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博物馆国际传播的价值与策略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shilo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物馆承载文化身份,搭建中外文明对话的桥梁,是建构与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主体.本研究基于国家形象的建构逻辑,探讨面对当前塑造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战略定位,博物馆独特的国际传播价值,并结合中国博物馆国际传播中的国家形象塑造现状,从整合差异化资源、搭建多维故事体系、整合国际传播路径、搭建社交媒体传播矩阵、提升国家级博物馆全球意识五个维度提出策略建议.
其他文献
在休谟的哲学体系中,关于信念的问题占据核心地位,学界对休谟信念观的研究亦是纷繁复杂.尝试以阿姆斯特朗提出的“休谟的问题”为出发点,在认知维度和情感维度上对休谟信念的本性进行一定的探索.在明晰休谟信念阐释倾向的基础上,通过对信念与虚构、信念与单纯概念以及信念与相信三组概念的辨明与阐述,初步获得关于信念本性的零星明觉,轻拨休谟信念观之迷雾,一窥休谟怀疑主义场域中的信念背后掩藏的绝不可质疑之领域的端倪所在.
清朝时期,中国的说唱音乐在前朝音乐的推动下发展得十分繁荣,呈现出弹词、鼓词、牌子曲、道琴、琴书五马并驱的局面,弹词则是其中发展得最为成熟、影响最大的一种,也是清代说唱音乐中流传作品最多、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一种.弹词对中国说唱音乐发展的推动以及在当时对人们的影响都是不可磨灭的.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书中记载的神怪形象,造型荒诞独特,表现出先民对自然的崇拜,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力.古人对《山海经》绘图的描绘是从先秦时期开始的,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创作出不同的形态.随着电脑绘图技术的发展,《山海经》静态作品更是有着不同的传播手段和展示形式,静态作品主要涉及插画、绘本、平面设计等方面.通过对《山海经》绘图流变以及其传播媒介的变化进行研究,阐述了《山海经》的演变过程,突出了《山海经》在艺术领域的重要作用.创作者将《山海经》作为民族传统的叙事资源和文化象征重新诠释
刘勰在《文心雕龙》文体论部分所使用的“某者,某也”句式服务于“释名以章义”这一重要目的.针对不同文体,刘勰使用了统一的释名句式,但文体名称与其对应释词之间的关系不尽相同,它们之间多数存在语音关联,也有少部分具有字形关联或二者兼有.除此之外,文体名称与所用释词之间的匹配关系大多已有先例,说明刘勰对前贤著作中的释名方法以及内容有一定的吸收和借鉴,体现了其“师乎圣,体乎经”的观念和思想.
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各国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但同时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在交流过程中难免产生不解与困惑.美籍华裔作家汤婷婷的代表作《女勇士》深刻剖析了中美文化差异.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为视角对《女勇士》进行解读,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解.
《眉语》所刊登的图像中不乏衣着时尚的都市新女性,时装之下隐藏着她们急于表明身份的焦虑.《眉语》编辑选择以裸体女性画像与艳词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刊物的销量,这无疑是将女性的身体商品化,在满足读者窥探欲的同时,消解了女性身体解放的意义;编辑以鼓励国内女性追求婚恋自由为由,刊登以情爱为主题的图像,但是在选择图像时,西方情侣之间的互动远比东方情侣热烈、坦荡.编辑建构的都市新女性形象与现实中的女性充满了矛盾与冲突,矛盾与冲突的背后体现的是民初都市新女性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的生存困境.
前人对“比”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比字句,虽有少量关于词义的研究,但缺乏历时性和系统性.把“比”字在上古、中古、近古这三个阶段的义项的历时演变情况进行了梳理,并考察了“比”字词义发展的路径.“比”字的演变路径有两条:一条是实词路径:偕行→并列、排列→……;另一条是虚化路径:偕行→亲近、接近→…….这样的演变路径反映了汉语词义演变的一般规律.
以ArcGIS软件为代表的新型文学制图法可以将潜藏的文学空间结构转化为立体的地图意象.从新型文学制图角度切入,分析海明威代表作品《老人与海》中的海洋地理空间,进而绘制文学地图,既为作品解读提供了全新视角,也为读者提供了辅助阅读工具.研究表明,新型文学制图法的运用使作品中的地理空间具象化,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相当广阔的发展前景.
加速在线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出版营销在线化加速也刻不容缓.2021年,出版营销在线化转型加速:一是直播常态化,带货IP化,搭建全平台直播;二是内容垂直化,营销场景化,重视个性化需求;三是运营私域化,传播裂变化,关注社交关系链.当下出版营销在线化存在营销人才不足且流失严重、底层数据能力不足、人货场匹配效率低等难题,亟须通过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等有效措施加速出版营销在线化转型.
2020年2月6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向出版界发出号召,要求出版界加强出版服务,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国内期刊快速应对、主动作为,加强选题策划,积极组织抗击疫情的专题、专栏、专刊,对我国全面复产复工的过程进行报道.借助龙源期刊网,本研究对时政新闻、财政经济、文化艺术、科技科普、医学学术五类期刊的疫情相关报道进行概述,以此探讨中国期刊新冠肺炎防疫抗疫专题的报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