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实证研究:理论模型、研究设计和研究成果—基于23项核心实证研究的领域综述

来源 :比较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de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21世纪教师的必备专业能力,教师社会情感能力重要性日渐凸显.近年来,教师社会情感能力逐渐成为全球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新兴热点.采用领域综述法分析23项国际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实证研究发现:理论模型上,当前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实证研究立足于四大模型,呈现三种取向,即以Gross情绪调节过程模型为代表的过程取向模型、以Mayer和Salovey情绪智力模型为代表的结构取向模型、以CASEL社会情感学习框架以及Jennings和Greenberg亲社会课堂模型为代表的整合发展取向模型.研究设计上,呈现出以幼儿、小学教师为主要对象并且以定量研究为主要方法的偏好.研究成果上,形成了教师社会情感能力五大结构要素的主流认识,研发了专门的社会情感能力测量工具,发现了个体和外部两大因素对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验证了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对教师个体、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证明了职前培养、正念练习和情感学习对提升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有效性.这不仅为未来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方法论和主题参考,也昭示着一些新的着力点:基于理论模型的本土化修正和跨学科建构,完善学理基础;拓展研究方法的深度和研究对象的广度,优化研究设计;立足五大研究热点、拓展知识图谱,推动研究成果科学而丰富地生长.
其他文献
全球城市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始终面临学龄人口剧烈变动带来的结构性供给不足,以及居民教育质量需求持续提升的双重挑战.因此,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结构,提升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实现基础教育资源供给的“公平性”和“充足性”是政府的长期诉求.本研究选择生师比、班级规模和生均教育经费三个指标,分析纽约、东京、新加坡及伦敦近年来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发现四座全球城市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在逐步提升,其中纽约表现最佳.纽约、东京、新加坡和伦敦提升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水平的政策措施:一是建立学龄人口变动预测机制,适应性调整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