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艺术元素与中国画创作发展的互助性研究r——以黑龙江省俄罗斯族文旅活动为例

来源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xi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分析黑龙江省俄罗斯族艺术元素的价值体现,阐述了将俄罗斯族艺术元素融入中国画创作的可行性,论述了运用中国画创作来表现俄罗斯族文旅活动的意义,探讨了文旅活动对黑龙江省俄罗斯族文化艺术发展的推进作用,以推动黑龙江省俄罗斯族文化艺术的发展和地方旅游资源的传播,进而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其他文献
1648年,沙尔姆瓦与夏尔?勒布伦在巴黎创建了第一所美术学院——法兰西王家绘画暨雕塑学院.这所学院继承了意大利学院的传统,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规章.法国的学院教学是整个欧洲美术学院中最有参考意义的,究其原因,是以勒布伦为首的教学团队建立了极其成熟的教学体系.直到今天,这套教学体系还在影响着全球的艺术教学模式.素描是法国学院教学的重中之重,对法国学院教学中的素描进行研究对当下中国的艺术教育有重要的意义.
书法是一种文化,同时,它也是书法艺术家的精神与技法融合在一起所构成的一种艺术,且该艺术具有较为浓烈的文化气息.在大学书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书法所具有的内在人文精神与技法巧妙结合,除了为学生传授专业的写作方法以外,还要带领他们挖掘书法当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比如书法创作的时代背景、创作的具体情况以及创作者的精神意志等,引导学生在掌握书法技巧的同时深刻理解书法中的内涵,从中感悟独特的文化气息,从而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得以提升.
传统书法教学注重技能技法训练,强调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的学习.“七融入”书法课堂教学始终把育人贯穿教学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尤其注重融入思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使学生做好中国人,写好中国字.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高校对学生的教育已不单单只是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开始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但是如何培养学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是当前教学的重要课题.书法教学是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开展书法教学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积极地了解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但是,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导致键盘输入颠覆了汉字的成字形式,淡化了汉字的表意结构,消解了书写意识,弱化了大众的书写能力和个体创造性.因此,在当前大学开展的通识教育中,书法教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开展书法教育可以有效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提高其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现阶段,很多院校都开设了书法课,而书法入门字体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学生后期的学习.篆书是书法字体中简单易学,同时具有一定书写规律的字体,学习篆书能够帮助学生避免书体练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夯实学生的书法基础.篆书主要分为大篆和小篆,学生在这二者练习的时候应该分层次、有目的地进行,从而更好地掌握书法的结构和笔法.
“共创”模式下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的探索和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尤其对于绘画专业的学生而言,“共创”模式下的教学能够扩宽其创作思路,从而增强其作品的画面冲击力.“共创”模式下的教学能够突出绘画专业的应用性,为高校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汉字视觉传播功能占据上风时,大众对汉字文本的表意性就会自动进行弱化,使得汉字的装饰性特征得到更多关注.以清代海派书家的书迹作品为重点考察对象,通过对一些史料及书法图像的分析与判断,以清代海派书家装饰化书法为切入点,发现民众对海派书迹作品的接受主要表现在对“形”的把控和对“规范美”的追求上,由此间接对书家流入市场的作品划定了门槛限制,从而说明在碑学视域下民众审美观念对书法风格发展的影响.
“三笔字”包括毛笔字、钢笔字和粉笔字.“三笔字”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主要指师范生)必须要选修的一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是师范生毕业后从事教师岗位必备的基本职业技能,担负着推行规范汉字的重要责任.因此,提高师范生的“三笔字”书写技能尤为重要.同时,在具体的课程安排与学习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设施不完善,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学习兴趣不高等.详细介绍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的教学要点,探索三者在结构规律、用笔等方面的异同,并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
吴昌硕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在近现代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会通的大背景下,吴昌硕集“诗、书、画、印”四绝于一身,并且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将四绝融会贯通.吴昌硕的书法以篆书、行草为主,但以篆书成就最高,亦最能体现其心胸与抱负.吴昌硕的书法风格以“金石气息”“笔力雄浑”“力求古朴”为基本特点.吴昌硕在书法上取得的成就与其所处时代之“尊碑抑帖”的风气分不开,也与其着意追求古朴的意趣不可分割,更与其个人淡泊名利的坦荡胸怀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