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们对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和高质量的审计信息的需求日益提高。但正如SEC前任首席会计师Turner(1999)所指出的,高质量的财务报告不仅是高质量会计准则的产物,而且还要依赖于一个具有支持作用的基础结构来运作。在这些基础结构中,不仅应包括高质量的审计准则,而且还应由具有健全质量控制的会计师事务所加以保证。然而,随着安然与银广夏造假案件的曝光,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安达信与中天勤的崩溃,人们对外部审计师能否保持其应有的独立性,我们能否通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获得高质量的审计信息充满了疑问。本文从审计质量的经典定义出发,对国外和国内关于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并总结,以明确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审计师任期;会计师事务所任期;审计质量
中图分类号:F239.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8-0172-01
1 国外研究现状
Marshall和K.Raghunandan(2002)选取117家1996-1998年间的美国破产企业对这一问题作了研究,考察他们在破产前的会计师事务所任期,并将审计师在破产企业破产前没有对其财务报表发表持续经营问题的修订性审计报告认定为一种审计失败,对这些公司破产前的审计意见与审计师任期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统计结果表明:处于审计师任期早期的审计人员更容易受到客户的影响,这种影响随任期延长而逐年减少;在任期长达5年之后,审计师任期的作用消失。也就是说,在短审计师任期情况下,审计失败的可能性更大,长审计师任期情况下审计质量反而更高。
Myes,Myers和Omer(2003)对审计师任期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更为一般性的研究。他们使用lones模型估计出的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来衡量盈余质量,并进而衡量审计质量。研究发现,审计师任期越长,审计质量越高。Ghosh和Moon(2003)考察了操纵性应计利润与审计师任期的关系以及审计师任期的市场反應,同样发现,审计师任期越长,审计质量越高。Mansi,M well和Mille(2004)则对事务所特征(审计质量和审计师任期)与负债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审计质量和审计师任期与负债融资成本显著负相关,并且在那些发行非投资级债券的公司中这种关系更为显著。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并不认为长审计师任期会损害审计质量。另外,Myers等(2004)比较了美国证券市场上1997年1月至2001年10月间公告过会计报表重述的公司与配对公司在审计师任期上的差异。结果表明,没有明显的证据支持长审计师任期损害了审计质量。
但是,Mautz和Sharaf(1961)就曾指出:与客户建立联系的时间越长,审计人员越会缺乏挑战精神,越不倾向于运用新的审计程序,并不再保持合理的职业谨慎态度。同时,他们也不倾向于支持客户运用新的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而一个新的审计师则更有可能批准客户使用新的会计程序(Ross L.Watts&JeroldL.Zimmerman,1983)。从这个角度而言,审计师任期越长,审计人员越不愿意接受新的会计方法和采用新的审计程序,其专业技能越难以改进和提高,从而会对审计质量造成负面影响。Mautz和Sharaf还指出:与同一客户建立长期联系会引起审计独立性方面的问题,即会在无意间渐渐损害审计人员的诚实公正,这是对独立性的最大威胁。
2 国内研究现状
李爽、吴溪(2002),以1997一1999年之间发生的98例自愿性审计师变更为样本,考察了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实现程度。结果表明,对于在变更前一年度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通过变更审计师,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审计意见的严重程度。他们在2003年选取1997—2000年间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审计师任期越长,主审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报告中提及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概率越小,这一结论与Marshall A Geiger,K Raghunandan的研究结果相反。
李爽和吴溪(2004)以沪深股市较好地披露了2000年度和2001年度支付给事务所报酬信息的公司为样本,对审计师任期与审计定价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审计定价水平在审计师任期内呈非均匀分布,并且在中长期审计师任期下,审计定价更高,审计定价对审计风险因素不敏感甚至负相关。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长审计师任期会损害审计质量的观点,但由于难以判断何种审计师任期下的审计定价为正常水平,审计师任期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还不清楚。
夏立军、陈信元和方轶强(2005)以中国证券市场上1996年至1998年期间可能具有盈余管理行为的公司(ROE介于10%和11%之间的公司)为样本,对审计任期与审计意见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审计任期增加并没有损害审计独立性。
目前我国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要么是研究审计师任期,要么是研究会计师事务所任期,而没有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而这两方面是相互影响的,只研究其中的一方面对导致无法判断另一方面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另外,我国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选取的数据都是强制轮换制度实施之前的,而要判断强制轮换制度究竟能不能达到提高审计质量的效果,应该通过政策实施前后证券市场的表现来进行比较,这样得出的结果才更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 余玉苗,李琳.审计师任期与审计质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经济评论, 2003,5
[2] 夏立军,陈信元,方轶强.审计任期与审计独立性: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脸证据,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5,1
[3] 李爽,吴溪.制度因素与独立审计质量---来自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经验依据.审计论文选集(1999-2004),2004,189-202.
【关键词】审计师任期;会计师事务所任期;审计质量
中图分类号:F239.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8-0172-01
1 国外研究现状
Marshall和K.Raghunandan(2002)选取117家1996-1998年间的美国破产企业对这一问题作了研究,考察他们在破产前的会计师事务所任期,并将审计师在破产企业破产前没有对其财务报表发表持续经营问题的修订性审计报告认定为一种审计失败,对这些公司破产前的审计意见与审计师任期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统计结果表明:处于审计师任期早期的审计人员更容易受到客户的影响,这种影响随任期延长而逐年减少;在任期长达5年之后,审计师任期的作用消失。也就是说,在短审计师任期情况下,审计失败的可能性更大,长审计师任期情况下审计质量反而更高。
Myes,Myers和Omer(2003)对审计师任期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更为一般性的研究。他们使用lones模型估计出的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来衡量盈余质量,并进而衡量审计质量。研究发现,审计师任期越长,审计质量越高。Ghosh和Moon(2003)考察了操纵性应计利润与审计师任期的关系以及审计师任期的市场反應,同样发现,审计师任期越长,审计质量越高。Mansi,M well和Mille(2004)则对事务所特征(审计质量和审计师任期)与负债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审计质量和审计师任期与负债融资成本显著负相关,并且在那些发行非投资级债券的公司中这种关系更为显著。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并不认为长审计师任期会损害审计质量。另外,Myers等(2004)比较了美国证券市场上1997年1月至2001年10月间公告过会计报表重述的公司与配对公司在审计师任期上的差异。结果表明,没有明显的证据支持长审计师任期损害了审计质量。
但是,Mautz和Sharaf(1961)就曾指出:与客户建立联系的时间越长,审计人员越会缺乏挑战精神,越不倾向于运用新的审计程序,并不再保持合理的职业谨慎态度。同时,他们也不倾向于支持客户运用新的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而一个新的审计师则更有可能批准客户使用新的会计程序(Ross L.Watts&JeroldL.Zimmerman,1983)。从这个角度而言,审计师任期越长,审计人员越不愿意接受新的会计方法和采用新的审计程序,其专业技能越难以改进和提高,从而会对审计质量造成负面影响。Mautz和Sharaf还指出:与同一客户建立长期联系会引起审计独立性方面的问题,即会在无意间渐渐损害审计人员的诚实公正,这是对独立性的最大威胁。
2 国内研究现状
李爽、吴溪(2002),以1997一1999年之间发生的98例自愿性审计师变更为样本,考察了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实现程度。结果表明,对于在变更前一年度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通过变更审计师,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审计意见的严重程度。他们在2003年选取1997—2000年间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审计师任期越长,主审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报告中提及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概率越小,这一结论与Marshall A Geiger,K Raghunandan的研究结果相反。
李爽和吴溪(2004)以沪深股市较好地披露了2000年度和2001年度支付给事务所报酬信息的公司为样本,对审计师任期与审计定价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审计定价水平在审计师任期内呈非均匀分布,并且在中长期审计师任期下,审计定价更高,审计定价对审计风险因素不敏感甚至负相关。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长审计师任期会损害审计质量的观点,但由于难以判断何种审计师任期下的审计定价为正常水平,审计师任期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还不清楚。
夏立军、陈信元和方轶强(2005)以中国证券市场上1996年至1998年期间可能具有盈余管理行为的公司(ROE介于10%和11%之间的公司)为样本,对审计任期与审计意见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审计任期增加并没有损害审计独立性。
目前我国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要么是研究审计师任期,要么是研究会计师事务所任期,而没有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而这两方面是相互影响的,只研究其中的一方面对导致无法判断另一方面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另外,我国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选取的数据都是强制轮换制度实施之前的,而要判断强制轮换制度究竟能不能达到提高审计质量的效果,应该通过政策实施前后证券市场的表现来进行比较,这样得出的结果才更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 余玉苗,李琳.审计师任期与审计质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经济评论, 2003,5
[2] 夏立军,陈信元,方轶强.审计任期与审计独立性: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脸证据,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5,1
[3] 李爽,吴溪.制度因素与独立审计质量---来自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经验依据.审计论文选集(1999-2004),2004,18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