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内套管外带套囊的气管套管在喉癌和下咽癌术后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策略及效果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fox_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带内套管外带套囊的气管套管在治疗喉癌和下咽癌术后严重并发症中的应用策略,评价其治疗效果。

方法

60例在喉癌和下咽癌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其中术后发生严重颈部感染31例,呼吸困难8例,创面大出血5例,严重呛咳16例。出现并发症后,立即给患者佩戴带内套管外带套囊的气管套管,封闭气管套囊,再根据不同的并发症行不同的处理。对严重颈部感染者,气囊充气,防止颈部分泌物误吸至气管。对呼吸困难者,立即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对创面大出血者,应防止出血误吸,并在全麻下止血。对严重呛咳者,进行饮食训练,防食物误吸。所有患者每月更换1次气管套管。

结果

60例患者的并发症均得到有效控制。31例颈部感染患者,经过换药治疗颈部创面缩小或愈合,最后均更换金属气管套管。8例呼吸困难患者,经过对症及相关专科治疗,最后均更换金属气管套管。5例颈部创面大出血的患者,均抢救成功,并更换为金属气管套管。16例严重误吸呛咳者,13例拔除气管套管,3例患者因年老体弱、病情较重更换为金属气管套管。

结论

在喉癌和下咽癌术后严重并发症的治疗中,应用带内套管外带套囊的气管套管取得了良好效果,有重要临床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手术患者术前基础疾病与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手术治疗的12 65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明确肺癌患者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及术前基础疾病与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的关系。结果12 650例NSCLC手术患者中,5 409例(42
目的了解中国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现状,为未来乳腺癌的诊疗规范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8年7月到2018年9月对110家乳腺癌年手术量超过200例的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新辅助治疗患者的肿瘤分期和分子分型、治疗方案、疗效评估及相关手术操作的开展等。结果110家医院均已开展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2017年共行新辅助治疗14 550例,占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17.0%。行新辅助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Ⅱ期
目的分析EB病毒相关胃癌(EBVaGC)的地域分布特点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采用EB病毒编码的RNA(EBER)原位杂交染色方法,检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4 081例手术切除胃腺癌标本中EBVaGC所占的比例,比较EBVaGC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差异,并分析其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4 081例胃腺癌中EBVaGC占3.0%(123/4 081)。胃腺癌患者在90例以上的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目的比较国际预后指数(IPI)、修订国际预后指数(R-IPI)、改良国际预后指数(NCCN-IPI)及西班牙淋巴瘤组/自体骨髓移植国际预后指数(GELTAMO-IPI)等预后分层模型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9月至2016年3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38例初治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按IPI、R-IPI、NCCN-IPI及GELTAMO-IPI对
目的评估并比较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行保留喉功能手术与全喉切除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借鉴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量表的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和头颈专用量表EORTC QLQ-H&N35的部分项目,设计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对42例行保留喉功能手术(保喉术组)、38例行全喉切除术(全喉切除术组)的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并随访其生存情况。结果保喉术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和卡铂密集方案新辅助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单臂、前瞻性Ⅱ期临床研究,纳入Ⅱ~Ⅲ期TNBC患者17例。新辅助治疗方法:阿帕替尼250 mg,1次/d;紫杉醇175 mg/m2第1天;卡铂给药剂量按曲线下面积=4计算,第2天;每14 d为1个周期。结果16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16例患者完成阿帕替尼治疗的中位周期数为5个,化疗的中位周期
目的初步了解纳武利尤单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疗效,进一步充实中国PD-1单抗治疗NSCLC脑转移的证据。方法收集22例经纳武利尤单抗单药治疗的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调取电子影像学资料阅片,确认疗效及疾病进展时间,随访获取患者生存资料。结果21例患者可进行颅内疗效评价,颅内客观缓解率为28.6%,颅内疾病控制率为47.6%。22例患者的中位颅内无进展生存时间为5.2个月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性放疗后容易漏诊、误诊的肠梗阻类型及处理方法。方法收集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1例宫颈癌放疗后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患者的放疗剂量、梗阻症状、手术方法及效果,根据治疗效果分析梗阻类型及处理对策。结果21例患者均为宫颈癌根治性放疗后出现肠梗阻,初次判断均为直肠梗阻。首次均行横结肠双腔造口术,15例患者成功解除梗阻症状,而6例患者未能解除梗阻症状,遂行二次手术探查。6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