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下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数十年不遇的寒冷冬季,然而,对于平度市11个乡镇76个乡村学校的4000多名学生来说,这个冬天却有着特殊的温暖。
“喜欢坐校车!”在平度同和小学1号校车上一年级的张婉婷告诉记者,以前上幼儿园的时候都是爸爸妈妈开车去接送她,喜欢校车是因为不但可以和同学们在一起,而且在校车上还可以看她喜欢的动画片。“不坐大鼻子校车就没有海绵宝宝可以看了。”她说。
承载着张婉婷和其他34位同学的,实际上是小一个号的“小鼻子”校车,“在平度,专业校车车型多种多样,车型较大的校车是46座的,适合在宽敞路面行驶。车型稍微小点的是31至35座的校车,适合在乡镇道路行驶。”青岛交运集团平度分公司总经理侯明亮介绍,虽然身材小了一些,但是在平度运行的所有校车都有特殊的安全结构能大大缓解正面碰撞的破坏力,最大限度保护学生的安全,并且专业校车还装备了防火安全座位、电动爆破玻璃按钮、安全锤、双干粉灭火器、逃生应急门及天窗等应急装备。
“以前学生上下学都是家长骑摩托接送或者乘坐社会车辆”,侯明亮说。当大鼻子校车开进校园后,孩子和家长们都很高兴,尤其是离家远的孩子,“有的学生从家到学校要10公里,还有些孩子住在山上,上学就更不方便。专业校车的出现解决了乡镇大部分孩子上学的交通问题。”校车将逐渐覆盖平度所有的小学、初中、高中、幼儿园,满足了离家2公里之外的所有学生的乘车要求。“并且,每个农村孩子乘坐专业校车,每天仅需要花费2块钱,这是绝大多数家庭都能承受的起的。”据介绍,这600辆专用校车跑乡村是2012年青岛市落地的实事项目之一。青岛市校车工程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经营,专车专用”的运行模式。农村校车由交运集团根据国家标准统一购置,运行费用采用政府补贴的方式运行,所需资金由市财政和区(市)财政按照1:1比例分担。
与孩子们一同体验校车,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在2011年记者就曾跟随大学路小学出发的校车3号线,与孩子们一起共同体验在当时刚刚投入试运行的“大鼻子”校车。一年后的今天,当校车开进乡村,记者发现与城市校车在硬件上没有任何的不同,每个孩子上车时都会由安全护导员阿姨核实孩子的姓名与班级,上车后个人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座位,扣上安全带,看着护导员阿姨下载的最新的动画片准备发车。“每个孩子都必须扣好安全带。同时我们和孩子们都进行过安全演练,又可以在紧急情况下顺利解开安全带,在三分钟之内安全下车。”安全护导员张君告诉记者,孩子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她工作的重中之重,硬件上的条件已经完备,在服务规范和安全措施上她与司机尹师傅也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因为安全无小事。”张君的这句话,让记者想起了曾经在美国乘坐过的传说中可以把“悍马”撞得粉身碎骨的校车。在当时,尽管美国校车已经是钢筋铁骨,但是当孩子离开座位开始在车厢中走动时,这位“固执”的司机却一脚刹车,将校车停在了路边,她严厉地要求孩子的老师让孩子们做回自己的位置,否则她拒绝继续开车。原来,在美国某些州法律规定,校车上所有的孩子必须坐在自己的座位之上,当高速公路巡警发现校车里有站着任何一个儿童的时候,警方都有权利截停这辆校车,无论是校车公司还是司机都将面临代价高昂的处罚。
“没有区别除了更好。”这是再次体验校车,体验农村校车之后记者的感触。专业的温馨校车,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服务,都可能会成为中国校车制定标准的参考。
校车外已经是零下5°,车内开着空调,校车里温暖如春,张婉婷和她的同学们很安静,安全护导员张君在忙碌着照顾她的“宝贝”们,司机尹师傅在乡间小路上把车开得稳稳当当……
“喜欢坐校车!”在平度同和小学1号校车上一年级的张婉婷告诉记者,以前上幼儿园的时候都是爸爸妈妈开车去接送她,喜欢校车是因为不但可以和同学们在一起,而且在校车上还可以看她喜欢的动画片。“不坐大鼻子校车就没有海绵宝宝可以看了。”她说。
承载着张婉婷和其他34位同学的,实际上是小一个号的“小鼻子”校车,“在平度,专业校车车型多种多样,车型较大的校车是46座的,适合在宽敞路面行驶。车型稍微小点的是31至35座的校车,适合在乡镇道路行驶。”青岛交运集团平度分公司总经理侯明亮介绍,虽然身材小了一些,但是在平度运行的所有校车都有特殊的安全结构能大大缓解正面碰撞的破坏力,最大限度保护学生的安全,并且专业校车还装备了防火安全座位、电动爆破玻璃按钮、安全锤、双干粉灭火器、逃生应急门及天窗等应急装备。
“以前学生上下学都是家长骑摩托接送或者乘坐社会车辆”,侯明亮说。当大鼻子校车开进校园后,孩子和家长们都很高兴,尤其是离家远的孩子,“有的学生从家到学校要10公里,还有些孩子住在山上,上学就更不方便。专业校车的出现解决了乡镇大部分孩子上学的交通问题。”校车将逐渐覆盖平度所有的小学、初中、高中、幼儿园,满足了离家2公里之外的所有学生的乘车要求。“并且,每个农村孩子乘坐专业校车,每天仅需要花费2块钱,这是绝大多数家庭都能承受的起的。”据介绍,这600辆专用校车跑乡村是2012年青岛市落地的实事项目之一。青岛市校车工程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经营,专车专用”的运行模式。农村校车由交运集团根据国家标准统一购置,运行费用采用政府补贴的方式运行,所需资金由市财政和区(市)财政按照1:1比例分担。
与孩子们一同体验校车,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在2011年记者就曾跟随大学路小学出发的校车3号线,与孩子们一起共同体验在当时刚刚投入试运行的“大鼻子”校车。一年后的今天,当校车开进乡村,记者发现与城市校车在硬件上没有任何的不同,每个孩子上车时都会由安全护导员阿姨核实孩子的姓名与班级,上车后个人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座位,扣上安全带,看着护导员阿姨下载的最新的动画片准备发车。“每个孩子都必须扣好安全带。同时我们和孩子们都进行过安全演练,又可以在紧急情况下顺利解开安全带,在三分钟之内安全下车。”安全护导员张君告诉记者,孩子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她工作的重中之重,硬件上的条件已经完备,在服务规范和安全措施上她与司机尹师傅也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因为安全无小事。”张君的这句话,让记者想起了曾经在美国乘坐过的传说中可以把“悍马”撞得粉身碎骨的校车。在当时,尽管美国校车已经是钢筋铁骨,但是当孩子离开座位开始在车厢中走动时,这位“固执”的司机却一脚刹车,将校车停在了路边,她严厉地要求孩子的老师让孩子们做回自己的位置,否则她拒绝继续开车。原来,在美国某些州法律规定,校车上所有的孩子必须坐在自己的座位之上,当高速公路巡警发现校车里有站着任何一个儿童的时候,警方都有权利截停这辆校车,无论是校车公司还是司机都将面临代价高昂的处罚。
“没有区别除了更好。”这是再次体验校车,体验农村校车之后记者的感触。专业的温馨校车,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服务,都可能会成为中国校车制定标准的参考。
校车外已经是零下5°,车内开着空调,校车里温暖如春,张婉婷和她的同学们很安静,安全护导员张君在忙碌着照顾她的“宝贝”们,司机尹师傅在乡间小路上把车开得稳稳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