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将成为正式教学科目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len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由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直接领导的教育再生会议第二次会议在提案中指出,要达到使学生学会理解他人、具备同情心及规范意识的目标,必须加强道德教育。3月,日本文部科学省经过反复讨论后接受了教育再生会议的提案,并表示道德教育学科化改革将配合2018年的学习指导要领修订进行具体实施,将对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进行学科化改革,使之成为正式教学科目,该项改革将于2018年新版学习指导要领修订前实施。
  目前,日本中小学的道德教育主要在“道德时间”中进行。所谓“道德时间”是日本学校特有的一种道德教育课程,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至初中毕业,原则上每周必修一小时,主要采用讨论、交流、实际训练等多样化活动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水平。然而,日本教育界对于“道德时间”有限、道德教育不充分的质疑一直存在,加之近年来日本各地校园欺辱事件激增,校园暴力、逃学、青少年犯罪等频频发生,日本政府开始着手考虑加强中小学生道德教育。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3年4月2日)
其他文献
新中国成立前夕,基于对自身地缘政治格局的考虑,苏联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行分工,将东方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工作的指导权交付中国共产党之手。同时,美国亦力图在拉拢中共的同
新课程改革倡导品德课堂回归学生的生活,为学生过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奠定基础。一堂成功的品德课,应该是让学生沐浴阳光的美丽宽广的心灵牧场。因此,营造积极的心理场,沟通学生的心灵应该是品德课的首要追求。营造品德课堂积极的心理场,能够充分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发展潜能,有利于学生消除紧张、畏难的心理,从而自主参与课堂,形成积极正向的价值观。  一、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需要营造一种愉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