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桑新品种大10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l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总结了果桑新品种大10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整地、栽植方法、园相群体结构、树型养成方法与新梢管理、果桑园土肥水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指导果桑大10的高产栽培。
  关键词 果桑大10;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888.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2-0049-02
  
  浙江省景宁县地处浙南山区,境内环境幽雅,生态优越,无工业污染,气候湿润,是生产无公害桑果的理想区域。近年来我县各地农民从单一养蚕,发展到生产桑果、果叶兼用,不仅提高了蚕桑生产综合效益,同时也丰富了果品市场。目前,桑果的保健与药用功能备受消费者青睐。因此很有开发价值。我县于2002年春引种了3.33hm2果桑新品种大10,基地安排在外舍乡王金洋村。通过3年来的科学栽培与管理,平均产果量达23.25t/hm2、收益达13.95万元/hm2,己超出养蚕收益2倍多,其经济效益相当可观。现将果桑新品种大10的高產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大10的性状
  
  大10枝条细直,树形开展,叶较大,花芽率高,平均每100cm枝条结果25丛,每丛平均果数有4.5个,果长3.2cm,果实直径1.4cm,单果重3.8g,紫黑色,无籽,果汁含总糖13.8%。果实成熟后有落果率高的缺点。
  
  2高产栽培技术
  
  2.1基地选择
  必须选择交通方便、阳光充裕、土层深厚、结构疏松、土壤肥沃、保水性能和通气性好的田块。
  2.2整地施肥
  先进行全面深翻,建好排灌系统,再开沟作畦,做到沟渠配套。重施有机肥,一般施腐熟栏肥37.5t/hm2
  2.3栽植方法与时间
  在定植前首先要开好定植沟,一般沟深为0.5m,沟宽为0.6m。定植沟开好后先施入有机肥再覆土10cm,并将苗木放于定植点内,再将根系向四周理直,定植后将土回填成馒头状压实,浇透水。定植时间一般安排在12月中旬为宜。
  2.4园相群体结构
  2.4.1密度。一般以栽5 550株/hm2为佳,行距150cm、株距120cm。
  2.4.2树型。以养成3级支干的中干拳式树型、定拳高度80cm为宜,即是三腰六拳的树形模式最适合果桑大10的高产栽培要求。
  2.4.3拳数。单株拳数留养4~5个,留拳2.25~2.70万个/hm2为基本拳数。
  2.4.4条数。夏伐疏芽后,留条4.5~5.4万根/hm2。通过1次摘心,冬季留足9.75~10.80万根有效条才能达到高产的目的。
  2.4.5条长。果桑大10园的平均条长要留养至120cm左右,总条长要控制在11.25~12.75万米/hm2之间。
  2.5树型养成方法与新梢管理
  栽植当年,我们首先在离地面25~30cm处进行修剪,每株留养2~3根枝条;第2年在桑果采收后再在离地面45~50cm处进行夏伐,每根枝干上留养2根枝条;第3年在桑果采摘后再在离地面80cm处进行夏伐,即定干,以后每年在此高度进行夏伐1次。
  2.5.1抹芽、疏枝、摘心时间。从多年种植实践来看,抹芽在春芽展叶3~5片时进行为宜;疏枝则在夏伐萌芽展叶3~5片时进行为宜;摘心应分2次进行,第1次在4月初为宜,第2次在夏伐后新梢长到20~30cm时进行为宜。
  2.5.2抹芽对象。在春季萌芽期,适时抹除果桑副芽、隐芽和不定芽,以增加果桑园通透性,促进桑果正常生长。抹芽一般分2~3次进行。
  2.5.3疏枝对象。在夏伐和摘心后,及时疏去弱枝和多余新梢,以利重点培育结果枝。
  2.5.4摘心对象。首次摘心目的是削减春梢的顶端优势,以利集中营养长桑果。夏伐后摘心目的是促进新枝萌发,增加结果枝,但此次摘心一般只提倡1次,以免影响结果枝的粗壮度和木质化程度。
  2.5.5修剪。冬季修剪以多留少剪为宜,在修剪时只要将枝条顶端不充实部分短截20~25cm即可;同时还要剪去枯梢、细小的倒挂枝和病虫枝。
  2.6果桑园施肥
  根据近3年生产实践,成林果桑大10园要确保年产23.25t/hm2桑果,全年需施尿素720kg/hm2,钙镁磷肥2 400 kg/hm2,硫酸钾300kg/hm2。有机肥的施用应占总施肥量的35%以上,不能低于25%。N∶P∶K的比例以10∶4∶5为好。
  2.6.1施肥深度与方法。桑树根系多数分布在离地面17~35cm范围内,所以肥料应施于15cm深的土壤中为宜;施肥方法,应先在行间开沟再施肥,施肥后立即复土,以防肥料流失。
  2.6.2施肥次数。以1年施肥4次为宜。①春肥:即促果肥,一般于1月下旬至2月上旬施用,施肥量占全年总用肥量的25%,以钾肥为主,配施氮、磷肥。春季萌芽后在扬花期防治病虫害时应加0.1%硼肥和0.3%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肥2~3次。②夏肥:即促梢肥,一般都在5月中旬即夏伐后施用,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50%左右。以氮肥为主,配施磷、钾肥。 ③秋肥:即壮梢肥,应在9月中旬施用为宜。施肥量占全年总用肥量的25%左右,以氮、钾肥为主,适量配施磷肥。④冬肥:即基肥,应在11月底至12月下旬施用为宜。成龄树施肥量一般为施腐熟有机肥60~75t/hm2为宜。
  2.7土、水管理
  2.7.1土壤管理。为使果桑园稳产、高产,每年冬季都要对果桑园进行改土,即由定植行逐年逐渐向行间开挖深0.5m、宽0.6m的施肥沟,先让土壤进行冻晒和风化并施足有机肥,然后再复土。生长季节勤松土、除草及清理果园。
  2.7.2水管理。合理灌溉是果桑优质高产的重要技术环节,一般让果桑园田间最大持水量保持在70%~80%。含水量低于50%时应及时灌水。如果土壤湿度达到适宜范围时就应及时排水,采用明沟排水为佳。
  2.8主要病虫害防治
  根据我站近几年调查结果,果桑大10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桑椹菌核病、桑天牛和桑螟。采取的防治措施主要有农业物理防治和化学药物防治2种方法。物理防治即是采用结合冬季修剪,清除地面枯枝落叶,以减少果园内病菌来源;雨后及时排水,防止园内积水,降低土壤湿度;合理修剪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果园湿度;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生长季节,及时彻底摘除病叶、剪除病枝和病果,集中烧毁或深埋;拔除病毒植株,防止扩散蔓延等技术措施,确保果桑大10的健壮生长。
  桑椹菌核病一般在2月28日至3月26日之间,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交替喷树冠防治。晴天每隔5d防治1次,雨天见晴就防治。
  桑天牛一般采用人工防治,即冬季结合修剪,剪除虫枝,集中烧毁。在7~9月再捕杀成虫或刮除枝干上的虫卵。另外还用铁丝刺入虫道,杀死幼虫;或用5%顺式氰戊菊脂乳油,80%敌敌畏1∶20倍浸棉球塞入最下部的排粪孔,用湿泥封闭孔口,熏杀幼虫。若用化学防治,一般于7~9月,用5%锐劲特1 500倍或50%甲基对硫磷乳油1 500倍进行喷雾防治。
  桑螟一般采用人工防治,即是冬季进行整枝修拳,并将枯枝、枯桩带出桑园,及时烧毁,以减少桑螟越冬场所。然后再在7~9月中下旬,重防第3~5代桑螟。时间掌握在桑螟1~2龄时,用40%桑宝乳油或60%双效磷乳油或80%敌敌畏1 0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
  
  3采收
  
  要保持优质桑果品位,适时采收也很重要。为此,我县一般都在4月下旬当桑果呈现出品种成熟时特有的紫黑色、鲜食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2%以上时进行采收。采收方法是用手指轻轻捏住桑椹向下轻拉即可将桑果摘下。采收时要注意防止捏伤桑椹,造成烂果而影响果品质量;同时,还要尽量避免摇动树枝以减少落地果。
  
  4参考文献
  
  [1] 张仁杰,樊永强,郎进宝.果桑品种——大10[J].浙江农业科学,2001(6):329.
  [2] 杨今后,杨新华,郭文军,等.果桑品种“10"的引种与栽培[J].蚕桑通报,2001,32(4):12-15.
其他文献
摘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确立并进入完善阶段,在制度扩面中遇到一些新的问题与挑战,如覆盖率的确定、资格条件的界定、入户调查的实施等,已经成为制约农村低保制度完善和发挥制度有效性的主要障碍。因此,正视这些问题并予以主动化解,是当前农村低保制度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农村低保制度;覆盖率;资格条件;入户调查  中图分类号 F323.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4
摘要: 对高油玉米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概述,介绍了玉米含油量的遗传特性以及玉米种质的扩增与创新的梗概,并对“三利用技术模式”中的若干问题作了评述。  关键词:高油玉米;种质资源;伴侣杂交种;育种;应用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0-0077-03    1高油玉米研究简况    1.1高油玉米在美国的研究进展概况  著名美国学者Hopki
摘要 通过分析早熟花椰菜台友早生50天近年示范推广情况,总结出早熟花椰菜台友早生50天高产栽培技术,为大面积推广早熟花椰菜台友早生50天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花椰菜;台友早生50天;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4-0043-01    花椰菜属福建省主要蔬菜品种,目前市场上花椰菜主要为春秋栽培中晚熟品种,常出现淡季供应矛盾。为满足市场
摘要 介绍了海垦13号荔枝品种特性,并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从而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海垦13号;荔枝;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6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2-0025-02    1品种特性    海垦13号,又名紫娘喜、紫娘鞋、蟾蜍红、蟾蜍皮,是从海南本地荔枝品种中选育出来的一个优良品种。该品种枝条细,分枝多,叶片小,属细枝小叶型;花穗
摘要 阐述了YG001甘薯无公害大田栽培技术,同时介绍了其贮藏技术,以期为YG001甘薯栽培与贮藏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YG001甘薯;大田栽培;贮藏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9-0241-02    YG001甘薯是扬州大学从美国引进的高胡萝卜素、高Vc的食用甘薯,块根中除含有大量淀粉外,还含有可溶性糖、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以及钙、磷
摘要 从播种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方面介绍高淀粉马铃薯青薯3号丰产栽培技术,以期指导该品种的大田栽培。  关键词 高淀粉马铃薯;青薯3号;栽培技术;规范  中图分类号 S63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1-0021-01    为了使青薯3号在适宜地区发挥较大的增产潜力,为栽培管理提供技术依据,经多年试验和详细观察记载,从选地、备耕、播种及田
摘要 介绍了GS(国审)鄂早18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种子处理、播种、育秧、移栽、施肥、田间管理、收获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GS鄂早18优质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鄂早18;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8)20-0188-01    GS(国审)鄂早18(原品系名20257)系黄冈市农科院与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责任公
摘要 稻田轮作制度是整个农业耕作制度的重要内容,建立合理、高效的稻田轮作制度,对于增加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以及恢复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对江西稻田轮作制度的发展现状,包括稻田轮作的类型、模式及效益,以及未来稻田轮作制度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等进行了探讨,可为江西及南方稻区建立合理稻田轮作制度、发展农田循环生产技术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稻田轮作制度;农田循环生产技术;农业可
摘要 阐述超级稻中浙优1号的特征特性,并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水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浙优1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2 1.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6-0142-02    中浙优1号(航恢570×中浙A)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种子公司合作育成的优质杂交中
关键词 建设工程款 优先受偿制度 利息  作者简介:熊颖,长沙理工大学法律硕士,研究方向:工程法。  中图分类号:D92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7.115一、案例分析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五局”)和嘉信房地产发展有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