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沛 在艺术中追求心灵的纯净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卷的长发随意搭在肩头,面容清秀,谈吐温婉。姜沛举手投足中无不散发着艺术家的脱俗与优雅。
  她在家中的画室明亮通透,四周的墙壁上错落有致地悬挂着往期的画作。在她常常伏案作画的大画案上,摊开着一幅尚未完成的作品。她告诉记者,这是她近期潜心探索的文殊兰系列。
  “写生这种花的时候很有意思。”2008年,姜沛去云南采风的时候,被大片文殊兰深深吸引,然而提笔刚开始画两个小时左右,就发现花全凋谢变形了。有了直观的感受后,她第二天做好了充足的精神准备,激情迸发地埋头写生,追逐着花卉的生命周期,高效准确地描绘记录下了这些花卉的美丽瞬间。“每天写生下来,虽然特别累,但看着手中倾注了心血的画稿,感到很充实。”
  文殊兰系列中,有一幅名为《花弄影》的作品。那是笼罩在灰蓝夜色下的花朵,用色别致,层次错落,虚实相生,整个画面像是弹奏了一曲光与影的交响,将夜的静谧与雅致完美呈现,给人以浪漫唯美的视觉享受。其中上弦月的运用,寓意是期待与希望。
  6月16日,这幅有关夜色的开创性没骨画作将出现在“2013年凯风和鸣首届全国中青年花鸟画提名展”的展览现场。
  身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名家画院副秘书长,姜沛的一生似乎都与绘画艺术紧密结缘。先得中国传统绘画大家俞致贞先生、黄显隆先生、张世简先生的真传,打下扎实的花鸟画特别是工笔花鸟画的绘画基础。后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师承李魁正先生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没骨技法与线描艺术。多年来创作了大量的花鸟画作品,所创作的国画作品屡次在国内外大展中获奖。出版有个人画集《姜沛花鸟画》《姜沛没骨花鸟画》。人生的每一段经历都磨砺了她、丰富了她,在她的作品中折射出独到的艺术情怀。
  有人说,在当今的艺术大潮中,每位画家都在寻找自己的立足点。然而不受旧模式的束缚,不受商品化的影响,能长时间地潜心钻研向往与追求的艺术,不是每位从事艺术绘画的人所能做到的。姜沛却做到了。她说,能够一直走在绘画的道路上,是人生之幸事。她希望这份幸运可以延续,能够使自己一直听从灵感的召唤,愉快地画下去。
  梦想的启程
  在姜沛的印象中,走上绘画这条道路似乎是顺其自然的。她出生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母亲是一名美术老师,或许是受家庭环境的渲染,早在年幼时,她的内心便萌发了对艺术的热爱与向往,并渐渐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绘画天赋。尚在涂鸦阶段,她的思维就显得生动而有趣。“有一次为了画出小朋友兜里装着糖,便把她的兜画成了透明的!”
  由于天赋异禀,自小学开始,她的作品便开始频频在全市范围内参赛。她以绝对的实力先后考入只招生20人的中山区少年宫及大连市少年宫进行美术培训。1983年她的水彩作品就曾入选中日中小学学生书画交流展览。从大连第十五中学(现为清华美院生源基地)毕业后,她顺利就读于当时全国八大美院之一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开始接受系统的美术理论和技法训练,潜心学习工笔画等绘画艺术的知识与技法。
  工笔画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画法。中西绘画的相互借鉴,使现代工笔画的创作在造型更加准确的基础上,保持了线条的流动和内容的诗情画意。这种画法深深吸引了有西画功底的姜沛。学习期间,由于天资聪颖,加之刻苦勤奋,打下扎实的花鸟画特别是工笔花鸟画的绘画基础。
  1989年,成绩优异的她毕业时被特招入伍,成为了军事科学院的一名美术编辑。虽然日常工作繁忙,但基于内心对艺术的追求和信仰,她自始至终都没有放下画笔,业余时仍勤奋地笔耕不辍。
  那一时期,她的作品以荷花为重点,辅以其他花卉鸟类,同时也作写意花鸟并兼长水彩风景,创作了一批又一批诸如《荷风香送远》《葵影浮暗香》《一片清香透碧天》《摇曳见风姿》等产生广泛影响力的优秀作品,并将之结集起来,出版了个人画集《姜沛花鸟画》。
  她笔下的荷花,形象千姿百态。在注重表现荷花的形态、容貌和色彩等外在美的同时,更着力突出荷花的气质、神韵和风骨等内在品质,从而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荷花的高洁优美和旺盛的生命力,传达了作者热爱自然,渴望回归自然的强烈愿望。
  中国美协顾问、中国美术馆原馆长杨力舟在观看了姜沛的作品后,欣然为《姜沛花鸟画》作序并高度评价:姜沛的作品厚积薄发,她尊重并深入领会传统的美学精神,既着力传承,也有所创新。在构图上,一方面讲求匀称,注意突出视觉上的完整感,华丽淡雅,给人赏心悦目的美的享受,一方面力求主次分明,虚实相生,穿插有致,体现含蓄、空灵的风韵。在意境上,苦心孤诣地体现优美的诗情画意,将自己丰富的感情及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透过笔下对荷花、梅花这些花卉和禽鸟、昆虫等生灵的生动描绘,形象地展示出来。在技法上,于承袭传统手法中大胆地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根据实际需要将西洋水彩的一些技法生动的运用过来,对传统画法进行补充,使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空间感更强,产生了新颖特殊的艺术效果。
  年轻的姜沛有一颗纯净火热之心,对事业的挚爱与勤奋好学为她漫长的艺术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继续潜心创作,就像她笔下的荷花等花卉一样,焕发出蓬勃的艺术生机。
  突破与转折
  姜沛的作品以其浪漫唯美、清新雅致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然而每一幅精致唯美的作品背后,都饱含无数的辛勤付出与汗水。
  她热爱绘画达到了一种如痴的境界。每每作画,从早7点到凌晨,除了吃饭和睡觉,她将所有的时间都付诸画纸上。“一拿起画笔就舍不得放下。”她笑着说。在画大幅作品的过程中,中间的部分必须趴在桌子上画,久而久之,胳膊都磨出了茧她也浑然不知。偶尔半夜醒来,路过画室时她会对着作品端详半天,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将题材跃然纸上。
  为了能够将全身心投入绘画事业中来,2005年,在军事科学院工作了17年的她毅然放弃了令大家羡慕的团职军官岗位,辞掉了这份另人艳羡的“铁饭碗”,决定再次出来深造,寻求绘画艺术上的新突破。   2007年,有“现代没骨画派主持人”之称的李魁正所在的中国艺术研究院李魁正花鸟画工作室正在招研究生,姜沛经过严格考试,被录取了,通过3年的刻苦学习,顺利地毕业并获得了美术学硕士学位。在学习过程中,她的天赋与勤奋得到了李魁正的赏识,并成为了他的得意门生。
  没骨画是中国画传统花鸟画的一种画法。直接用颜色或墨色绘成花叶,而没有“笔骨”。其画风在中国绘画史上以其独特的艺术风神和表现力深受世人喜爱。
  李魁正是一位真正敢于革旧创新的画家,他不断地尝试着将中国与西方的传统与现代的艺术元素融为一体,强调光色表现,主张以全方位的宏观思维及现代审美意识重新表现花鸟世界。从他身上,姜沛不但学到了过硬的技法,也被其超前的思维深深影响。
  没骨法使姜沛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突破口,她利用自己非常好的色彩感觉,用冲、渍、点、染加入微妙的色彩变化,增加了画面的空间感,丰富的画面色彩更能增加逆光的光感,创作了一系列如《生命的祁盼》《绿润含珠光》等优秀作品。
  2010年姜沛创作《香影满庭》获得了金奖,作品营造出阳光透过窗户后一种欣欣向荣又朦胧含蓄的感觉。主画面用了大量暖色,在左下角和一些花的顶端小心翼翼地加了些冷色,有画龙点睛之妙,使整个画面色彩更丰富,更协调。
  多年的绘画经历,使姜沛逐步形成了结构缜密而笔路灵活、炫美华丽中透露着秀逸纯清且烂漫的个人风神的绘画风格,她从情性“真处”着手,营造属于她自己的精神和情感领地,画面追求唯美,表现雅静与清淡之美,将自己对大自然万物的热爱,融入笔底,锐意捕捉花卉、禽鸟神韵,给人以娇艳欲滴,万籁和鸣的艺术享受,如:《红粉竞芳菲》《梦幻曼陀罗》《文殊慈慧》《丹青写真色》等。
  她的《荷系列》,虽刻画同一种物象,却表达了不同感受,她能很巧妙地呈现物象的状态和自己的内心感受。这些荷画系列作品色彩空灵、淡中见厚、清新雅淡,灰雅的色调使画面笼罩在一种光影流动的氛围中,朦胧而幻化。
  从后来出版的《姜沛没骨花鸟画》中可以看出,姜沛已明显地摆脱了工笔画传统模式的表现手法,而将大自然中的一切有生之物赋予了新的生命,仍旧是花和鸟为题材,却已是另一番笔触与寓意了。
  “希望一直快乐地画下去”
  “近几年越来越多中青年画家的没骨作品在全国性的大展中获奖。这一现象证明了没骨画的发展是时代的机遇,是继承传统、中西结合、推进中国画发展和转型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姜沛告诉记者。
  近些年来,姜沛创作了一批数量可观、格调清新的没骨花鸟作品,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艺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全国范围内各种大型展览邀约纷至沓来:第五届金之路中国书画名家精品收藏展、走进南岳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第六届中国金之路书画名家精品收藏展……许多作品多次在2012中国工笔画大展、全国第七届和第八届工笔画大展、全国首届现代工笔画大展、第二届全国工笔重彩小幅作品艺术展、首届全国中国画线描艺术大展、世界华人书画展等全国性的美术大展中获奖。
  姜沛说,从事花鸟画创作这些年来,自己并没有急于去搞个人的画展,一直沉下心来把精力和关注点放在创作上,不为外界的浮躁喧嚣所干扰潜心绘画。随着创作的不断深入与艺术水准的逐步提高,她觉得是时候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举办个人展览,对多年的创作进行总结与思考,通过与更多业界人士进行沟通和交流,获得对绘画艺术更多的启发。在未来的绘画题材上,她希望自己能够多出去写生,补充素材,画出中国最美的花卉系列。“我是在海边出生长大的,也希望能够表现大海的题材,美丽的海底世界。”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线描艺术研究会学术秘书、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会员、中国名家画院副秘书长、北方工业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等等,都是集中在姜沛身上的社会头衔。虽然光环和荣誉众多,但姜沛一直坚持着自己内心最初的信仰。
  姜沛说,绘画是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生命的热爱的一种宣泄途径,是自身对生活体验的真情表露,是推动自己不断思考和创作的原动力。或许,也是基于这种理念,她才可以静心用笔墨忠实地记录生命体味的点点滴滴,创作出一幅幅意境优美的作品来。(实习生许莹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 陈晰
其他文献
语言是一个代代口耳相传的交际工具,语言的变化是语言传递过程中的误差,而语言不能脱离词汇而存在,同一文献的不同年代的版本异文反映的语言变化也就代表了不同时间上的语言状况
避讳语是人类语言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但影响到人们语言生活的质量,也影响到语言的变化。避讳语就其内容来看可分成三类:一曰“讳凶”,二曰“讳尊”,三曰“讳俗”。“讳凶”
关于阿炳的出生、经历乃至《二泉映月》的命名有好几种不同版本,单是生年就有1887年、1892年、1893年、1898年四种说法,前后相差十来岁。我们姑且当他是和毛主席同一年即1893
文章以57位苏州发音人的语音样品为研究材料,利用声学实验和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依据苏州话7个单字调的主体分布、极限分布确定各声调曲线的稳态段和动态段的位置,声调特征点跟
额博,男,蒙古族,1954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一级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摄影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摄影艺术委员会委员,内蒙古青联常委,内蒙古文联副主席,内蒙古摄影
古代汉语中有宾语前置,至于现代汉语中有没有宾语前置现象,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本文以为应该承认现代汉语中有宾语前置现象,只是格式和语法条件与古代汉语不同。近代汉语中也有
本文联系儿童的心理机制从语气和言语意图两个方面对汉族一至五岁儿童语言中“了”字句语用功能的发展作了具体的考察。考察发现,儿童“了”字句的语气类型最早出现的是陈述句
为了认识我国民族地区语言使用情况,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发展与语言关系研究中心基诺语使用现状研究课题组一行九人,于2006年7月赴基诺族聚居区
会议
他是浙江戏剧界的领军人物,代表了浙江戏剧在任何时候回忆起来都值得骄傲的一段历史。今年是当代著名戏剧家顾锡东先生逝世10周年。西塘人民为纪念这位杰出的文化名人,自2006
语文辞书质量的提高,做到释义内容的准确与表达形式的规范,必须解决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的理论问题,本文就当前汉语语文辞书编纂中实践上存在疑难、理论上存在困惑的几个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