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土木工程三层次课程体系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

来源 :高等建筑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78d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以及应用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实践能力,提出服务于土木工程三层次专业课程体系,即土木工程“核心—方向—拓展”课程体系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思路。三层次课程体系具有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工程实际有机结合的特点。新开设具有“虚实结合”特点的土木工程综合实验(含虚拟仿真)课程,包含土木工程专业急需的实验教学内容,以适应大学生成长的新特点和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的新规律。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和多项教研教改课题,以虚拟仿真“金课”标准建
其他文献
当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已成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之一。苏州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以大学生科研训练中心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采用小组团队合作
根据《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包括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各类型课程。
目的探讨miR-92b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在山东省立第三医院行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3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术检测非小细
“新工科”建设对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作为传统工科土建类专业在这一形势下亟需进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围绕新工科内涵和土建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探索改
针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实践教学从属、依附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不集中,学生实践训练和参与工程实践时间少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以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以能力增值为目标,构建贯穿4个学年8个学期的实践教学体系,并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双师型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机制创新和实践教学目标达成评价等途径保障实践教学的主导地位。研究成果可以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架构之间的有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双重表达的临床和预后意义,并研究HIF-1α抑制剂LW6和贝伐单抗(Avastin)对非小细胞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