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IL-6与β2-MG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来源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lwn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IL-6与β2-MG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本院同期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用RI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IL-6与β2-MG表达水平,并随访观察。结果:MM组患者血清IL-6、β2-M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SSⅢ期患者IL-6、β2-MG水平均高于ISSⅠ期和ISSⅡ期患者(P<0.05)。MM患者初治组与复发难治组血清中IL-6、β2-MG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初治组相比,MM患者治疗有效组IL-6、β2-MG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患者复发难治组血清中IL-6、β2-MG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初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β2-MG在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IL-6、β2-MG水平的升高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将IL-6、β2-MG作为判断多发性骨髓瘤病情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监测的重要指标。
其他文献
实际工程表明,在高填方明洞顶部铺设EPS板可以明显降低洞顶竖向土压力,然而,铺设EPS板会将明洞上方的土体荷载向其两侧土体转移,导致其侧墙所受水平土压力及弯矩增大。为了进
针对新建盾构隧道下穿施工时,对既有上卧盾构隧道结构的扰动影响问题,应用非线性接触理论和多尺度混合建模技术,建立三维非连续精细化数值模型,重点分析隧道正交下穿施工扰动
以川藏公路北线雀儿山隧道为工程依托,设计施工期洞口段通风升温系统,并利用流固传热理论对升温需风量及通风加热模块的升温系数进行计算,通过现场测试分析通风加热效果,提出
为提高强震区桥梁的抗震性能,采用轻骨料混凝土替代普通混凝土以降低结构自重、提高墩柱变形能力,从而降低地震响应。以一座强震区典型中小跨径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基于Op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