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意”交融 比翼双飞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j19630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两种极端的现象,即过分追求“得言”或是一味追求“得意”。其实,“言”和“意”缺一不可,它们互相促进,螺旋式上升,只有二者兼得,“言”“意”交融,比翼双飞,才能使语文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特点得以体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言”“意”交融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2-05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06-0040-02
  在我们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两种极端的现象:过分追求“得意”或是一味追求“得言”。那么,何谓“言”“意”呢?所谓“意”,即文章的思想内容、人物情感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理解”;所谓“言”,就是文章的表达形式,即“表达、运用”。
  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言”“意”缺一不可,两者不可分割,相互促进。只追求“言”,就会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不够到位、不够透彻,浮于表面;只追求“意”,又会使学生只在情感上得到熏陶,不会表达和运用。只有二者兼得,才能使语文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特点得以体现。文章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穷人》为例,谈谈语文阅读课中“言”和“意”的关系。
  一、读“言”悟“意”——感知内容,理解情感
  在语文阅读课中,文本为阅读素材,而阅读文本语言、感知文本内容为第一步,它为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情感、感受写法及表达运用奠定基础。
  在《穷人》一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桑娜和渔夫生活虽穷苦,但却具有勤劳、善良的精神品质是重难点。文章大篇幅运用了桑娜的心理描写及她和渔夫的对话描写,我们就可以以这两个细节描写片段为范例,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
  文段的意思并不难理解,学生一看就能懂,但是如果只从字面上理解肯定过于浅显,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走入故事情境,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体会主人公的美好品质。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走到文字背后去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呢?
  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并抓住一个关键词来概括桑娜的心理。结果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快找到“忐忑不安”一词。接着我们就可以顺势而导,进行这样的教学设计:先引导学生理解“忐忑不安”字面上的意思,接着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找出桑娜究竟忐忑不安地想了些什么。学生也能找到“他会说些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为什么要把他们抱过来啊?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几句话。认真揣摩这几句话不难发现,其顺序是不符合逻辑的,那正确的顺序应该是什么?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思考,感受桑娜混乱的心理过程,进而理解“忐忑不安”一词表现的心理特点。然后再带着这样的心情继续读9~11自然段描写心理的句子,感受桑娜“激动—紧张—担忧—责备—坚定”的内心变化过程。到这里,我们就把桑娜的内心揣摩透彻了。但这还只是理解了桑娜的心理变化,如何将心理变化和其美好品质联系起来,让学生加以体会呢?还需要解决一个关键的问题:“既然桑娜这样的举动让她内心如此煎熬、难受,她完全可以把孩子抱回去,可为什么她没有这么做?”这样,学生就能体会到,桑娜明知家里很贫穷,明知会被丈夫责骂,明知今后可能要过更加节衣缩食的日子,但把孩子抱回家的决心却从未动摇,从中真切地感受到她的善良。
  由“言”到“意”,就是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产生了这种心灵的触动、碰撞后,学生发自内心的赞叹:“桑娜真的太不容易了!”“她确实是一个善良的人!”只有有了这样的情感基础,学生才能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才能进入主动学习的阶段。因此,读“言”悟“意”,感知内容,加深理解,为之后的表达运用奠定了坚实的情感基础。
  二、由“意”品“言”——感悟写法,学会运用
  教师通过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让学生充分理解了人物品质后,绝不能就此停止,因为这只实现了语文课“人文性”的功能。为了发挥其“工具性”的作用,我们就应该关注表达,关注写法,即“言”。
  通过前一个阶段的理解,学生能感受到桑娜的善良,这就为后面继续学习写法奠定了情感基础。这时候顺势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为什么作者能把这样一个善良的人刻画得如此生动、具体?为什么这些人物品质能体现得如此淋漓尽致?由此让学生聚焦文段中,关注文章的写法。
  通过细心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在刻画桑娜等待丈夫回来这一情节时大量运用了人物的心理描写,虽然只有心理描写,却恰如其分地体现出了桑娜内心的紧张与不安。而丈夫回来以后,则是大量的对话描写,同样突出了桑娜内心的紧张及夫妻俩的善良。这时候学生就会发现细节描写的重要性,它能凸显人物的精神品质。
  这时我们还应该进一步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时候作者不用其他的描写方法,如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等,而是在丈夫回来前和回来后的两个片段分别选择了心理描写和对话描写这两种細节描写?两个片段所运用的细节描写方法互换一下可以吗?通过这样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从而让学生明白作者选用了最符合当时情境的描写方法:丈夫回来前,只有桑娜一个人在家,一定是心理活动最丰富的时候,所以心理描写最能突出人物特质;而丈夫回来后,桑娜要向丈夫说明把西蒙的孩子抱回来的行为,两个人的对话是少不了的,所以重点放在了人物的对话上。通过这样的启发性思考;学生不难得出结论:刻画人物特点时,不一定要把所有的细节描写都用上,而应该选择最符合情境、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例如,写作《啰唆的妈妈》时一定重点抓住妈妈的语言描写来体现她的“啰唆”的特点;写作《好动的弟弟》则一定要通过描写弟弟“停不下来”这一特点来凸显其“好动”,并不一定要把所有人物描写的写法都用上。
  这种从理解基础到主动感悟写法的过程就是由“意”品“言”的过程。写法的发现、总结可以为学生接下来的表达、运用搭建框架奠定基础,让他们学以致用,充分发挥文本的价值,从而使语文课“工具性”的作用得以体现。   三、以“言”促“意”——加深理解,升华情感
  有人说,表达运用是语文教学的“终点”,关注写法,完成练笔,“言”和“意”的作用就可以画上句号了。其实不然,笔者认为它只是一个“中点”,因为恰当地进行表达运用还可以加深我们对文本的理解。
  《穷人》一文为突出桑娜的品质,重点运用心理描写来体现她将西蒙的孩子抱回家后的忐忑不安,对比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来练写心理描写。那么可以以什么作为情境呢?从文本中获得思路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认真探究文本这时我们会发现,除了运用大量的心理描写外,这个部分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运用了非常多的省略号,一段内心独白中就运用了5次省略号,来表示人物思路的断断续续和思考内容的变换,突出桑娜内心的复杂与矛盾。有些省略号还有更丰富的内容,如第一个省略号“……是他来啦?”省略了桑娜听到门口有什么动静,于是想到“……是他来啦?”。第二个省略号则省略了她往外看的动作,然后得出结论:“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原来她是那样焦急地盼望丈夫归来,现在又担心他回来发现两个孩子后会不同意收留。这第三、四个省略号表现了桑娜此时矛盾的心理。这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围绕这些省略号进行合理的想象:“你们觉得她还可能想些什么呢?她还有什么顾虑?”还可以根据需要加上一些动作描写。像这样对省略号的部分进行补白,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文章的表达方式,更让学生体会到了桑娜为了帮助两个孩子宁肯自己受苦受累,是一位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
  所以,适当的练笔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中心及主人公的美好品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升华情感,这就是以“言”促“意”的过程。
  四、有“言”有“意”——言意双飞,理想课堂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定连成一贯。”这也表明了“言”“意”缺一不可的理念。
  在課堂上,我们要充分发挥文本的作用,让学生先依据语言文字读懂文章,再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课文补白、对比等多种语文学习的方法,在文本中多走几个来回,并在课堂上多交流、分享,真正走进课文,走入人物内心,从而明白文章“写什么”,即得“意”;进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探究“如何写”,习得作者行文之妙处,即得“言”;得“言”后又在运用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充分挖掘文本的奥秘。
  就像对《穷人》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在课堂上和文本进行多次对话,经过初读(自我感知)—精读(师生交流、合作学习)—思考读(探究写法、体会感情),多次在人物内心及对话中游走、品味,充分理解了桑娜夫妇善良、具有同情心的精神品质,还明白了应该选择合适的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品质,懂得了省略号的多种作用等。这为他们今后的写作表达奠定了基础,这样有“言”有“意”的课堂,使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得到充分发挥,学生“言”“意”兼得,才能构建最理想的课堂。
  五、结语
  在我们的阅读课的各个环节中,随着教学不断深入,“言”和“意”始终是互相联系的,两者如鸟之双翼、人之双臂,相互交融、相互促进,螺旋式上升而又双线并行。所以只注重“意”,忽视“言”,或是只注重“言”,冷落“意”,都不能充分发挥文本价值,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理解和运用的双重能力的目标。只有“言”“意”交融,比翼双飞,让学生“言”“意”兼得,才能真正让语文阅读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陆伟伟.阅读教学中言意共生的实践探索[J].教学与管理,2019,765(8):42-43.
  [2]王喜娅.言意共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指向[J].基础教育研究,2019(2):42-43.
  [3]夏新国.言意兼得:阅读教学之本然[J].中学语文,2018(36):15-16.
  [4]王莉娜.品味语言,从理解走向表达[J].基础教育研究,2017(8):62.
  [5]湛建强.浅谈如何利用阅读教学促进写作教学[J].南方论刊,2017(8):92-93.
其他文献
盗版这一现象,早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唐代有个人叫冯宿,文宗时担任东川节度使。任职期间,他曾经给皇帝上表请奏:“准敕禁断印历日版。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於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意思是说,剑南两川和淮南几个地方,居然擅自印历书的盗版,必须得下令禁止才行。  在古代,历书是很重要的,农民耕种都需要依历而行。万一历书印错,种地要出大乱子。唐代的历书由钦天监逐年
摘 要: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借力信息技术,对大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大数据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能清楚地分析出教学班级的整体成绩,发现学生的优势与不足。同时,根据学生的高频错误来进行试卷讲评设计,让学生亲身体验观察分析、探究发现、数学建模等基本学习过程,提升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运算求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与直观想象等数学核心素养。文章主要阐述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试卷讲评,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大数据;
在古代科学家中,成就最为突出且具开拓性的,当推墨翟。  墨翟,即大家常说的墨子,鲁国人 (还有一说是宋国人),与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等齐名,其所创学派被称为“墨家”。只是因为人们更多关注他在思想、教育和军事方面的成就,而忽视了他的“科学家”身份。  墨翟的科学家荣誉,源于其在物学理学研究上的贡献。墨翟的物理学成就,主要反映在力学和光学领域。如今大家熟知
摘 要:文章从常规管理、创新管理两个方面探讨年级组班主任管理工作。通过教师培训、反思总结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全方面“老带新”以及布置美篇作业等方式提升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密切家校联系。  关键词:班主任培训;反思总结;“老带新”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1-29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03-0011-01  一、抓实常规管
摘 要:新《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修改自己习作的要求。修改能力的形成,关键在于作文讲评课上教师有效的引导。作文讲评课到底要怎样做,才能提高教学效率?笔者认为可以做好如下几点:回顾单元目标,拟订标准;精选评改例文,指导方法;尝试修改补充,落实得法;集体交流评价,全面提升。  关键词:评价标准;修改;再评价  如果说作文指导是让学生有话可写,能写下去,完成一篇文章,那么作文评改解决的就是怎样写才能写
宋太宗端拱元年 (988年),宋初重臣赵普第三次受命担任宰相。上任伊始,赵普重拳出击,打倒了一个著名的“江湖大师”侯莫陈利用。作为刚刚第三次上任的大宋宰相,为什么对这位“江湖大师”如此“青睐”呢?  这个“大师”不简单!  侯莫陈是三字复姓,据说是源于北魏的少数民族,后来这个姓消失了。侯莫陈利用是个什么人呢?此人本是京城一个卖药的江湖郎中,懂一点炼丹的技术,小时候又学了一点小魔术,也许是类似“空盆
长恨清湘不见余,是仙是怪是神狐。  有时亦作皮毛客,无奈同侪不肯呼。  这是著名画家齐白石写下的诗,以“皮毛客”自况,是齐常用的反讽,他曾刻一印,上镌“老夫亦在皮毛类”。其弟子启功说,此句出自石涛,相当于郑板桥刻“青藤 (明代画家徐渭自号青藤居士) 门下牛马走”印,自谦而已。  在画坛,一般认为“皮毛”源自吴昌硕晚年所说“北方有人 (指齊白石) 学我皮毛,竟成大名”。吴是当时画坛领袖,对齐有提携之
说到中国近现代美术,人们常常喜欢把中国不同的地域分成不同的流派,其中一个就是所谓的“北派”。民国时期的北派也可以叫做京津画派,也就是指北京天津地区的画家群体。此外从大的区域而言还有像金陵海上画派和岭南画派等。至于西南画派和长安画派的形成,基本是1949年以后的事。但是北派画家不一定都是北方人,也有很多是南方人。谈到民国时期的北派,一定要提到创建于1919年的一个绘画组织—— 湖社。  直追宋元的湖
摘 要: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英语教学更为侧重对学生英语解题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的语用技能尤其是口语水平的培养缺乏重视。英语作为一门应用型语言学科,其最终目的是英语的实际运用,需要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具备用英语进行对话交流的能力,因此口语教学极其关键。文章从快乐口语的实施、口语情境的创设、口语评价的实施以及口语实践的开展等方面探讨了小学口语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贺知章告老还乡之际,找唐玄宗走后门去了。他的诉求是啥呢?“臣有个小儿子,还没起大名呢。想请陛下给起个名儿,这样我回乡了。一说皇上给我儿子起名了,那多显摆呀。”  这个好办,唐玄宗张口就来:“老贺啊,为人之道,最在乎的就是信义。有信义的人,一生顺遂。老贺,看你就知道,你儿子将来一定是个讲信义的人。孚,就是信义的意思,你儿子就叫贺孚吧。”  贺知章千恩万谢出来,一脑门子郁闷。沉默良久,说:“这……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