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与法

来源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wangnan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救结发妻子,走投无路之下,刻一私章,妻子生命得以延续,自己却背上罪名。情与法,道德与原则,矛盾重压之下,该如何抉择?
  道德,是人们处世的最高准则。它涵盖了道义、自觉和君子应当遵守的一切品性。法律是处世的底线,代表了行为低于道德的最低限度。廖丹救妻,因不择手段而犯法,却将夫妻一场的人伦道德演绎到极致。道德与法律,看似一高一低各行其道,却在此处交集并冲突。这一对矛盾,只有合理的制度能够化解。
  黑格尔曾预言:良好的秩序来自于制度,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必定有一杆合理制度的标尺。廖丹身为下岗工人,家无余资,面对尿毒症的妻子,国家的社会保障恐怕也是杯水车薪。若是医疗保障到了廖丹可以维持生计,延续妻子生命的程度,就不会有这一场情法矛盾的悲剧纠结。古有李密困于孝情,著有《陈情表》,圣上读完后“感其孝义”不仅愉快地答应了他,还“赐钱百万,奴婢数人”,这自然不会陷于困境,更不会涉及“情与法”的矛盾。但在有千万个尿毒症,千万个廖丹的今天,这对矛盾将随着制度的完善走向终结。
  反观廖丹的做法,吾亦未见其明也。触犯法律,本身也是触及了道德的底线。刻章救妻,虽延续了一条生命,却伤害了他人的利益,观之古人,虽有“郭巨埋儿”“大义灭亲”的极端例子,却也不乏“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左右为难。情可贵,然法不容情,若情与法的天平总是向情偏袒,那要法何用?天理何在?这样的社会若是为情所制,法制废弛,不必谈什么制度,就连最基本的秩序也将不复存在。
  由此观之,道德与法律,看似在此体现矛盾,实则依然高度统一。若是人们都将道德发扬光大,那廖丹不必刻章,一声求助,一句呐喊,便能引来千万爱心,如此不是皆大欢喜?这样的社会,人人以道德约束自我,哪会有情法对峙?这对矛盾,自会化为虚无。
  情法矛盾,须以法律为前提,后用制度做保障,方可巧妙化解。愿天下人以道德约束自我,自爱互爱,则矛盾自消,万世和谐之世可创也。
  【评点】
  文章以下岗工人廖丹“刻章救妻”的故事引出论题,“情与法,道德与原则,矛盾重压之下,该如何抉择”。紧接着,理论与例证相结合,既对廖丹救妻的例子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和说明,同时又列举黑格尔的名言、李密和郭巨等例子,最后得出“情法矛盾,须以法律为前提,后用制度做保障,方可巧妙化解”这一结论,提倡人们可以呼唤道德的帮助,更要以道德约束自我。
  不足之处在于结构划分不够清楚,例证还需要进行梳理,否则显得很混乱。此外,对多次提到的制度的阐释也很模糊。
  刘 明
其他文献
现在的地理方位是用东、南、西、北来表示的,在古代则以 “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神来表示。  南京的玄武湖,位于钟山之后,钟山前尚有一湖,故東晋初年被称为北湖。“玄武”在我国古代神话中,通常是指北方之神,同 “青龙”“朱雀”“白虎”合称四方四神,其具体形象是龟的身上缠绕了一条蛇。因此,玄武湖实际上是北湖的意思。此外,唐朝长安的玄武门也是指北门。故“玄武”代表北方。  “青龙”是东方之神,代
期刊
【中吕】普天乐·江头秋行  赵善庆  稻粱肥,蒹葭秀。黄添篱落,绿淡汀洲。木叶空,山容瘦。沙鸟翻风知潮候,望烟江万顷沉秋。半竿落日,一声过雁,几处危楼。  【赏析】  这首小令描写了诗人在秋天漫游江边时的所见景物,景物随着诗人的漫行而移步换形,诗人情感也在起伏荡漾。  “稻粱肥,蒹葭秀”,诗人起笔展现了一派丰收的景象。田地里的稻子和高粱结着累累硕果,肥大丰腴。江边蒹葭苍苍,颀长清秀,楚楚动人。在这
期刊
“马上就到山垭口了,”我对自己说,“马上就能翻过山岭到安静的地方,到有人烟的明亮的屋子里……”  然而半个小时、一小时地过去……每分钟我都觉得,山垭口离我不远了,只有两三步,可是光秃的山石坡道却老是走不完。松树林早就落在后面了,低矮的、弯弯曲曲的灌木丛也早已过去了,我开始感到疲乏,冻得直打冷战。我记起离山垭口不远的松树之间有几个坟墓,那里埋葬着被冬天的暴风刮下山去的樵夫。我感觉到,我现在正身处于人
期刊
【素材回放】  “学生分三种,精英组、平民组、麻将组。麻将组下面的,就是学习不好的小朋友。”2017年4月初,浙江省杭州市某校小学生家长发帖对该校教师将学生分三六九等的做法进行“抱怨”,引起社会舆论广泛关注。4月13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做法系学校教师个人行为,这样的命名“很随意”,该做法现已被叫停。  【素材解读】  马云曾三次高考,数学成绩均不及格;孟非的语文课成绩优异
期刊
鹧鸪天·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赏析】  《鹧鸪天·西都作》是朱敦儒早期代表作之一。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号岩壑,河南洛阳人。现代著名文史学家陆侃如、冯沅君曾这样评价道:“在南北宋之交的词人中,朱敦儒应是个巨擘。”此词作于洛阳,故言“西都作”(北宋以
期刊
人类,从本源而言,是群居动物,思想的发展出现了社会。人从一个客观实在的动物变成了其他人心中主观存在的映像,评价必然存在。  中国古代的阶级社会中,政治上的高位者,知,而不言。自古以来虚心纳谏并不因此而发怒的贤君毕竟是少数。因此,古代的大臣多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他们知,而不言。而那些思想上的智者,他们不言,因为他们无意去争斗,犹如成人看小儿打架,他们智,而不言。  然而中国古代的小市民,生活在凡世之
期刊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之外尽汀州。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应博学宏词科考试未中,回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手下当幕僚时,郁郁不得意,登楼感怀之作。反映了一个封建时代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的苦闷和愤懑之情。  首联情缘景生,融情入景。迢递,高的样子。百
期刊
阎婆惜道:“第一件,你可从今日便将原典我的文书来还我,再写一纸任从我改嫁张三,并不敢再来争执的文书。”宋江道:“这个依得。”婆惜道:“第二件,我头上带的,我身上穿的,家里使用的,虽都是你办的,也委一纸文书,不许你日后来讨。”宋江道:“这件也依得。”阎婆惜又道:“只怕你第三件依不得。”【夹批: 春云二十八展。】宋江道:“我已两件都依你,缘何这件依不得?”婆惜道:“有那梁山泊晁盖送与你的一百两金子,快
期刊
清晨起来一推开我的小木窗,那股乡间特有的夹杂着青春香、树叶香的潮湿气息扑面而来,吹散了刚醒时的倦怠。远处青山绵绵,却座座像是害羞的少女扯着薄雾蒙着脸。  突然想起巷口那家豆浆店,香甜的气味仿佛萦绕在我鼻尖,令我垂涎不已。我简单收拾一下便迫不及待地出门了。  正当我坐在店前的大柳树下美滋滋地品尝着我的美食时,一股奇异的气味一下闯了进来。还不等我去寻找“发源地”,便有一个声音替我解答了:“这是哪来的糟
期刊
夏日杂诗  【清】陈文述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赏析】  炎夏已逝,秋凉将至。“暑气微消秋意多”,爽身清凉的感觉,令人惬意称心。对此,历代诗人笔下都有喜气洋洋的吟咏。陈文述的这首诗,对秋凉降临的描绘别出心裁,创造了一个清丽奇趣的意境,令人難忘。  “水窗低傍画栏开”,临水敞窗,这是感受秋凉最敏感的典型环境。“枕簟萧疏玉漏催”,簟,竹席。萧疏,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