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磨制备C/CoPc复合材料电催化CO2还原反应

来源 :化学试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herChen2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催化CO2还原(CO2RR)可以将大气中的CO2有效转化为CO或碳氢化合物等一系列增值化学品,可有效缓解温室效应导致的环境问题。酞菁钴(CoPc)因其优异的二氧化碳还原产物选择性,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电催化CO2RR反应中,然而,CoPc自身的不良导电影响了其催化活性。为此,选用CoPc及简单易得的乙炔炭黑(C)通过简便球磨法制备得到乙炔炭黑包裹的CoPc催化剂(CoPc/C),将其置于DMF中进行搅拌处理来制备CoP
其他文献
全科医学生作为基层卫生服务事业的后备军和中坚力量,对职业的准确认知、精准定位及合理规划直接决定着他们在基层服务的态度和质量。随着中国医改理念向基层卫生事业倾斜,全科医学生未来职业前景机遇空前,合理的职业规划可以让他们把握机遇,更好地在基层发展。分析在中国对医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根据目前全科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路径。
超微针刀疗法是从针刀法派生出的新型微针刀技术,该方法以针刺及运动医学为理论基础,具有诊断方法独特、安全性高、适应症广泛、见效快等特点,尤其适用于基层治疗运动损伤及疼痛。综述了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AECOPD)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6例AECOPD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分别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 2)、动脉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白蛋白(alb
设计了一种基于绝缘体上硅的具有大带宽调谐能力的紧凑型可重构光滤波器。该装置由三个微环辅助马赫-曾德尔干涉仪构成,利用硅的热光效应可以控制微环谐振器的相位,进而同时调节滤波器的带宽和中心波长。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器件的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带宽的调谐范围为1.4~10.6 nm,占自由光谱范围的11.5%~85%;阻带消光比大于20 dB,通带损耗为0.4~0.7 dB,器件尺寸为40μm×60μm。
采用超滤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F-LC-MS)方法成功地从葛根提取液中筛选并识别出4种黄嘌呤氧化酶(XO)抑制剂,即葛根素、黄豆苷、黄豆苷元和染料木黄酮,其对XO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0.8,5.31,14.5和3.02μg/mL。此外,采用过氧化氢诱导人胃上皮细胞(GES-1)氧化应激模型,研究了XO抑制剂对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4种XO抑制剂均表现出保护作用,且无细胞毒性。随着4种抑制剂浓度的增加,过氧化氢诱导的细胞内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得到恢复,
为改变传统授课方式,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采用“雨课堂”+“腾讯会议”+“QQ”的混合教学模式进行了专业课教学探索。分析表明,这种直播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动力,督促学生全程参与教学过程,促使学生课前预习、课中互动、课后复习,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点。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这种模式的教学氛围更轻松、教学效率更高、教学效果更好。
利用水热合成和高温退火方法,将氮化钛纳米棒原位生长在石墨毡表面,成功构建了兼具高催化活性和高导电性的碳纤维复合电极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电极的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接触角测试仪对电极表面的浸润性进行了考察。采用三电极体系并通过小幅电位阶跃法和循环伏安法对电极的电化学表面积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充放电测试对相应电池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以该复合材料为电极的电池在电流密度为200 mA/cm2下,能量效率达到了80.23%,比常规电池提升了约7.2%,且电池
为研究地质异常体对煤层开采的影响,以昌恒煤焦9102工作面中段为研究对象,使用FLAC3D对现场T1地质异常体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地质异常体对工作面应力峰值的影响及注浆对异常体处塑性破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质异常体对工作面超前应力峰值、底板破坏以及异常体范围内塑性破坏都有明显的影响,而对异常体处采取注浆处理可以改变其岩性力学参数,增加安全开采的条件。
短初级长次级直线电机产生的推力与法向力波动主要来源于其磁阻力波动,电感的变化对电机的推力特性也有很大影响。针对3极4槽的单元直线电机,通过改进多目标优化遗传算法对电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并将基于LabVIEW的电机推力测试试验值与ANSYS仿真值进行比较,验证了直线电机优化设计的鲁棒性和可靠性。优化设计后的直线电机推力波动较小、经济性好、体积小,为直线电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为分析青少年不良生活行为习惯与诱发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关系,选取湖北理工学院2019级全体大一新生中经入学体检确诊的19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新生,以及经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的50例未患脊柱侧弯的新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线上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对69例学生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结果表明,不良坐姿方式、连续久坐≥2 h、低体质指数(BMI<18.5 kg/m2)与脊柱侧弯的发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脊柱侧弯对颈/腰部疼痛程度影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相关因素包括性别、身高、年龄、血型、站立姿势、背包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