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补结构还是述宾结构?——“洗一次”的句法结构探微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gaoh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洗一次”的语法结构为“V+数词+动量词”,对于这一结构的定性问题,语法学界历来有分歧。丁声树等著《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朱德熙《语法讲义》《语法答问》中都将这一结构中的“数词+动量词”定性为“V”的准宾语,即认为它是述宾结构。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贾彦德的《汉语语义学》等将这类结构中的数量短语定性为动词的补语,即认为它是述补结构。本文倾向于后一种观点。
其他文献
面对市场经济的无情冲击,粮食部门如何从计划经济思想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如何进一步为农民增收和居民消费做出贡献?如何在打破一统天下之后,赢得自己的一片天?如何按照系列化
本文以客观的态度对“儿子”的各种谦称、敬称做了分析归纳,指出了“儿子”各种谦称、敬称的使用年代,同时,对其消亡的主客观因素也做了一定程度的分析。
加入WTO后,我国粮食流通将面对强调流动自由、交易规则、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开放的世界市场.我仅就大米经营企业应采取的对策谈谈看法,供同行参考.
在中国古代诗歌文体中,对偶一直贯穿始终,在早期它只是一种修辞手法,后来它是构成近体诗的必备条件。可以说,对偶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灵魂和生命。“五四”时期,对偶虽被白话文运动的先驱胡适连同“古典文学”一起打倒,但终究是打而不倒。至今,它仍然在诗歌、散文等书面语体中广泛使用。即使是日常生活中,如在谚语、门联中,也少不了它。为何对偶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呢?对偶辞格是怎样生成的呢?  对偶首先源于对称的视觉美。
《庄子》被认为是一座语言艺术的丰碑,比喻艺术在《庄子》中得到了充分、自由、完满的运用。由于巧妙地使用了明喻、暗喻、诘喻、反喻等比喻手法,文章更加含蓄蕴籍、富于变化,韵
加强粮食收购市场管理和搞好农村粮食贸易市场建设,是粮食流通领域改革的重要内容.然而,粮改以来,农村粮食贸易市场建设基本处于自然发展状态,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加剧
一、机遇和挑战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五"计划,把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粮食安全,列为发展国民经济首位.粮食生产和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可
基于四氮杂杯[2]芳烃[2]三嗪键合硅胶吸附剂(NC-Si),构建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河水中3种硝基苯酚和己烯雌酚的新方法。考察并获得了固相萃取和液相色谱分离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