人因为发生点儿事闹得很不开心,感觉自己和他结婚是出于报复,办完婚礼都不想去领证,想到了一定时候就离开走掉。但是很快怀孕,关系还是没有改善,最长的一次冷战有一个半月,当时想把小孩拿掉,但又舍不得。直到快生了,他对我越来越好了,去哪里都要叮嘱不要自己坐公交车,要么他送,要么叫出租。剖宫产后医生把女儿抱给他时,笑得嘴巴都没合拢,而且日夜在医院照顾,把婆婆和妈妈都赶回家去了……现在对我是越来越好了,不过还是排在女儿后面!
关系没太大的变化,老公一如既往的好。婆婆也在,但是老公还是袒护我。
谈不上变好变差,感觉变成了亲情,因为宝宝两个人拴得更紧,但却缺少了二人世界的甜蜜。
婆婆来了过后,老公什么都不做了,还挑三拣四,我一让他做点事,婆婆就跑出来说:喊他做什么啊,你去做了就是了。我觉得生了宝宝过后,离婚的想法都有了。
生孩子之后稍微变差了一点儿,因为孩子忙碌,观念不一致而吵架。孩子稍微长大一点,夫妻又回到原来的状态。有时两人想吵架,孩子在中间稍加调节便会烟消云散。
幸福的婚姻让人欣慰,不幸的婚姻让人唏嘘感叹,更加不幸的要么分手,要么压抑多年,最后无法抵抗后续婚姻生活的考验还是分开。在寻求心理咨询的夫妻中,因为照顾刚出生的宝宝而冲突抑郁的案例也很多。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他们是可爱的小天使,还是检验你们爱情的试金石?夫妻两人该怎样把握,才能经受住天使的考验?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第三者”的到来,对于个人、夫妻和双方家庭,具有特别的意义。了解这些意义之后,也许会帮助年轻的父母在争吵怄气之余,能找到走出来的一条路。
个人成长的转折点
有时候我们用“整出人命来了”调侃还处于甜蜜爱情中的夫妻突然发现孩子来了,这句话既有没准备好的慌乱,也有面对孩子的压力。新生命到来,对于年轻父母来说是一次人生洗礼,体会到角色的巨大变化,从“别人的孩子”升级为“别人的父母”了。一个人从离开家庭成为独立的成年人,到结婚组建自己的家庭,接着生儿育女为人父母,这一系列的成长过程,不断地改变个人角色和身份,完成生命中一次质的跨越。
这种等级和角色的改变,会在心理上不知不觉地产生很大的冲击,责任、希望、成就、使命……这些体现人生意义的词语,喜悦、幸福、焦虑、担心、恐惧……这些表达感受和情绪的词汇,会在不同的人的脑海里反复出现,年轻的父母被这种情绪和感受所笼罩,开始他们哺育新生命的历程。于是,年轻的爸爸为赚取奶粉钱而努力,年轻的妈妈则为日夜照料宝宝而辛苦。
这样说压力很大吧,好在你身边总会有朋友用过来人口气说:“痛苦是一时的,麻烦会不断的,但幸福是永远的”。
什么叫个人成长,心理学用“自我的分化”来描述一个人能够脱离原来的家庭,独立地面对自己的情感需要和创造物质基础,其中,能够与父母在情绪上的分离是成长的关键:不纠结于父母之间的矛盾和争吵,能够脱离父母的肯定与否定,无需在情感上依赖父母的照顾,这些都是自我分化良好的主要内容。一个人分化好了,就能在自己的婚姻和家庭中承担成年人的责任,孩子的到来,会加快自我分化的完成。
双方家庭的重新整合
现在以独生子女居多,新组建的家庭都是独立的小家庭,与双方父母的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都比较远,也许只是婚礼前后、逢年过节的时候有些礼节性的接触。但孩子出生之后,这种被忽略的关系,会切切实实地来到自己身边,长期地时刻与小夫妻的生活相伴。
人都有回避痛苦的本能,若是感觉两代人关系不好相处,平时多以忽视为主。孩子出生后,可能需要父母在经济和人力的帮助,而祖辈也有照顾孩子的情感需要。若这时候与难以相处的婆媳关系交织在一起,就会让新升级的父母不得不面对与老人共同生活带来的关系和性格的磨合,这又是一份压力,毕竟能处好两代人关系的是少数。
更为关键的是,婆婆的到来,必然引发丈夫身上固有的缺点暴露(也就是常说的没长大的那部分性格),也会给丈夫平衡处理婆媳关系带来困难。这种情况是无法避免的,没有侥幸可言。小夫妻在忙碌照顾孩子的时候,要清晰地看到这点,对婆媳矛盾和丈夫性格变化有所准备,尤其是妻子产后性格不稳定,作丈夫的需要更加清醒。
稳定夫妻关系的助力
结为夫妻的两个人,都希望恩爱体贴,融为一体。另一方面人又有保持个性独立的本能,这是一种矛盾中的平衡,平时会有工作、爱好、朋友来协调。孩子出生后,自然成为平衡夫妻关系的天使。不管是过于融合,还是不知不觉的冷淡,都会在孩子面前变得很大不同,这就是前面网友提到的,因为孩子的到来,夫妻关系变好了的原因。
当然,如果夫妻本身关系已经无法调整,其中一方利用孩子这个第三方来获取家庭支配权,孩子的出现就会成为夫妻矛盾的工具,加速家庭的分解。比如本来夫妻关系有裂痕,孩子到来后,母亲利用自己天然的和孩子亲密的地位,来要求和贬低丈夫的存在价值,或者丈夫通冷淡来逃避责任,都会使夫妻矛盾激化,变得不可收拾。这样让人痛心的例子也很多,前面也有提到。
作为一个核心结构,父母和孩子的三角关系组成了家庭的全部内容:夫妻关系、母子(女)关系、父子(女)关系。这三个关系哪个更重要呢?可能有人会说,孩子这么小,当然是母子关系最重要。其实,最重要的关系是“夫妻关系”,只有良好的夫妻关系,才能为母子关系提供持续的情感和物质支持,才能面对来自上一代的干扰,处理好婆媳关系的紧张和焦虑。同时,良好的夫妻关系,对于孩子来说,也能同时得到父母的呵护,而不是成为父母争斗的工具。这时候的父子之间形成的情感依附,成为稳定夫妻关系的最好助力。
所以,一个合理的家庭结构式,以夫妻关系为核心,以母子关系为重点,增加父子情感连接,处理好与上一代人的关系,同时保持各个关系的稳定和一定的灵活性。这样的家庭结构,既能保证孩子得到良好的照顾,也会为将来家庭面对各种困难,以及帮助每个家庭成员面对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种家庭关系,夫妻不再只有单一的爱情,丈夫是孩子的父亲,妻子是孩子的母亲,这是一种人伦亲情。想想以前人们用“孩子他爹,孩子他娘”作为夫妻的互称,就是这种亲情的表现。亲情让夫妻关系更加稳定,这就是孩子带来的礼物。
孩子的到来,会给幸福的两人世界带来怎样的冲击呢?浏览网上各个亲子论坛里,常有刚“升级”的父母们就“孩子出生后夫妻关系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进行的讨论。真是几家欢乐几家忧、个中甘苦自己知,回复中好坏的各占一半,没有变化的比例很小。
有了小“第三者”,你和老公的关系变得怎么样了呢?
我小孩刚满6个月。自从生了小孩后,我与老公总会因为家里的琐事吵架,真的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两个人谁也不肯让谁,每次吵到最后都是互相怄气,冷战。我现在都心灰意冷了!我们是交往了8年才结婚生小孩的,之前他非常温柔体贴,什么事情都能好好说的,现在稍有不满意就生气、吵架!现在怎么变成这样!每次吵完我都在想,老这样两个人都辛苦,分开会不会对彼此都好一点呢?
我们的夫妻关系变好了!婚前两人因为发生点儿事闹得很不开心,感觉自己和他结婚是出于报复,办完婚礼都不想去领证,想到了一定时候就离开走掉。但是很快怀孕,关系还是没有改善,最长的一次冷战有一个半月,当时想把小孩拿掉,但又舍不得。直到快生了,他对我越来越好了,去哪里都要叮嘱不要自己坐公交车,要么他送,要么叫出租。剖宫产后医生把女儿抱给他时,笑得嘴巴都没合拢,而且日夜在医院照顾,把婆婆和妈妈都赶回家去了……现在对我是越来越好了,不过还是排在女儿后面!
关系没太大的变化,老公一如既往的好。婆婆也在,但是老公还是袒护我。
谈不上变好变差,感觉变成了亲情,因为宝宝两个人拴得更紧,但却缺少了二人世界的甜蜜。
婆婆来了过后,老公什么都不做了,还挑三拣四,我一让他做点事,婆婆就跑出来说:喊他做什么啊,你去做了就是了。我觉得生了宝宝过后,离婚的想法都有了。
生孩子之后稍微变差了一点儿,因为孩子忙碌,观念不一致而吵架。孩子稍微长大一点,夫妻又回到原来的状态。有时两人想吵架,孩子在中间稍加调节便会烟消云散。
幸福的婚姻让人欣慰,不幸的婚姻让人唏嘘感叹,更加不幸的要么分手,要么压抑多年,最后无法抵抗后续婚姻生活的考验还是分开。在寻求心理咨询的夫妻中,因为照顾刚出生的宝宝而冲突抑郁的案例也很多。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他们是可爱的小天使,还是检验你们爱情的试金石?夫妻两人该怎样把握,才能经受住天使的考验?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第三者”的到来,对于个人、夫妻和双方家庭,具有特别的意义。了解这些意义之后,也许会帮助年轻的父母在争吵怄气之余,能找到走出来的一条路。
个人成长的转折点
有时候我们用“整出人命来了”调侃还处于甜蜜爱情中的夫妻突然发现孩子来了,这句话既有没准备好的慌乱,也有面对孩子的压力。新生命到来,对于年轻父母来说是一次人生洗礼,体会到角色的巨大变化,从“别人的孩子”升级为“别人的父母”了。一个人从离开家庭成为独立的成年人,到结婚组建自己的家庭,接着生儿育女为人父母,这一系列的成长过程,不断地改变个人角色和身份,完成生命中一次质的跨越。
这种等级和角色的改变,会在心理上不知不觉地产生很大的冲击,责任、希望、成就、使命……这些体现人生意义的词语,喜悦、幸福、焦虑、担心、恐惧……这些表达感受和情绪的词汇,会在不同的人的脑海里反复出现,年轻的父母被这种情绪和感受所笼罩,开始他们哺育新生命的历程。于是,年轻的爸爸为赚取奶粉钱而努力,年轻的妈妈则为日夜照料宝宝而辛苦。
这样说压力很大吧,好在你身边总会有朋友用过来人口气说:“痛苦是一时的,麻烦会不断的,但幸福是永远的”。
什么叫个人成长,心理学用“自我的分化”来描述一个人能够脱离原来的家庭,独立地面对自己的情感需要和创造物质基础,其中,能够与父母在情绪上的分离是成长的关键:不纠结于父母之间的矛盾和争吵,能够脱离父母的肯定与否定,无需在情感上依赖父母的照顾,这些都是自我分化良好的主要内容。一个人分化好了,就能在自己的婚姻和家庭中承担成年人的责任,孩子的到来,会加快自我分化的完成。
双方家庭的重新整合
现在以独生子女居多,新组建的家庭都是独立的小家庭,与双方父母的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都比较远,也许只是婚礼前后、逢年过节的时候有些礼节性的接触。但孩子出生之后,这种被忽略的关系,会切切实实地来到自己身边,长期地时刻与小夫妻的生活相伴。
人都有回避痛苦的本能,若是感觉两代人关系不好相处,平时多以忽视为主。孩子出生后,可能需要父母在经济和人力的帮助,而祖辈也有照顾孩子的情感需要。若这时候与难以相处的婆媳关系交织在一起,就会让新升级的父母不得不面对与老人共同生活带来的关系和性格的磨合,这又是一份压力,毕竟能处好两代人关系的是少数。
更为关键的是,婆婆的到来,必然引发丈夫身上固有的缺点暴露(也就是常说的没长大的那部分性格),也会给丈夫平衡处理婆媳关系带来困难。这种情况是无法避免的,没有侥幸可言。小夫妻在忙碌照顾孩子的时候,要清晰地看到这点,对婆媳矛盾和丈夫性格变化有所准备,尤其是妻子产后性格不稳定,作丈夫的需要更加清醒。
稳定夫妻关系的助力
结为夫妻的两个人,都希望恩爱体贴,融为一体。另一方面人又有保持个性独立的本能,这是一种矛盾中的平衡,平时会有工作、爱好、朋友来协调。孩子出生后,自然成为平衡夫妻关系的天使。不管是过于融合,还是不知不觉的冷淡,都会在孩子面前变得很大不同,这就是前面网友提到的,因为孩子的到来,夫妻关系变好了的原因。
当然,如果夫妻本身关系已经无法调整,其中一方利用孩子这个第三方来获取家庭支配权,孩子的出现就会成为夫妻矛盾的工具,加速家庭的分解。比如本来夫妻关系有裂痕,孩子到来后,母亲利用自己天然的和孩子亲密的地位,来要求和贬低丈夫的存在价值,或者丈夫通冷淡来逃避责任,都会使夫妻矛盾激化,变得不可收拾。这样让人痛心的例子也很多,前面也有提到。
作为一个核心结构,父母和孩子的三角关系组成了家庭的全部内容:夫妻关系、母子(女)关系、父子(女)关系。这三个关系哪个更重要呢?可能有人会说,孩子这么小,当然是母子关系最重要。其实,最重要的关系是“夫妻关系”,只有良好的夫妻关系,才能为母子关系提供持续的情感和物质支持,才能面对来自上一代的干扰,处理好婆媳关系的紧张和焦虑。同时,良好的夫妻关系,对于孩子来说,也能同时得到父母的呵护,而不是成为父母争斗的工具。这时候的父子之间形成的情感依附,成为稳定夫妻关系的最好助力。
所以,一个合理的家庭结构式,以夫妻关系为核心,以母子关系为重点,增加父子情感连接,处理好与上一代人的关系,同时保持各个关系的稳定和一定的灵活性。这样的家庭结构,既能保证孩子得到良好的照顾,也会为将来家庭面对各种困难,以及帮助每个家庭成员面对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种家庭关系,夫妻不再只有单一的爱情,丈夫是孩子的父亲,妻子是孩子的母亲,这是一种人伦亲情。想想以前人们用“孩子他爹,孩子他娘”作为夫妻的互称,就是这种亲情的表现。亲情让夫妻关系更加稳定,这就是孩子带来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