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教学策略

来源 :天津教育·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是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开端,同时也是学习中的重要工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打下扎实汉字基础至为重要,但长久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小学语文汉字教学采用的都是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未能实现识字教学的有效性,鉴于此,本文从我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出发,提出以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一、趣味教学,感受识字乐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小学生,他们做事完全凭借喜好,只会对自身感兴趣的事物潜心探索,因此在汉字教学教学中,教师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汉字学习兴趣十分必要,对此我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
  (一)将游戏引入识字教学
  游戏符合小学生的天性特征,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能够将汉字教学与游戏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让学生寓教于乐地学习汉字知识,这无疑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学习汉字知识。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展开“猜字谜”的游戏,以“蒜”字为例,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二小,二小,头上长草,猜一个字?”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是新颖有趣的,激发学生汉字学习兴趣的同时,促使学生的识字、辨字能力得到提升。
  (二)将信息技术引入识字教学
  传统的汉字教学方式僵硬死板,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在其中感受不到乐趣,识字学习效率自然也难以提升。而信息技术融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为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为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教学体验,这无疑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日、月、山、水”这几个字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视频动画的方式,将文字的演变过程展示出来,这种教学方式不仅直观立体、形象生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对汉字构字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领悟字意,教学充满情味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但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影响,小学语文汉字教学往往是重理性轻感性,这显然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方式,不符合当下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课程观,对此我认为,汉字教学一定要尊重语文学习的规律,注重体现汉字教学的人文性,让学生受到情感上的感染和熏陶,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从本质上感受到中国汉字的魅力,这样才能带动学生的汉字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如在学习“卧薪尝胆”这个生僻的成语汉字时,教师应该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历史故事告知学生,让学生了解这四个字的本源,体会中国汉字词语背后特有的文化、情感和寓意。或者在学习“好”这个汉字时, 有子有女变为“好”,这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好夙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能够将汉字背后的文化深意渗透给学生,让学生从情感的深处认识到中国汉字词语的产生都是具有历史沉淀的,都是充满民族美好夙愿的,这样充满情味的汉字教学中,学生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华汉字独特的魅力,并在这种情感的引领下更好地认识汉字,学习汉字,找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这符合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课程观,可促使学生在语文识字课程中得到学习成长。
  三、及时复习,加深掌握
  中华汉字浩如烟海,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会学习到很多汉字。根据艾宾浩斯提出的遗忘规律,人体大脑对新事物的遗忘是循序渐进的,这也是为何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汉字学习结束后,教师带领学生时常进行复习十分必要。但复习也是要讲究策略的,若是盲目地带领学生复习,仅仅是让学生抄写,这样不仅徒劳无功,得到的教学效果还会适得其反。对此我的建议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将以往学习过的形似、相近汉字汇总起来复习,如就可以将“青、请、晴、蜻、清”分为一组,从而带领学生进行比较记忆学习,还可以告知学生“请”是说话用语,因此是“言字旁”,而“晴”表示的是天气,因此用的是“日字旁”,而蜻蜓是一种昆虫,因此蜻蜓的“蜻”字用的是“虫字旁”,而“清”是对水的形容描述,因此用的是“三点水”,这种归类复习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辨别学习过的形近字、形似字,避免学生出现记忆混淆混乱的问题,从而为学生的汉字学习提供保障。
  四、习惯培养,养成规范写字姿势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除了向学生讲解汉字知识外,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也是十分必要的,这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打下汉字学习根基。首先,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规范的写字姿势,如要用食指和拇指捏住笔尖,写字的时候笔尖要向前倾斜,笔杆要向后躺着,这样写出的字才能端正规范。此外在写字的时候,頭要正,身要直,做到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睛离书本一尺远,指尖离书本一寸远,这样才能写好字,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监督学生,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书写姿势,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其次,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如写字过程中,错误的下笔顺序是写不出好字的,因此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必须先观察汉字构成,了解汉字偏旁部首的具体安放位置,了解汉字的下笔顺序,在写字的过程中,要恰当地起笔、收笔,明确何处需要重写,何处需要轻写,这样才能写出架构合理、行款工整的汉字。而为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确保在日常的教学板书书写时工整规范,这样才能引领学生模仿,成为学生的榜样,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态。
  五、传授识字方法,推动自主学习
  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不是为了教,学不是为了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始终要明确,传授学生汉字知识是次要的,传授学生汉字学习方法才是主要的,要授之以渔,而不是以“鱼”,学生的汉字学习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对此我认为有以下几种识字学习方法是教师应该传授给学生的。
  首先中国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其中有60%以上是形声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形声字的学习方法告诉学生,让学生注意分析偏旁的表意功能,这种识字方法的传授,有助于学生加深形声字的掌握。
  其次,中华汉字中还有一般分为独体字时,如“木”“水”等,对于这些独体字,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笔画分析,如“木”字,告诉学生“木”字是由一横,一竖、一撇、一捺组成,从而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认识。
  此外中国汉字含有一部分合体字,在学习合体字时,则应该用“部件”分析法,如“杏”这个字,就上下结构字,由“木”和“口”两个部分组成,从而通过合体字部件的拆分,将复杂的文字化简,帮助学生加深文字的认识和掌握。在整个小学语文汉字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汉字造字规律出发,将识字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可促使学生自主汉字学习能力得到提升,这对学生的汉字学习也有一定裨益。
  六、运用为实,提升学生用字能力
  在最新推行的《小学语文是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汉字教学要运用为实,力求识用结合”,因此这也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奉行的重要教学标准,带领学生在汉字学习的过程中,将所学的汉字不断进行内化,促使学生汉字运用能力得到更好提升。如在学习《守株待兔》这节课程时,学生会学习到“窜”“撞”“捡”“丢”这几个表示动作的汉字,在带领学生认字学习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汉字与具体的动作结合在一起,从而自己尝试用这几个汉字造句,写一段动作描述,这就是运用为实、识用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或者在学习“小书包”这节字写字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书包打开,让学生拿出书包中的物品,从而带领学生学习“文具”“书本”“铅笔”等汉字,这种教学方式将汉字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了一起,突出了汉字教学的实用性,也有助于学生用字能力得到提高。
  七、结语
  汉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工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汉字教学至为重要,但很显然一直以来汉字教学都存在“高耗低效”的问题,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并未帮助学生记牢汉字,反而滋生了学生的抵触情绪,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更新自身的教学思想意识,更加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尿激酶溶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
目的建立解毒醒脑合剂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解毒醒脑合剂中的三七、白芍、黄连。结果解毒醒脑合剂三七、白芍、黄连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将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的价值理想、行为准则和精神风貌.大学精神是一个价值体系,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美融合.这个
四川洛带是四川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区,是中国内陆“最后的客家王国”,中原古文化的“人文活化石”。让我们一起走进洛带,走进客家,去领略它独具魅力的人文风俗……  老式“九宫格”的窗上,悬挂着今夜的明月,正渐入我的梦乡……会馆、古街、古塔、古亭、古民居都应该是老了?老了又焕发新颜了。客家山乡流淌的光阴可是倦了?倦了又荡漾起伶俐的笑语了。  然而,我无法走进故乡洛带厚重的历史,是因为我一再叹息它
针对西藏地区初中生数学语言阅读理解能力进行分析,并采取国际通用的TIMSS试题进行数学语言阅读理解能力的研究,以期能得出当前藏族地区初中生的数学语言阅读情况,得出影响初
目的研究芎芷地龙汤对偏头痛模型体内β-内啡肽(β-EP)、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模型组、舒马普坦组、中药治疗组,每组12只。皮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病因,我科自2008年2月~2010年6月采用臭氧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