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少林为何成了一锅粥?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enmeme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一则“少林景区面临5A级景区摘牌危机”的新闻引发了舆论强烈关注。本来是有关部门正常的5A景区复核,却被渲染成“摘牌危机”。关于少林寺的非议再一次满天飞。
  有人指责景区所在地“官商勾结”;有人指责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不安分守己”;有人指责少林寺不该卖给香港人;而释永信则称“有些政府部门、个别领导干部跟佛教界争利益”……
  普通人心目中的佛门清净地再一次乱成一锅粥。嵩山少林到底有着怎样的“旅游密码”?近年来为何争议不断?
  首先,有关嵩山和少林寺的名称很多,非常容易混淆,必须严格厘清相关概念。
  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名录用“嵩山少林风景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用“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嵩山风景名胜区是一级名称,设管理委员会(行政管理机构);少林景区为嵩山风景名胜区下辖子景区;少林寺是景观,与嵩阳书院、中岳庙等景观一起列入嵩山少林风景区(5A级旅游名录名称)。
  嵩山少林的旅游版图的发展可分三步:2009年12月22日,香港中旅国际投资公司(下称“港中旅国投”)、嵩山管委会、登封市政府三方签署协议,成立合资公司:嵩山管委会下属全资子公司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登封文旅”),和港中旅国投合作,重组自己的全资子公司“登封市少林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登封发展”,注册资本2000万)”。双方向登封发展增资,注册资本增至1亿元。港中旅国投占股51%,登封文旅占股49%。
  2009年12月24日,新的合资公司挂牌,定名为港中旅(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简称港中旅(登封)]。
  2010年1月4日,港中旅(登封)与嵩山管委会签订委托经营协议,自2009年12月25日起,其获权独家管理和经营嵩山风景名胜区下辖的少林景区、中岳景区、嵩阳景区,包括三景区的门票收入、代收销售收入即停车场业务,为期40年。
  由此可见,所谓少林景区或少林寺被卖给外国企业或者香港人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而在嵩山少林的旅游版图里,少林寺只是一个景观,主持释永信却“心比天高”,注册少林寺商标,筹划成立實体公司,打造少林寺品牌。而少林景区核心部分(包括少林寺)的营销品牌,是由港中旅(登封)负责的,释永信强力介入后,双方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其次,释永信是全国人大代表,明星高僧,掌握话语权优势,可补台可拆台,也让相关利益方颇有头疼。再次,一些少林寺庙门外的亚趣味炒作,比如选美小姐走秀少林等,也让高僧吃了不少哑巴亏。
  实际上,港中旅国投和嵩山管委会的合作中,少林寺的角色确实有些尴尬。当年港中旅(登封)成立伊始,即有未来上市计划,释永信则高调反对将少林寺上市,港中旅高层随即反驳,上市的不是你的庙,而是我方的运营公司。释永信提出对港中旅(登封)的成立“毫不知情”,而港中旅国投在港交所发出投资公告中,通篇确实未提释永信。
  2010年8月1日,嵩山少林步入“世界文化遗产”时代,一个大和尚、一个央企、一个地方政府,在未来40年里,还有多少“段子”要发生呢?
  但无论怎样,有几点原则不容回避:一、“少林寺”品牌属于人民,任何企业、个人都不是它的所有者;二、国内的5A景区复核好通过,真正的大考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复核,这是生死线,绝不容任何懈怠;三、景区经营方必须要靠业绩说话;四、嵩山少林的开发首先要让登封老百姓得到实惠,民生改善是最根本的评估标准。
  (相关数据来自港中旅国投的相关年报和公告)
其他文献
这些年,猪病流行渐广,种类渐多新病不多。现正值春秋季节,为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此病为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致病病毒广泛存在各类型养猪场。这些年,随养殖业的发展,养猪密度的不
一边是当前资本捉襟见肘,一边是市场弱势环境下再融资机会渺茫,内外夹击下,光大银行(601818.SH)资本充足率压力空前,亟须资本“补血”。  资本充足率逼近红线  8月28日公布的光大银行半年报显示,按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计算,光大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0.55%,比上年末下降0.44个百分点;核心资本充足率为8.34%。  根据银监会2011年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
瞧病进入基因时代  2013年5月,37岁的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茱莉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公开宣布自己接受了双乳乳腺切除手术,称医生诊断认为自己携带致癌基因BRCA1,患乳腺癌的危险几率是87%、患卵巢癌的几率是50%。就在安吉丽娜·茱莉宣布双乳乳腺切除手术后不到两周,她的姨妈因乳腺癌去世,而此前,茱莉的母亲也被同样的病夺走了生命。  茱莉之所以能提前摆脱病魔,并非基于母亲和姨妈的“经验”,而是
截至8月底,我国推出城乡大病保险制度已整整一年,已有27个省份发布了针对大病医保制度的细则文件,惠及人群达两亿人。但筹资水平低、起付点过高等问题,成为一些地区推行大病医保制度很难解决的困难。  而国家级贫困县湖北鹤峰推行的乡村儿童大病医保项目,虽然覆盖人群特殊,但其引入民间资金、逐年扩大覆盖人群等尝试,为中国的大病保障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民间资金入场  两年前,11岁的鹤峰县儿童小鹏(化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