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扩招,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在职工程硕士招生数量和质量是一个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影响招生质量各因素的前提下,探讨了确保在职工程硕士招生质量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工程硕士;招生;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180-02
自1997年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以来,在职工程硕士招生已近十五年,各高校都在关注在职招生的数量与质量。随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扩招和近几年招生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在职工程硕士招生改革势在必行。国务院学位办一直在尝试寻求在职工程硕士招生新方案,从2010年开始不断修订相关招生文件,期待提高在职工程硕士的招生质量。本文旨在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提高在职工程硕士招生质量的可行举措。
一、影响工程硕士招生质量的因素
1.国家对在职工程硕士招生的制度规定。①招生条件过度强调学士学位。根据国务院学位办文件,一所高校录取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数,不得超过本校当年录取限额的10%。按此规定,一所高校录取100名工程硕士研究生,只能有10名为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考生。而现实情况是,大量已经参加多年工作并通过自考、函授等方式拿到本科学历的工程师们,由于曾一直处于精英化的大学教育时期,没有拿到学士学位。但他们工作出色,有很强的工作经验并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许多问题,希望继续深造来解决这些技术难题,由于10%的条件限制,使得无学士学位考生的录取分数线大大高于有学士学位的考生的录取分数线。这些考生没有拿到学士学位并不代表他们的理论水平或者工程实践能力差,事实恰恰相反,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而且在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在国家统一组织的GCT考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②录取分数线单一,对不同地区没有区别对待。在职工程硕士采取的是统一划线,对西部地区没有区别,仅在文件中规定“新疆、西藏地区不参加GCT成绩百分位排序”。培养在职研究生,对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是提高当地人员综合素质的很好途径。但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地区统一划定一条线,而且分数线一直偏低,导致在职研究生的质量很难保证。③允许录取GCT成绩百分位在30%以下人员。国家允许高校录取GCT成绩百分位在30%以下的考生降低了在职研究生的招收质量。虽然国家对高校录取GCT成绩百分位在30%以下的考生数量有具体规定,并且区分了西部高校、西部考生以及不同工程领域给予了不同的招生名额,但是,GCT考试成绩百分位30%以下的分数过低,400分的总分,后30%的分数一般在180分以下。如果录取如此低分考生,质量确实难以保证。
2.在职工程硕士生源组织的力度和政策。我们强调在职工程硕士的招生质量,生源的组织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组织好的生源才能有效的进行学员的选择,从而保证招生的质量。影响一个学校生源数量和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一个学校的声誉、学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和质量等都影响到考生对一个学校的选择;学校的各项政策也会影响到师生员工对组织好生源的积极性等。
3.国家联考和学校专业课笔试与面试的水平。要保证在职工程硕士招生质量,科学的选拔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考试题目的难易度、灵活度,面试题目的难度、面试技巧的把握都将影响到对在职工程硕士的选择。国家和学校必须通过不断实践寻求合理的适度的测试方式。
二、实现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的保障措施
影响工程硕士招生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主要从招生方面探讨保障工程硕士质量的方法。
1.树立全方位的招生理念。①以追求在职工程硕士招生质量为目标。要树立全面的招生理念,以高质量为目标。不能片面追求招生数量,忽视招生的质量。学校的声誉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培养出社会评价度很高的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更优秀的在职员工报考。②结合行业特点和办学优势,实现人才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要积极结合行业特点和办学优势寻求高质量生源。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该高校六十多年来培养的大量人才分布在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和大型通信企业,电子信息的高速发展,使企业对员工知识更新要求越来越高,要利用这些校友资源,一方面为企业培养人才,一方面扩大高校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生源。③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用人单位利益的最大化。在考虑扩大工程硕士生源的基础上,也要从用人单位利益的最大化入手,为企业考虑,将科技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要建立学校和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不仅在工程硕士的培养上合作,还要考虑毕业生的分配和科研项目等各方面合作,要和企业建立良性的长期合作关系,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等方面充分听取企业的意见。④真正为在职工程硕士考虑,实现研究生个人发展的最大化。在办学理念中,要考虑学校、企业,同时也要考虑工程硕士本人的利益,要实现研究生个人发展的最大化。不仅使他们真正学习到知识,拿到硕士学位,而且尽量不影响他们的工作,减少学员的费用,减轻学员物质方面的压力。
2.展开招生宣传,运用多种途径寻求高质量生源。目前各学校在优秀生源争夺方面竞争激烈,但从下列数据可以看出,并不是工程硕士的市场已经处于饱和,生源问题的症结在于社会需求处于潜在状态,需要有效的强化和激活。“据推算,目前全国有56.4万名高校教师以及约130万名研究机构、大中型国有企业的科技工作者不具备研究生学历。预计其中将有相当部分的人将通过非全日制的形式提高学历层次,仅此两项就可以在2015年前每年稳定地提供10万名左右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生源。”要从各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激活社会的潜在需求。①扩大招生宣传对象的范围。对南京邮电大学而言,要从电信、移动公司等运营商向开发商等公司扩张。目前南京邮电大学的生源主要集中在电信、移动等运营商,还有大量的本科毕业生集中在中兴、华为等开发商,所以要扩大招生宣传的范围。②扩大招生宣传者的范围。做好招生宣传不仅是招生部门的事情,也是全校的事情,要形成人人抓生源,人人关注招生质量的问题。学校出台相关政策,让学校教工利用自己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展开多方面的合作,包括在职研究生的培养。③结合行业特点和办学优势,扩大学校的特色宣传。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该校是以工学为主体,以信息学科为特色的江苏省属重点高校。“信息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五大内涵之一,正好抓住社会发展机遇和南京邮电大学的办学特色,吸引信息领域的有志之士在职攻读硕士学位。④利用优质的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做宣传。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是吸引生源的重要指标。南京邮电大学非常重视在职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集中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具有高级职称的教授为工程硕士研究生讲授课程、指导论文。必须让考生了解学校培养的质量,才能吸引到优质的生源。
3.作好入学前考试选拔工作。入学前考试选拔工作是对考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进行全面评价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招生质量的关键因素。学校必须注重选拔质量,对参与招生选拔的老师进行高标准筛选,同时定期培训,形成一直有丰富经验的面试团队。
4.国家对在职工程硕士招生制度做必要的改革。国家的招生制度是方向指挥棒,决定着招生的范围和规则。国务院学位办正在酝酿在职工程硕士招生改革工作,应在学位设限、分区对待以及成绩限定等方面进一步改进。如:①区别东西部地区分开确定分数线,同时根据每年考试的情况,在现有基础上,适当提高分数线。②取消录取GCT成绩后30%考生的情况。
参考文献:
[1]时伟.数量与质量关系辩证法——扩招后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1,(11).
[2]张卫刚,等.规范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A].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新进展[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51.
[3]王万雨.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18).
[4]刘华奇,刘浩然,周益兰.关于工程硕士招生与办学思路的分析与思考[J].教学研究,2010,(6).
作者简介:邓艳(1978-),湖北巴东人,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学位与培养办公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关键词:工程硕士;招生;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180-02
自1997年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以来,在职工程硕士招生已近十五年,各高校都在关注在职招生的数量与质量。随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扩招和近几年招生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在职工程硕士招生改革势在必行。国务院学位办一直在尝试寻求在职工程硕士招生新方案,从2010年开始不断修订相关招生文件,期待提高在职工程硕士的招生质量。本文旨在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提高在职工程硕士招生质量的可行举措。
一、影响工程硕士招生质量的因素
1.国家对在职工程硕士招生的制度规定。①招生条件过度强调学士学位。根据国务院学位办文件,一所高校录取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数,不得超过本校当年录取限额的10%。按此规定,一所高校录取100名工程硕士研究生,只能有10名为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考生。而现实情况是,大量已经参加多年工作并通过自考、函授等方式拿到本科学历的工程师们,由于曾一直处于精英化的大学教育时期,没有拿到学士学位。但他们工作出色,有很强的工作经验并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许多问题,希望继续深造来解决这些技术难题,由于10%的条件限制,使得无学士学位考生的录取分数线大大高于有学士学位的考生的录取分数线。这些考生没有拿到学士学位并不代表他们的理论水平或者工程实践能力差,事实恰恰相反,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而且在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在国家统一组织的GCT考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②录取分数线单一,对不同地区没有区别对待。在职工程硕士采取的是统一划线,对西部地区没有区别,仅在文件中规定“新疆、西藏地区不参加GCT成绩百分位排序”。培养在职研究生,对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是提高当地人员综合素质的很好途径。但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地区统一划定一条线,而且分数线一直偏低,导致在职研究生的质量很难保证。③允许录取GCT成绩百分位在30%以下人员。国家允许高校录取GCT成绩百分位在30%以下的考生降低了在职研究生的招收质量。虽然国家对高校录取GCT成绩百分位在30%以下的考生数量有具体规定,并且区分了西部高校、西部考生以及不同工程领域给予了不同的招生名额,但是,GCT考试成绩百分位30%以下的分数过低,400分的总分,后30%的分数一般在180分以下。如果录取如此低分考生,质量确实难以保证。
2.在职工程硕士生源组织的力度和政策。我们强调在职工程硕士的招生质量,生源的组织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组织好的生源才能有效的进行学员的选择,从而保证招生的质量。影响一个学校生源数量和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一个学校的声誉、学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和质量等都影响到考生对一个学校的选择;学校的各项政策也会影响到师生员工对组织好生源的积极性等。
3.国家联考和学校专业课笔试与面试的水平。要保证在职工程硕士招生质量,科学的选拔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考试题目的难易度、灵活度,面试题目的难度、面试技巧的把握都将影响到对在职工程硕士的选择。国家和学校必须通过不断实践寻求合理的适度的测试方式。
二、实现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的保障措施
影响工程硕士招生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主要从招生方面探讨保障工程硕士质量的方法。
1.树立全方位的招生理念。①以追求在职工程硕士招生质量为目标。要树立全面的招生理念,以高质量为目标。不能片面追求招生数量,忽视招生的质量。学校的声誉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培养出社会评价度很高的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更优秀的在职员工报考。②结合行业特点和办学优势,实现人才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要积极结合行业特点和办学优势寻求高质量生源。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该高校六十多年来培养的大量人才分布在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和大型通信企业,电子信息的高速发展,使企业对员工知识更新要求越来越高,要利用这些校友资源,一方面为企业培养人才,一方面扩大高校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生源。③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用人单位利益的最大化。在考虑扩大工程硕士生源的基础上,也要从用人单位利益的最大化入手,为企业考虑,将科技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要建立学校和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不仅在工程硕士的培养上合作,还要考虑毕业生的分配和科研项目等各方面合作,要和企业建立良性的长期合作关系,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等方面充分听取企业的意见。④真正为在职工程硕士考虑,实现研究生个人发展的最大化。在办学理念中,要考虑学校、企业,同时也要考虑工程硕士本人的利益,要实现研究生个人发展的最大化。不仅使他们真正学习到知识,拿到硕士学位,而且尽量不影响他们的工作,减少学员的费用,减轻学员物质方面的压力。
2.展开招生宣传,运用多种途径寻求高质量生源。目前各学校在优秀生源争夺方面竞争激烈,但从下列数据可以看出,并不是工程硕士的市场已经处于饱和,生源问题的症结在于社会需求处于潜在状态,需要有效的强化和激活。“据推算,目前全国有56.4万名高校教师以及约130万名研究机构、大中型国有企业的科技工作者不具备研究生学历。预计其中将有相当部分的人将通过非全日制的形式提高学历层次,仅此两项就可以在2015年前每年稳定地提供10万名左右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生源。”要从各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激活社会的潜在需求。①扩大招生宣传对象的范围。对南京邮电大学而言,要从电信、移动公司等运营商向开发商等公司扩张。目前南京邮电大学的生源主要集中在电信、移动等运营商,还有大量的本科毕业生集中在中兴、华为等开发商,所以要扩大招生宣传的范围。②扩大招生宣传者的范围。做好招生宣传不仅是招生部门的事情,也是全校的事情,要形成人人抓生源,人人关注招生质量的问题。学校出台相关政策,让学校教工利用自己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展开多方面的合作,包括在职研究生的培养。③结合行业特点和办学优势,扩大学校的特色宣传。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该校是以工学为主体,以信息学科为特色的江苏省属重点高校。“信息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五大内涵之一,正好抓住社会发展机遇和南京邮电大学的办学特色,吸引信息领域的有志之士在职攻读硕士学位。④利用优质的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做宣传。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是吸引生源的重要指标。南京邮电大学非常重视在职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集中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具有高级职称的教授为工程硕士研究生讲授课程、指导论文。必须让考生了解学校培养的质量,才能吸引到优质的生源。
3.作好入学前考试选拔工作。入学前考试选拔工作是对考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进行全面评价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招生质量的关键因素。学校必须注重选拔质量,对参与招生选拔的老师进行高标准筛选,同时定期培训,形成一直有丰富经验的面试团队。
4.国家对在职工程硕士招生制度做必要的改革。国家的招生制度是方向指挥棒,决定着招生的范围和规则。国务院学位办正在酝酿在职工程硕士招生改革工作,应在学位设限、分区对待以及成绩限定等方面进一步改进。如:①区别东西部地区分开确定分数线,同时根据每年考试的情况,在现有基础上,适当提高分数线。②取消录取GCT成绩后30%考生的情况。
参考文献:
[1]时伟.数量与质量关系辩证法——扩招后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1,(11).
[2]张卫刚,等.规范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A].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新进展[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51.
[3]王万雨.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18).
[4]刘华奇,刘浩然,周益兰.关于工程硕士招生与办学思路的分析与思考[J].教学研究,2010,(6).
作者简介:邓艳(1978-),湖北巴东人,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学位与培养办公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