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输了比赛 赢了世界

来源 :现代青年·精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yn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运动员来说,四年的艰苦训练只为了在奥运赛场上的一次拼搏,赢得奥运金牌犹如破茧成蝶的绚烂一瞬,多年的辛苦付出在登上最高领奖台的那一刻得到了回报,也赢得了众星捧月般的鲜花和掌声。但冠军只有一个,更多的则是那些比赛失利、抱憾而归的选手们,正因为有了他们的精彩表现,奥运赛场才更加扣人心弦。我们在为冠军祝贺的同时,别忘了,还有这么一群运动员带给我们的振奋、感动和惋惜,他们虽败犹荣,他们的故事更完整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的真正意义,是人们心中的无冕之王。
  王皓:“三连亚”也是冠军
  8月3日凌晨的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战,王皓被师弟张继科以4∶1击败,再次与金牌失之交臂,“成就”了自己的“三连亚”。从雅典到北京再到伦敦,连续三次闯进乒乓球单打决赛的王皓却始终与冠军无缘,在众人纷纷为他扼腕长叹之时,王皓却坦然接受这个结果,并带着笑意说:“我没那么脆弱。”
  比赛结束后,王皓面带微笑地和张继科握手拥抱,在他脸上似乎看不出连续三次与冠军擦肩而过的痛苦和沮丧,29岁的老将王皓在磨砺中已经练就了一颗最强大的“平常心”,足以看透一切挫败。最后,王皓拿着国旗庄重地向场边观众致以神圣的军礼,他赢得了比冠军更热烈的掌声,赢得了人们发自内心的尊重,三次奥运会亚军丝毫不会影响王皓成为一个传奇,一个真正的“无冕之王”。
  8年前的雅典奥运会上,初出茅庐的王皓在男单决赛面对柳承敏时,发挥极不稳定,2:0领先后被对手逆转;4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上,王皓在决赛中输给“老奸巨猾”的队友马琳,但他的表现已有大将风范;如今在伦敦的赛场上,王皓没能挡住凶猛异常的“藏獒”张继科的冲击,再次屈居亚军——三届奥运会之旅,王皓虽然没有得到金牌,收获的却是人生中最宝贵的坚守。“王皓心胸宽广,我不知道还有谁能连续三届奥运会进入决赛、三次站在亚军的领奖台上,这种心理素质超过了常人,他这种坚持和努力,我觉得比很多冠军都值得敬佩。”与王皓亦师亦友的中国乒乓球男队主教练刘国梁说,“这也是我们选择王皓的原因,他有这种精神境界,能代表真正的奥运精神,所以,他自己说无怨无悔,我相信他是真的无怨无悔。从这一点来说,他已经不愧是一个伟大的运动员了。”
  从16岁进国家队,10多年的征战,王皓的脖子上就缺一枚奥运会男单金牌以成就其大满贯的伟业。“我的职业生涯里,奥运会占据了三分之一,三届却都打到亚军。”对此王皓也不是不无遗憾的,那一个军礼也许就是他在向奥运做最后的告别,但不可否认,王皓已足以成为中国体育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人物,一个屡败屡战却百折不挠的英雄,一个有情有义、胸怀宽广的男人。
  陈一冰:赢得起也输得起
  本届奥运会争议风波不断,继羽毛球消极比赛、自行车假摔等事件之后,8月6日晚,体操赛场又出现争议一幕:卫冕冠军、有“吊环王”美誉的中国选手陈一冰完美地完成了难度高达6.8的整套动作,最终却以0.1分的劣势不敌下法没站稳的巴西选手扎内蒂,屈居亚军。
  结果一出,不仅外界一片哗然,连扎内蒂自己都难以置信。一时间,指责裁判不公的质疑声愈演愈烈,人们纷纷为陈一冰错失卫冕金牌叫屈,但作为“受害”当事人的陈一冰却显得非常平静,脸上仍旧维持着此前的笑容。从场边的包里掏出一面写着“冰力十足”的横幅,这显然与前一天邹凯的“五金冠九州”一样,是为夺金庆祝准备好的。但陈一冰没有因为意外丢金而表现出失望或者懊恼,还是面带笑容向场边观众展示了这面横幅,随后还走到扎内蒂身边和他拥抱表示祝贺。在这样的争议时刻,陈一冰表现出来的乐观和大度使他当之无愧成为精神上的金牌得主。
  在颁奖仪式上,陈一冰一直面带笑容。当颁奖嘉宾将银牌戴到他的脖子上时,陈一冰还拿起奖牌深深地吻了一记,并向场边观众挥手致意。但笑容并不代表他的心里没有遗憾,颁奖仪式结束后,站到摄像机面前的陈一冰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没说两句就哽咽了:“说实话,心里很痛!这四年我学会的是荣辱不惊,赢得起,也输得起,”陈一冰转了下头,轻轻擦了一下眼角的泪水,“我想说我今天全部发挥了自己的水平,我没有遗憾的。如果说遗憾,只能说遗憾退役。”
  尽管对裁判评分的质疑不断,但体操比赛中的完成分不能申诉,陈一冰失去金牌已成事实。同样参加吊环比赛角逐的男子体操界传奇级人物约维切夫接受采访时也直言:陈一冰发挥更佳。在评价陈一冰和扎内蒂的发挥时,约维切夫说:“就我个人而言,陈一冰肯定表现更好,无论是摆动,他的十字,都是十分出色,更关键的是,他站住了,在体操比赛中站住了就是站住了,这是一个硬性的标准。” 很显然,约维切夫也认为巴西选手夺冠难免会被人质疑。
  结果已定,多说无益。若干年后,或许很多人都已经不记得这届比赛的吊环冠军是扎内蒂,但应该很多人都会记得,那个在不公待遇下露出大度笑容的中国大男孩——陈一冰。
  李宗伟:既生“丹” 何生“伟”
  8月5日晚,在羽毛球男单决赛中,马来西亚选手李宗伟在领先一局的情况下被中国选手林丹顽强扳平,连负两局,又一次屈居亚军。当“超级丹”夺冠后兴奋地绕场奔跑时,沮丧的李宗伟坐在地上久久不愿起身。在这场王与王的巅峰对决中,李宗伟忍住脚伤、顶着冲击马来西亚历史上第一块奥运金牌的压力全力以赴,向全世界呈现了一场最精彩的“李林大战”。
  出生于1982年的李宗伟是个大器晚成的运动员。直到06年多哈亚运会,羽毛球男单赛场上还是林丹和陶菲克的争霸之地,李宗伟真正崛起是从2007年开始。这一年他获得日本、印尼、菲律宾和法国四站比赛的冠军,其中三站是非常重要的超级赛。2008年李宗伟的势头不减,获得马来西亚超级赛和总决赛冠军,还打入奥运会决赛。如果说奥运会是所有羽毛球赛事中的顶级,那么全英赛就是公开赛中王冠上的明珠,而李宗伟从09-12年已经连续4年在这里杀入决赛,其中2010和2011连续两年夺冠。自04年起,李宗伟和林丹就开始在大大小小的各种比赛中相遇,在八年内已经交手三十几次,“林李争霸”可谓是羽坛三十多年来最鼎盛、最巅峰的对抗,林丹对李宗伟最多是四连胜,而李宗伟从未连续两次赢过林丹,两人实力相差不大,但总是在关键时刻败给了林丹的霸气和胆量。   在颁奖仪式上,李宗伟一度垂泪,向自己的最后一届奥运会遗憾告别。尽管如此,李宗伟仍不吝惜称赞他的对手林丹。“世界上只有一个林丹,”他说,“我们还有其他选手诸如陶菲克、盖德、谌龙……打败这些选手我都没有问题,但是要打败林丹就成了问题了。” 2008和今年两届奥运会决赛,2010年广州亚运会决赛,2011年世界锦标赛决赛,李宗伟都是在决赛输给了林丹,“超级丹”直接从他手上抢走了一个“大满贯”。如果没有林丹,李宗伟在去年也已经是大满贯了。可惜,生活没有如果,竞技体育就是这么残酷,人们只能感叹李宗伟“生不逢时”,“既生瑜,何生亮”或许是李宗伟职业生涯的最好写照,但这并不能否认李宗伟依然是一个可敬的运动员。如果没有李宗伟这样值得尊敬的对手,林丹也不能成为“超级丹”。
  也许李宗伟此生再也无法拿到大满贯,无法拿到哪怕一个世界冠军,甚至于他也许很快将永远告别赛场,但无论怎样,他依旧是一个伟大的运动员,在他所在的时代留下了精彩的一页,与林丹同样独一无二的一页,相比起王者战无不胜的辉煌,他的愈挫愈勇更让人动容,让我们一起把掌声送给他吧,李宗伟,加油!
  皮斯托留斯:“刀锋战士”改写历史
  8月5日,田径男子400米半决赛上,南非“刀锋战士”皮斯托留斯以46秒54位列小组最后一名,无缘决赛。尽管遗憾,但皮斯托留斯已经改写了奥运会的历史,他是第一个双腿截肢,却登上奥运会赛场的运动员。而且在小组赛中跑出个人今年最好成绩45秒44,以小组第2的身份闯进半决赛。从残奥会冠军到奥运会选手,皮斯托留斯靠着两只像“刀锋”一样J形假肢在通往梦想的跑道上不停奔跑,这个现实版的“阿甘”跑出了自己的一片天,也跑出了不断超越自我的奥林匹克精神。他的出现,已是传奇。
  从残奥会赛场到奥运会跑道,皮斯托留斯这一路走得很坎坷。这位2004年雅典残奥会冠军自从流露出要参加健全人比赛的想法后,争议就没有停歇过。国际田联认为:因为碳纤维的假肢空气阻力较小,皮斯托留斯的步频要高于健全人;因为下肢的缺失,皮斯托留斯的能量消耗也少于健全人。既然认定了皮斯托留斯在“刀锋”这个高科技上获利,国际田联于2008年1月14日做出了禁止皮斯托留斯参加健全人比赛的决定,包括皮斯托留斯心中最神圣的奥运会。从不屈服于命运的皮斯托留斯经过不断的抗争、上诉,2008年5月,国际田联的禁令被推翻,皮斯托留斯又看见了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希望。然而数月的法律诉讼和广泛的科学求证影响了他的正常训练,在奥运资格赛中,他没能达到400米跑的奥运入围成绩,最终还是只能遗憾地去北京参加残奥会。错过了北京奥运会,皮斯托留斯将目标瞄准了伦敦。45秒40,这是四年来“刀锋战士”唯一的人生追求,跑进这个时间就意味着达到奥运会的参赛标准。 2011年7月,皮斯托留斯终于梦想成真,他在一项正式的400米比赛中,以个人历史最佳的45秒07、领先第二名1秒多的成绩率先撞线。
  只为了梦想照进现实的那一瞬,11个月大就失去左右小腿的皮斯托留斯付出了太多太多的努力,他的励志故事足以让人们抱以冠军般的掌声。对他来说,能够出现在伦敦奥运会上已经是最大的荣耀了,皮斯托留斯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我们向伟大的“刀锋战士”致敬,好样的,皮斯托留斯!
  丘索维金娜:“祖母级”选手感动世界
  对体操运动员来说,37岁已经是“骨灰级”的绝对高龄了,而身为奥运会六朝元老的丘索维金娜也无疑算得上是“祖母级”的选手了。在伦敦奥运会女子跳马比赛中,这个一直在和时间较劲的女人再一次固执地站在一群小姑娘中,面容沧桑,却神态笃定。
  已是第六次参加奥运会的丘索维金娜在女子跳马决赛中,第二次代表德国出战,最终排名第五,尽管无缘奖牌,但她仍获得了现场最热烈的掌声,全世界都为这位伟大的母亲喝彩。
  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上,33岁的丘索维金娜为了给身患白血病的孩子治病坚持参赛,获得了跳马银牌和全能第九,她的传奇故事感动了世界。四年后的今天,丘索维金娜再次登上赛场,她的参赛原因非常质朴:一切为了孩子。助跑、腾跃、落地——37岁的她以一种近乎残酷的竞技方式,触动着我们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1975年出生的丘索维金娜堪称体操史上的传奇。20年前的巴塞罗那奥运会,她代表“独联体”获得了团体金牌和自由体操第七。丘索维金娜之后代表乌兹别克斯坦参加了亚特兰大、悉尼和雅典奥运会,但成绩都不理想。2002年,丘索维金娜的儿子阿里什被诊断患上白血病。为了能给孩子治病,丘索维金娜夫妇卖掉了房子和汽车。为了不错过比赛的奖金,丘索维金娜甚至不敢有伤病。为了能够让孩子有更好的治疗条件,丘索维金娜一家搬到了德国,2006年她加入了德国国籍,开始代表德国出战奥运。丘索维金娜很感谢德国体操界和国际体操界人士对她的帮助,没有他们的帮助,她的儿子可能早就离开人世了。“我别无选择,为了支付我儿子治病的高额费用,我必须努力工作。”
  这个身高只有1米53、体重只有44公斤的女子,为了儿子激发了自己所有的能量。为了多参加比赛、多赢得奖金,在全世界的小体操选手们越来越专注于单项的时候,丘索维金娜却不得不将自己练成了一名全能型选手。在一些巡回赛中,她甚至会参加所有女子项目的比赛。她必须夜以继日地训练,赚取奖金为儿子治病。
  本届伦敦奥运会上,丘索维金娜表示,她已经实现了能在体操项目中实现的全部,日后将去当一名教练。无论是作为母亲还是一名运动员,丘索维金娜都已经足够伟大。她用强大的精神力量对抗着岁月,让人自然地想起杜拉斯的那句名言——“与你年轻时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颜。”
  埃蒙斯:悲情“活雷锋”又走火
  8月6日的男子50米步枪三姿决赛中,美国选手埃蒙斯再次上演了“最后一枪”的悲剧,第十枪打出令人大跌眼镜的7.6环,将银牌拱手让给韩国选手金宗玄,最终获得一枚铜牌。
  有人戏称埃蒙斯是“活雷锋”:雅典奥运会上他离奇打错靶,把到手的金牌让给了中国选手贾占波;北京奥运会上,他在夺冠几无悬念的情况下最后一枪打出4.4环,金牌又拱手给了中国的邱健。这位无法摆脱“最后一枪”魔咒的悲情英雄在伦敦赛场上“故伎重演”,但不同的是,这次埃蒙斯没哭,他笑了。“尽管这不是我打得最好的一次比赛,但我高兴的是,我发挥了自己的水平。”
  命运多舛的埃蒙斯在连续两次丢金之后又被查出患有甲状腺癌,在经过手术、休养、恢复的漫长过程后,战胜癌魔的埃蒙斯终于在2011年宣告复出。可是上天没有眷顾埃蒙斯实现自己的冠军梦,但经历过种种磨难归来的埃蒙斯对胜负保持着十分乐观的心态,“当我比完全部比赛时,发现自己是铜牌。我真心觉得不错。” 当全场的目光和镜头都对准了这位美国小伙时,我们无法想象他是顶着怎样的压力扣动扳机的。埃蒙斯坦言,在打最后一枪时手指都在颤抖,他甚至对着手指说,“你们是我的好朋友,咱们不紧张”。而对于最后一枪的7.6环,妻子卡特琳娜也表示满意。“最后一枪总是很难,但他这次做到了,没有太糟糕。”的确,毕竟这次埃蒙斯没有把子弹射到别人的靶上。
  尽管命运总爱和他开玩笑,但这次埃蒙斯总算拿到了一枚奖牌,也算是为他自己连续三届奥运会“最后一枪”的悲喜剧画上了还算圆满的句号。而在埃蒙斯眼里,美满的家庭才是第一位的。他与现在的妻子卡特琳娜的爱情故事为他近似魔咒的悲情部分增添了一抹温情。“如果不是2004年打丢了靶子的那一枪,我不会认识卡特琳娜,奥运金牌和老婆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埃蒙斯笑着说,“如果可以更早地认识卡特琳娜,那我愿意从第一枪起就脱靶。”赛后,埃蒙斯也得到了妻子卡特琳娜的拥吻作为安慰。在伦敦皇家炮台射击场,两人十指紧扣,微笑散步的一幕,让冷冰冰的射击比赛多出了几份温暖。
  比赛现场有很多中国观众为埃蒙斯而来,这让他十分感动。“我很开心有很多中国朋友支持我,我想对你们表达最真挚的感谢。我现在就要落泪了,你们对我而言就是一切、就是整个世界。”埃蒙斯说,奥运会后他要和妻子去旅行放松,然后再决定是否还继续射击生涯。
其他文献
2012年7月17日,玛丽莎·梅耶尔告别Google,出任雅虎CEO。  玛丽莎·梅耶尔是Google历史上第一位女工程师,曾是Google公司最有权势的女人,也被公认为硅谷第一美女。她的身上集结着太多自相矛盾的东西:她长着一副俏丽迷人的面孔,头脑却比男人更为冷静,行事也比男人更加硬朗,甚至冷酷。玛丽莎·梅耶尔自认是奇客,却截然不同于那些埋头编程的传统奇客——她时尚而高调,是IT业最受关注的公众人
“传茅台将向国际组织申报‘奢侈品资格一’,这个“传”传得有点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奢侈品还需要资格审查吗?国际上还真有一个什么组织负责“奢侈品资格”的申报与审查吗?像LV、劳力士、法拉利,这些知名奢侈品品牌,都是经过“国际组织”认证的吗?恐怕未必如此。从常识上讲,奢侈品品牌,同市场中其它众多知名品牌一样,都是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市场是唯一的检验者。所以这个“传”,怎么看都有点无厘头。  有人
喜欢栗子,不是因为她的美丽,而是因为她的画中流露的死亡觉醒之后灵魂的浮动与永恒。我无法想象一个年轻的女子,身体正是鲜活萌动的季节,灵魂却早已死亡过一百次,甚至一千次,而又在这一百次一千次的恐惧与挣扎、疼痛与迷失中活过来,比常人多活了一百次甚至一千次。她过于敏感的灵异的心尺,使得她早熟于同时代的女子。这种阵痛和裂变之后的语境和艺态,使得她的作品独树一帜,格外另类。这种另类与独树,使她陷入深深的孤寂与
梦开始的地方,遍地荆棘,但也飘满花香。一把吉他,一个倔强的身影,在弯弯曲曲的道路上行走,尽管步子迈得不够快,但每一步都那么踏实,他丝毫不理会两旁荆棘中伸出的泥沼之手。即使摔倒了,他还是爬起来,继续前行;当围观者对其指指点点,嘲笑之时,他充耳不闻,依然朝着音乐的圣地奔去。他所朝拜的便是音乐,要问他是谁?他就是陈楚生。  “有没有人告诉你,我很爱你……”,陈楚生给人的印象就源自于这里,怀揣一把吉他,低
刘宇轩作品是很当代的,甚至更多西方艺术的影子,在其表象下,可以明确地感受到作品的国际文化属性。  刘宇轩的作品令我非常惊讶,看上去还很青涩一个北京90后美少女,但在她的油画作品中,流露的当代性不仅占据着主流色彩、还有时尚女性的独到眼光,受到艺术界的关注。  刘宇轩作品是很当代的,甚至更多西方艺术的影子,在其表象下,可以明确地感受到作品的国际文化属性。与20 世纪80 年代的艺术作品相比,刘宇轩的作
《泰囧》创造了12亿的票房神话,同样神话的是——或许徐峥、黄渤、王宝强以强大的群众基础创造出了一种属于当下的喜剧方式。从80年代以陈佩斯、赵本山打下山头的“春晚幽默”,到90年代葛优、周星驰用小人物开辟的草根松弛派技艺,再到改变了整个中华民族幽默趣味的小沈阳、范伟式“二人转”嬉闹,现在,王宝强的傻根版进城青年、黄渤的都市吊丝横扫影坛,共塑城乡结合部最大的幽默。喜剧之王,改朝换代。  伟大的喜剧演员
当地时间8月19日,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上空一片阴霾,这里的战争愈演愈烈。作为战地记者,蒋晓峰被围困在硝烟滚滚的战场。炮弹随时可能落在身边,门外还有瞄准他们的狙击手。与其他30多位记者一起,蒋晓峰被卡扎菲军队控制于RIXOS酒店。“我像个士兵,但是主要的区别是,我没有枪。”这些没有枪的士兵,却为历史记录着最真实的一幕。  “战后见到活着的萨达姆的第一位中国记者”  北大波斯语专业毕业的蒋晓峰,大学
2010年1月31日,张杰在“娱乐沸点”颁奖礼上获得了最具人气偶像奖。站在颁奖台上,张杰曝光与谢娜恋情的一番话引爆了全场最大的沸点,“我想告诉大家,我们在一起了,我们很幸福。”谢娜则深情回应道“我祝福我的男朋友”。  张杰和谢娜的自传书中,如此描述他们的初次舞台剧一样的相识。  张杰在《杰出的流年》里写道,“因为和何炅关系特别好,有一次在钱柜唱K的时候,何炅特神秘地说,等会儿给你介绍一个人,她特想
爱情,多么璀璨的字眼;爱情,多么迷人的字眼。她让人魂不守舍,她让人魂牵梦绕,她让人肝肠寸断,她让人生死相依。如果不是前世的约定,怎么会在那一刻遇见她,而她的回眸,注定了你们的一世情缘,该感谢谁,这惊天动地的缘分,让你的生命有了爱情,有了幸福。  鹿回头有一个海南黎族美丽的爱情传说:古代一位英俊的黎族青年猎手,头束红巾,手持弓箭,从五指山翻越九十九座山,涉过九十九条河,紧紧追赶着一只坡鹿来到南海之滨
口述/叶小禾    (一)    深圳华强北人潮如涌,我像罐里的沙丁鱼被人挤来挤去,无法稳住脚。即便这样,我仍紧紧地抓着肩膀上的黑提包,怕它被汹涌的人群掠夺。几天前,我和父亲来深圳发展业务,结果他意外受了重伤,包里的两万元,是我刚从银行取出的救命钱,我不能有丝毫的闪失。  赛格广场前的天桥,人员渐稀,我低头拾阶。走过这个天桥,我就能把钱安全送到不远处的医院,然后父亲就可以动手术了。天色渐暗,我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