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至2014年,我校英语教研组花了三年时间对我校少数民族初中生的英语口语情况作了大量的探索研究,结果发现我校初中生90%学的都学的是哑巴英语,能大胆主动用英语口语对话的同学寥寥无几,英语口语差造成大部分学生成绩差,对英语学习兴趣也难提起来。为改变这种现状,我校英语组6名教师从201年开始开展了《如何培养中学生大胆说英语的习惯》课题研究。下面我就制约我校学生英语口语发展因素及开展本次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如何养成学生大胆、流利的说英语的良好习惯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对与我校中学生的英语口语现状相似的兄弟学校有所帮助。
一、我校学生英语口语差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制约
(1)环境因素:学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口语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我校地处区乡,海拔在2500米—4000多米的高海拔地区。这里民族众多,主要有藏、羌、回、汉四种民族杂居生活,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语言,从小接触自己的民族语言,读书以后回到家还是说自己的民族语言。少数民族大多生活在偏僻的地方,接触社会和英语的机会少,与外界的交流少,祖辈们的文化底蕴差,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50个孩子的父母有一半不识字,另一半只读过小学。孩子们从小的智力开发也受到限制,进入中学开始学英语过后,学的是哑巴英语,不愿意大声说英语,课内学来的听说训练很难在课后得到巩固,这样的语言环境严重影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加之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几乎全从初中才开始,错过了孩子语言学习应该从小孩开始的黄金时期。
(2)教师因素:教师虽然都接受过专业的英语教育,但受传统教学注重英语语法、词汇教学,教学方式往往是翻译法。对学生口语要求不够重视,甚至发展成因为学生听不懂或学生不愿意说,造成教师也很少使用英语口语课堂教学,加之教师理论水平普遍匮乏,对英语口语重要性认识不够。
(3)学生因素:我校少数民族学生母语主要以藏语、羌语为主,把汉语作为中介来学习英语要比汉族学生困难的多。学生身边可供阅读的英语方面的书籍少,可看的关于英语方面的音响资料更少,更不用说与外国人接触来训练英语口语。除了中学英语课堂能接触英语口语,平时几乎没机会来训练英语口语。加之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如:智力的开发、语言表达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都给英语口语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
(4)由于口语不作为考试要求,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学生对英语口语的教学,都不够重视。
二、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重大意义
由于上述制约我校学生英语口语提高的诸多原因造成我校学生英语成绩差,课堂内外不敢开口说英语,教学质量始终提不高,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不高,再说学习一门语言的目的主要就是用来交际,英语学习离开了口语交际已经没有了它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学生说英语的习惯和能力,帮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如何养成学生大胆、流利的说英语的良好习惯
1、进行恰当合理的心理调节,首先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 。 我校学生普遍存在害怕、自卑、羞于开口、怕难等是导致他们在英语口语学习中消极、被动的最主要心理原因。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对其进行适时合理有针对性的心理调节,先消除其心理障碍,引导那些存在着心理障碍的同学们经常进行英语口语学习。作为教师应让他们认识到,大胆开口说并不可怕,在说英语的过程中出错是很正常和自然的现象,就是我们自己的母语也有说错话的时候,英语口语学习之初最重要的不是会不会说,说得好不好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敢不敢说的问题。英语口语交流要重在思想的传达,只要能达到交流的目的,有一些错误是可以忽略的,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错误是可以逐渐减少的,流利和准确表达的英语口语能力是可以培养起来的。
2、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信心非常重要。语言不是教出来的,是靠平时练出来的。学习语言的过程不可能一撮而就,需要长时间的坚持怒力。我为了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习惯,在教学中实行课前的每日值日报告或自由交谈 让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对于学习有困难、口语表达能力差的学生,我让口语较好的学生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帮助,这样既使情况较差的学生有所进步,有是口语好的学生更上一层楼。更可贵的是,学生们在这种互助的氛围中,形成了团结协作的好风气,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课前的口语训练我往往采用由少到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随着学生英语知识的不断增多和反反复复的听说练习,学生口语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这样的训练不仅锻炼学生的日常交际能力,而且复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许多学生说很想开口说,但是词汇量太少不知道怎么说。可见词汇量的多少,是影响口语表达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学生必须增加词汇量。如何才能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呢?首先,我让学生在课文中去记单词,背单词,背句子,英语教学离不开背。我经常给出一些给首字母及根据句意填写单词的练习,让学生做来巩固和掌握所学单词。为了让学生背单词产生兴趣,我常常用竞赛,单词接龙、归类比较、同音异形、谐音等方式开展单词教学活动。另外我每天布置学生看一两篇英语课外文章,字数不限,但要把遇到的不认识的新单词记入一本专门的笔记本,经常要求学生用新学的单词造句,这样就可以加深记忆。常常给学生看一次口语较清晰的英语电影或电视。
4、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除了多说多练,没有其他捷径可走。狠抓句型,对话训练来增强语感。对于小学没学过英语的初中生来说,这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但是只要老师的指导方法得当,未必是很难。首先,在每学一个句型时,都必须通过模仿、重复、转换、替换、扩展等多种训练,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这为培养学生讲英语的习惯奠定了基础。光练句型是不够的,如果学生达到了熟练的程度,教师就应根据上下文逐渐创造一些交流活动,如情景表演活动:“商店购物”,让一个学生扮演售货员,另一个扮演顾客,“Can I help you ,sir? Yes, I want to buy a pencil-box? How about this one? I like it, How much is it ? Ten yuan. ”通过这种交流活动,使学生真正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使语言形式与语言实际运用相联系,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是必须要有一定的量化目标,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的口语交际上一个台阶。我每天上完一个内容,就布置学生近日课文的对话形式做另外一两个新对话,在上下一堂课之前让学生把自己的新对话给表演出来。
经过一年的坚持努力,我所教学生在口语方面进步很大,我想这与我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口语教学密不可分,同时也与我尽力去改变制约学生口语提高的因素,努力探索口语教学适合学生实际的方法有关。一些英语口语教学的理论对我也帮助很大。希望这点教学经验能与大家分享,不足之处,多提意见。
一、我校学生英语口语差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制约
(1)环境因素:学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口语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我校地处区乡,海拔在2500米—4000多米的高海拔地区。这里民族众多,主要有藏、羌、回、汉四种民族杂居生活,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语言,从小接触自己的民族语言,读书以后回到家还是说自己的民族语言。少数民族大多生活在偏僻的地方,接触社会和英语的机会少,与外界的交流少,祖辈们的文化底蕴差,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50个孩子的父母有一半不识字,另一半只读过小学。孩子们从小的智力开发也受到限制,进入中学开始学英语过后,学的是哑巴英语,不愿意大声说英语,课内学来的听说训练很难在课后得到巩固,这样的语言环境严重影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加之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几乎全从初中才开始,错过了孩子语言学习应该从小孩开始的黄金时期。
(2)教师因素:教师虽然都接受过专业的英语教育,但受传统教学注重英语语法、词汇教学,教学方式往往是翻译法。对学生口语要求不够重视,甚至发展成因为学生听不懂或学生不愿意说,造成教师也很少使用英语口语课堂教学,加之教师理论水平普遍匮乏,对英语口语重要性认识不够。
(3)学生因素:我校少数民族学生母语主要以藏语、羌语为主,把汉语作为中介来学习英语要比汉族学生困难的多。学生身边可供阅读的英语方面的书籍少,可看的关于英语方面的音响资料更少,更不用说与外国人接触来训练英语口语。除了中学英语课堂能接触英语口语,平时几乎没机会来训练英语口语。加之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如:智力的开发、语言表达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都给英语口语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
(4)由于口语不作为考试要求,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学生对英语口语的教学,都不够重视。
二、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重大意义
由于上述制约我校学生英语口语提高的诸多原因造成我校学生英语成绩差,课堂内外不敢开口说英语,教学质量始终提不高,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不高,再说学习一门语言的目的主要就是用来交际,英语学习离开了口语交际已经没有了它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学生说英语的习惯和能力,帮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如何养成学生大胆、流利的说英语的良好习惯
1、进行恰当合理的心理调节,首先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 。 我校学生普遍存在害怕、自卑、羞于开口、怕难等是导致他们在英语口语学习中消极、被动的最主要心理原因。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对其进行适时合理有针对性的心理调节,先消除其心理障碍,引导那些存在着心理障碍的同学们经常进行英语口语学习。作为教师应让他们认识到,大胆开口说并不可怕,在说英语的过程中出错是很正常和自然的现象,就是我们自己的母语也有说错话的时候,英语口语学习之初最重要的不是会不会说,说得好不好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敢不敢说的问题。英语口语交流要重在思想的传达,只要能达到交流的目的,有一些错误是可以忽略的,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错误是可以逐渐减少的,流利和准确表达的英语口语能力是可以培养起来的。
2、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信心非常重要。语言不是教出来的,是靠平时练出来的。学习语言的过程不可能一撮而就,需要长时间的坚持怒力。我为了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习惯,在教学中实行课前的每日值日报告或自由交谈 让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对于学习有困难、口语表达能力差的学生,我让口语较好的学生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帮助,这样既使情况较差的学生有所进步,有是口语好的学生更上一层楼。更可贵的是,学生们在这种互助的氛围中,形成了团结协作的好风气,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课前的口语训练我往往采用由少到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随着学生英语知识的不断增多和反反复复的听说练习,学生口语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这样的训练不仅锻炼学生的日常交际能力,而且复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许多学生说很想开口说,但是词汇量太少不知道怎么说。可见词汇量的多少,是影响口语表达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学生必须增加词汇量。如何才能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呢?首先,我让学生在课文中去记单词,背单词,背句子,英语教学离不开背。我经常给出一些给首字母及根据句意填写单词的练习,让学生做来巩固和掌握所学单词。为了让学生背单词产生兴趣,我常常用竞赛,单词接龙、归类比较、同音异形、谐音等方式开展单词教学活动。另外我每天布置学生看一两篇英语课外文章,字数不限,但要把遇到的不认识的新单词记入一本专门的笔记本,经常要求学生用新学的单词造句,这样就可以加深记忆。常常给学生看一次口语较清晰的英语电影或电视。
4、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除了多说多练,没有其他捷径可走。狠抓句型,对话训练来增强语感。对于小学没学过英语的初中生来说,这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但是只要老师的指导方法得当,未必是很难。首先,在每学一个句型时,都必须通过模仿、重复、转换、替换、扩展等多种训练,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这为培养学生讲英语的习惯奠定了基础。光练句型是不够的,如果学生达到了熟练的程度,教师就应根据上下文逐渐创造一些交流活动,如情景表演活动:“商店购物”,让一个学生扮演售货员,另一个扮演顾客,“Can I help you ,sir? Yes, I want to buy a pencil-box? How about this one? I like it, How much is it ? Ten yuan. ”通过这种交流活动,使学生真正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使语言形式与语言实际运用相联系,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是必须要有一定的量化目标,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的口语交际上一个台阶。我每天上完一个内容,就布置学生近日课文的对话形式做另外一两个新对话,在上下一堂课之前让学生把自己的新对话给表演出来。
经过一年的坚持努力,我所教学生在口语方面进步很大,我想这与我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口语教学密不可分,同时也与我尽力去改变制约学生口语提高的因素,努力探索口语教学适合学生实际的方法有关。一些英语口语教学的理论对我也帮助很大。希望这点教学经验能与大家分享,不足之处,多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