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涵养化育”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1450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涵养化育”式的体育教学,是教学双边活动中所产生的与学生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心理体验。在体育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对学生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传授和培养,而且更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知、能、意、行的结合,它与体育专业技能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共同促进的。我们体育教师要充分把握体育教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健康观以及积极的情感世界。要深入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情感教育因素,形成良好的“涵养化育”情感教育模式。在体育教学中应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来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应该从注意并做得到以下几方面:
  一、要培养积极的体育爱好
  教学知识、运动技巧和培养情感是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的三个方面。在体育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在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接受情感教育;做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教育因素,在制订教学目标的同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情感教育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寻找知识与情感的交接点,要讲清、讲透,让学生弄懂、弄通。例如,通过讲述体育锻炼对健康的益处,体育明星成长史,奥运会的举办等,要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对体育课的情感;通过教师的正确示范和学生的认真练习,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态度和为赢得荣誉而刻苦学习、训练的决心。
  二、“涵养化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社会上的心理学家认为,课堂教学是一种形成师生心理关系的实践过程。良好的心理关系会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项目具有特殊性——例如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等长跑,可提高学生的意志力和挫折忍受力,随着学生的意志力和挫折忍受力的增强,他们对复杂事情的分析会更全面,对挫折的情境会做好预见性思想准备,一旦出现挫折,会冷静分析,并会在困难的情况下进行情感的自我调节。任何教学活动的安排,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内涵,融洽的师生关系常伴有积极的心境状态,学生愿意同教师进行交流,这样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当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时,就会喜欢上你的体育课,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有利于动作技术的掌握和他们心理和生理素质的提高。
  三、课堂教学中“涵养化育”的手段和方法
  1.教师的形象具有潜移默化作用
  良好的形象是指内在和外在的形象。内在形象,要求老师专业知识渊博、语言优美、气质好等。“作为一名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具备一桶水。”这句话也就是说教师的学科知识越全面、越丰富,学会上受益就越大;外在形象,要求教师有强健的体魄、精神饱满、教态自然大方、示范动作到位、准确,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向上、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积极享受的学习榜样;树立教师的威信,主要是投入正确应用情感,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增加教师的亲和力,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2.“体优生”带头作用的充分发挥
  “体优生”掌握动作快,本身素质教好。对这些学生,教师要注意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让他们做示范,在分组练习时可让他们挡任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同学练习。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他们的威信,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满足他们的表现欲,不但能促进“体优”生的学习成绩,还能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帮助了教师组织教学工作,从而可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3.学生的表现欲的充分利用
  体育成绩较好的往往是调皮的学生,让他们多做示范,担任分组小组长,负责组织同学们练习,这样既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又能控制这些学生不遵守纪律,扰乱课堂等行为,同时还能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从而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创立“涵养化育”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改变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
  老师不能再像以前强迫性的让学生学习,让学生跟着老师做,而且必须按照教师的思路和要求做,必须达到某种效果,如若那样就太过于呆板了。而应用快乐教学、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去纠正教学内容的技术动作,如:跑步方面的内容可以采用“迎面接力”、“开火车”、“越野探险”;投掷方面的采用“投篮入筐”、“掷沙包”等等游戏情境。同时每个学会上的素质不一样,不可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所以在评估时应区别对待,只要他们尽力了、是经过努力了的,我认为都应该是合格的。
  2.创设问题情境来开启求知的心扉
  把那些不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需要学生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的环境中去,激发学生的兴趣,燃起对知识的追求热情。如:进行耐久跑教学时,首先设问距离的长短、心率与强度、心率的快慢的关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怎样挡住防守者的移动路线,让同伴摆脱防守获得进攻;又如上篮球的反掩护时,设问应怎样去掩护,掩护者应站在何处?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试验,这样学生的探究热情必然会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高。教师再讲解纠正时,他们会更认真去听,收到的效益也越好。
  3.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创新的教学环境会使学生耳目一新,兴趣倍增。教师的语言富有艺术性会吸引学生的兴趣,让他喜欢上你的课;打破传统的绕场慢跑两圈做准备活动,在队列队形的创新变化上也会使学生的兴趣倍增,而是由教师做领头羊,带着学生跑蛇形、圆字形、“Z”字形,或男女同学分开跑,由排头一个学生领着跑,跑出各式各样的队形,这样学生也高兴,同时准备活动也做开了;同样场地器材的布置也要创新,例如在进行跳远和跳高的腾空教学时,为让学生做出腾空动作,可用竹竿系上一个球撑在起跳线的上空,让学生在向上跳的瞬间去触摸球,让学生带着好奇去练习,从而达到向上腾空的好效果。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美的享受,让他们在兴奋中发扬成绩,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真正达到教与学,师与生的和谐,最终实现“涵养化育、润物无声”的教学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芦沟中学)
其他文献
母合优势模型是一个用来描述、分析母公司如何(帮助)创造价值的管理架构。美国阿什里奇战略管理中心的迈克尔·古尔德等人,20世纪90年代,通过对北美、欧洲、日本公司历时10年的咨询与研究,提出了一套关于多业务公司战略开发的“母合优势”战略理论。在他们的一篇题为《从企业战略到母合优势》文章中指出,母公司不只能为其业务子公司创造价值,还要努力创造其竞争对手(其他的母公司)做不到的更多的价值,他们称之为 “
波动习题,因为可以从振动与波动两个角度进行解答,不同的人会因思维方式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做法.如果解答之后能及时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与整合,不但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深度,还会提升解题的思路与技巧,是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做法:先画出波传到C点时的波形图(如图2),用面巾纸铺在上方, 在上面描出波形(如图3),将面巾纸向传播方向平移38λ的距离,即可得到t=2.5 s时的波形图.确定答案.  从以上解
目前,人们对“崇高师德与底线师德应当合理共存”这一观点已达成基本共识,同时也在实践工作中有意识地自觉兼顾师德崇高性和底线师德两个方面。当前的师德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