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新课标下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y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的课堂组织教学,是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构建有效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本文探讨了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组织、激发思维动机、多媒体运用等手段,使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随时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集中到学习中来。
  一、教学语言要有效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语言是上好数学课的基本保证,老师只有通过教学语言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才能使学生坚定学习的自信心。老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形象的语言,能将“死”知识变为学生易于理解的“活”知识;具有情感的语言,能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生动的语言,能吸引学生,振奋学生的精神,让学生听了便“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使教材化难为易,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四十分钟,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主要是借助语言,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语言应该是能够让学生接受的语言,说话应该尽量做到清晰、大小适度、具有亲和力,切忌重复、罗嗦、带口头禅。教师的提问不要过大和笼统,否则,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根本无法找准切入点。所以教学语言应该是科学和严密的。有的教师教学语言不够科学,也不够严密。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这节课中,让学生回答他见过的人民币,当学生说见过十元人民币时,教师问:“十元人民币有多大呀?”这个问题的意思不明确,是说十元人民币面积有多大呢,还是十元钱有多大?当时孩子没有回答上来。教师又补充说明之后,学生才知道老师问的是十元人民币相对于其它面值的人民币的面积的大小。所以说课堂教学语言的科学与严密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二、教学组织要有效
  有效的课堂组织教学,是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构建有效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首先,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我们常说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可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在教学新课之前可以先让学生“碰碰壁”,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和矛盾来激发好奇心,为学习新知提供“心理需要”的准备。学生们皱眉凝思,积极思考,于是在急迫想知道“究竟”的心理下进入了探究学习阶段,求知欲望非常强烈。
  其次,课堂结构的组织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要允许学生尝试、出差错,然后自行解决错误,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始终不发表自己的意见,放手让学生展开讨论、尝试,最后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可以说是一种创新思维的表现。这就显示了自主学习的优点,如果教师加以因势利导,则必然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所以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随时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集中到学习中来。
  三、激发学生思维动机要有效
  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动力。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更是课堂有效教学的有力保障。
  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从学生自身的生活需要出发,使其明确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思维的动机。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这一内容时,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这一知识的目的:在平均分不合理的情况下,就产生了按比例分配这种新的分配方法。教学时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一个车间把生产2000个零件的任务交给了王师傅和李师傅,完成任务后要把5000元的加工费分给他们。结果王师傅加工了1200个零件,李师傅加工了800个零件。这时把5000元的加工费平均分给他们合理吗?这便引发了学生探求合理的分配方法的思维动机。这样设计教学既渗透了“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数学理念,又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起来了,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后面的教学活动之中。
  四、多媒体课件运用和板书设计书写要有效
  現代教育技术手段由于其直观性、能动性、交互性等在教学中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认知主体的发挥,在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辅助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更新了教学观念,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已逐渐地进入了数学课堂。好的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够为数学教学锦上添花。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对于学生学习数学起到了画龙点睛之举,实现了学生对数学知识从感性理解到理性理解的质的飞跃。
  当前,由于多媒体的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教师忽略了板书书写。实际上,板书是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好的数学板书是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浓缩,板书的内容往往提纲挈领、言简意赅,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内容,也便于学生掌握方法和课后复习。
  因此,适时的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和适当的板书书写也是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必要途径之一。
其他文献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而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在新的课改条件下,如何发挥课堂提问的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摆在初中数学教学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执教者只有彻底摆脱填鸭子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四十分钟内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让课堂取得应有的实效。而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课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是针对我国基础教育严重存在“应试教育”的倾向而提出的改革举措,其目的在于真正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实现个性发展,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素质。小学数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理应坚持联系教学实际,坚持面向全体,坚持全面发展,坚持学生的主动性、促进个性发展,坚持打好基础、发展智能、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作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是深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将传统教育的关注教学转变为关注人,这就要求教师从观念上发生深刻的转变,改变教学模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一、小学数学弱势学生形成的原因   1、生源复杂,差异悬殊。每个学期,我们学校中总要转入一些学生,每个班级中总有那么一些差生,有本地学生,也有外地学生,外地学生中部分基础差,特别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英语又没学过。再加上诸如教材版本、各自受教育情况的又不同等,造成了一定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适时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
【摘要】本文就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做了简单探讨,一:把推理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二把推理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数与代数”“空間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课程教学。三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摘要:施工质量控制,对于整个工程的建设和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非常重要。论述了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几方面的质量控制,对其他工程项目施工有着指导意义。另外,本文还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及相应的措施以强化建筑质量管理,对解决目前我国建筑质量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  关键词:施工质量质量监理质量控制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我们的祖先造就过诸如万里长城、赵州桥、北京故宫等许许多多令古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进行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是最清晰,思维活动是最积极最有效的,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以下所谈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感悟。   1、立足课堂教学,感受数学趣味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