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戏3月跟拍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ba516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鼓戏作为湖南文化的土特产,早在清朝嘉庆年间就有记载。它以其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花鼓戏的题材,大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般情节简单,而且十分平民化。其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生动,唱腔流畅,以小戏见长。
其他文献
我8岁那年,父亲带我坐上了绿皮火车前往省会,硬座。在我残存的记忆中,到了深夜,我本已饿得睡不着,突然嗅到一股奇香,一股我从未闻到过的香味,融着油腥,夹着肉汁,扑鼻而来。我四处搜索,发现是挤在我隔壁座位的一个中年大叔,在对着一个纸桶嗦着面。我好奇地問父亲车厢里怎么还可以煮面,父亲说:“那叫方便面,用水泡就行了,但那东西又贵又不好吃。”我嘟着嘴说:“哪里不好吃,都香死了,以后坐火车我也要带。”后来听到
2019年10月,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皮划艇锦标赛在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风景区举行。全国大学生皮划艇锦标赛是由中国皮划艇协会与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携手打造的全国性大学生体育赛事,吸引了多所高校组队參赛。中山大学皮划艇代表队参加2019全国大学生皮划艇锦标赛的18名学生全部进入决赛,在200米专业组男子单人皮艇、200米阳光组女子双人皮艇、500米专业组男子单人皮艇、500米阳光组男子单人皮艇4个项目上夺得
期末考试季前,我们教研室在微信群里讨论监考安排。一位同事说,外教住得远(她家在顺义,我们学校在海淀,单程有40公里),跑一趟不容易,就别安排她监考了,我们中国老师可以把任务分摊掉。外教在群里说,没关系,不用替她考虑,只要有需要,她任何一天都可以来学校监考。  后来外教专门私信了我,说她本人挺愿意监考的,因为一个学期结束了,参加监考也是她工作的一部分。我就跟同事商量,把原本排给我的场次改成了外教。同
如果说中央美院的毕业生们用作品凝结了自己的梦想,那么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同学们,更注重梦想照进现实。央美作品的理念性和思想性很強,强到容易让人忽略作品本身,而北工大艺设毕业生的作品,有更多的现实意义。若称央美同学为梦想艺术家的话,北工大艺设的同学们则应当被称为梦想改造家。  北工大艺术设计学院的毕业展在本学院楼的一层和负一层展厅。他们的作品在具有艺术性的同时,也兼具很强的工业气息。宽廊式的展
每年新生入学季,高校心理咨询师的老师们要忙到飞起:着给新生做入学心理健康评测;给陪着新生报到的家长做家校课堂讲座,跟家长说明孩子大学四年会面临哪些危机和挑战,父母应如何帮孩子完成这些过渡和成长;给各学院辅导员和新生班主任做岗前培训。种种的忙,目标只有一个:让新生的适应性问题变少,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环境与大学生活。  深夜11点,北大专职辅导员王剑接到了一位大一新生的电话,王剑当时的心一沉,按照平
一场名为“一带一路、一杵一臼”的中外杵臼文化展于3月末在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行,面对展出的上百件杵臼展品,策展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姜一平教授打开了话匣子。  杵臼,在古代作为一种普遍的劳动器具,在当今社会中已渐渐难寻其身影,它背后的文化,也渐渐不为人所知。迄今为止,在我国境内发现最早的杵臼来自浙江河姆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木杵,而配套的“臼”则是在坚硬岩石上挖出的浅坑,时称“地臼”,不知
如果我们对自己身体的看法或者评价是消极不满的,认为自己的体形不符合社会文化审美或者自身期待,此时,就会产生焦虑、沮丧的情感体验,陷入体像焦虑。  其实,不只女性群体,男性也越来越注重体型的保持。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男孩子会平时注意发型,会在赛场上秀秀身材。大家似乎比以往的学长学姐们更注重形象了。这和我们如今的审美要求不断提升,对外貌的欣赏要求日趋提高有很大关系。漂亮的小哥哥、小姐姐越来越受欢迎,
看《一年级?毕业季》,有人觉得剧本太俗套,便抱怨了两句,老师说:“没有烂剧本,只有烂演员。”  填志愿时,我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学校的名字听都没听过,自己能填的学校、能选的专业并不多,在大学、城市、专业之中抉择,总无法三者平衡,十分沮丧,只好择一。  刚进校时,大家总有不满的情绪,抱怨这抱怨那。分高的,觉得降低了档次,抑郁于大学排名或者城市;分低的,覺得幸运,又不满专业;即使是上了心仪的大学,也会
第一项比赛,第一次答辩  我大学参加的第一项比赛是创客比赛,这也是学院创办的第一届创客比赛。之前我对仿生机器人有很深的兴趣,萌生了制作四足机器人这个想法。这实施起来并不容易,从起初框架设计到编程都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例如四足框架材质的选择不当导致了整体移动的不稳,如何协同控制完成动作配合也是个问题。项目一度停摆。于是我开始考虑后续发展规划。这个过程中我发觉养成查资料、写笔记的习惯很有用,出现问题后
凡悲鲁,本名孙立军。  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动画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对于资深动画专家孙立军老师来说,《小兵张嘎》这部动画片具有不一样的意义。《小兵张嘎》使中国动画在观念上突破了动画电影化的问题。  动画片《小兵张嘎》由反映抗战的爱国主义现实题材电影《小兵张嘎》改编而成。它一反以往动画大片改编自神话传说或童话故事的题材来源,而是改编自一部现实主义的红色经典。孙立军老师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