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背角ERK/MAPK通路在髓核致炎大鼠神经根炎性痛维持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zhizhong8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脊髓背角磷酸化ERK(pERK)在髓核致炎大鼠神经根炎性痛进程中的表达变化,及硬膜外腔注射ERK通路抑制剂U0126对大鼠机械性痛阈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3组:Blank组(13只)、Sham组(13只)、手术模型组(NP组,30只),检测所有大鼠术前1 d,术后1、4、7、14、21 d和28 d的50%机械痛缩足阈值(50%MWT)。Blank组和Sham组于术后7 d及NP组于术后1、4、7、14、21 d取大鼠腰段脊髓背角,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时点pERK蛋白含量。另一成年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blank组(13只),sham组(13只),NP组(13只),DMSO组(13只)和U0126组(28只),DMSO组、U0126组分别于术后第6天单次硬膜外腔注射10%DMSO 50μl和10μg/50μl U0126。给药前和给药后多个时点均进行疼痛行为学测定。Blank、Sham和NP组于术后第6d取腰段脊髓背角,DMSO组于给药后6 h取材,U0126组于给药后2、4、6、24 h取材,通过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脊髓背角pERK阳性产物。结果:与Sham组相比,髓核致炎性神经根痛大鼠腰段脊髓背角pERK在术后1、4、7、14和21 d多个时点表达均增加(P<0.05)。术后第6 d单次硬膜外腔给予U0126后4 h髓核致痛大鼠的50%MWT明显提高(P<0.05),持续至给药后8 h,同时伴有脊髓背角pERK表达减少(P<0.05)。结论:腰段脊髓背角pERK在髓核致炎性神经根痛进程中表达增加,给予ERK通路抑制剂U0126可缓解痛觉过敏,脊髓背角ERK/MAPK通路在髓核致炎大鼠神经根炎性痛维持中起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中韩两国建交20年来,两国间教育交流与合作事业取得了快速飞跃式发展。通过对从政府层面上的教育交流协议签署到双方教育界高层代表团互访,两国高校之间多层面的交流合作和教
<正> 中专英语课教学改革已提了多年,许多同行在此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整体上来看,目前中专英语课的教学仍未摆脱老一套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学
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集艺术性和商业性于一体。中国电影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而电影片名则起着非常重要的广告宣传作用。本文针对中国电影片名英译的特点
目前,我国加入GPA谈判已取得阶段性进展,政府采购人员要做好充分准备加以应对。我国加入GPA后,对政府采购人员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一方面随着政府采购市场对外开放,需要大批复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pump inhibitors,PPI)试验性治疗在疑似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ease,LPR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根据反流症状指数量表(Th
耳、鼻、喉和气管的软骨组织工程研究已有较大进展,已分别在裸鼠和具有免疫力动物体内形成了与耳鼻咽喉有关的组织工程化软骨组织,并有初步应用的实验研究报道。随着胚胎干细
对运动性猝死的问题进行了综合性思考,从运动性猝死的病因、发病机制、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提出运动性猝死的预防措施。
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三地环境立法中的诸多差异或冲突,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协同治理造成了制度规范层面的制约。为此,京津冀三地亟需
目的:建立焦虑小鼠模型,研究焦虑样情绪反应对小鼠基础痛阈及术后疼痛转归的影响,也为后续研究深入探讨情绪与痛觉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动物模型基础。方法:1 20只雄性C5
目的:探讨丁丙诺啡超前镇痛对瑞芬太尼诱发大鼠炎性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5只,体重200~300 g,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n=7):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低剂量瑞芬太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