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表上看,中国已变得比美国还年轻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zzb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终于出台政策,强调要保护文物了,这是好事,可惜似乎已经为时已晚。中国的文物,经过革命和建设两大冲击之后,残存的已经不多了。从地表上看,中国已经变得比美国还要年轻,城市建得比纽约还要纽约,建筑都是新的,钢筋水泥加大玻璃,广场街道,霓虹灯,每个城市都一个样。文物有吗?有,在几个主要城市的博物馆里,在私人收藏家手里。然而,那里的东西,已经不是文物,只是古玩,脱离了文化背景的商品,就跟纽约大都市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一样,只有观赏和拍卖的价值。
  
  残存在地面上的文物,境遇最惨。以建筑而论,不管房子有多古老,有什么人住过,历史价值多高,只要开辟旅游景点有麻烦,不能立马换来银子,而如果这块地皮恰好又可以开发地产,那么,命运将只有一个字:拆。如果该建筑已经是旅游景点,也有游客登门,那就敞开大门迎客,人来得越多越好,哪怕踩烂地砖,挤倒大门。只要有人出钱,不能摸的可以摸,不能爬的可以爬,不能坐的可以坐。山西应县的木塔,是全世界仅存的木制古塔,到今天,早就不应该再上人了,但是,游客们都知道,只要塞点钱给管理者,还是可以上的。如果某个文物建筑引不来游客,挣不到钱,但又碍于法规无法拆了盖商品房,那么就出租,哪怕人家用来当仓库,做厂房。说得夸张一点,文物的意义,就是一个字:钱。要尽快、尽早、尽可能多地带来钱。
  能拿得走的文物,命运似乎要好一点,但仅限于那些在私人收藏家手里的。如果是公家的文物,任你一级二级还是特级,只要不是那些特别著名、已经在公众面前露过多次脸的,还不就是堆在仓库里,一任虫蛀霉变、锈蚀风化,被偷、被换的事情也时有所闻。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包括一些规模很大的博物馆里的展品,都换成了复制品,有的复制品复制得相当拙劣,像我们这样的外行,一眼就能看出来,那么,真品哪里去了呢?
  与此相对照,是某些地方大规模的造假活动。造假古董、假文物,甚至拆了真的造假的,只要风闻某地有某古代名人,假古董就会很快造出来。人们最热衷的是所谓的人文先祖,已经不知道造出来多少黄帝、炎帝、女娲、伏羲的塑像和庙宇堂馆。就算找不出古代名人,也要造大佛,一个又一个,顶天立地。这种新造的“文物”,再过几千年,或许能变成真文物,假使我们的子孙比较仁慈,能容忍这些东西存在,并且它们本身足够结实,能熬过那么些日子。但是,到那时候,我们的文物历史,已经远远赶不上年轻的美国了。
  当然,我承认,猖獗的盗墓和其他偷盗文物的行为,也对文物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但是这种违法犯罪行为,毕竟国家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加以打击,只要打击的力度足够大,相信遏制这种现象,还是有希望的,但是,面对这些层出不穷的,由政府,由管理者造成的对文物伤害,我们怎么办呢?这种伤害,有时往往是致命的、毁灭性的。而作为文明古国国民的我们,对这种伤害,完全无能为力。
  我们眼睁睁地看到,日复一日,这种来自合法机关的“合法”伤害都在发生,别说地方上如此,即使在北京,像故宫这样世界瞩目的地方,尽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警告,对其文化遗产的地位亮了黄牌,人家也依旧不肯限制一下参观人数。
  这不禁让我想起一位朋友的遭遇,他在意大利米兰旅游时,想要参观一下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该画绘在圣玛丽亚感恩教堂的餐厅墙壁上。但是这位朋友到了门口却被拒绝,因为他没有提前通过电话或网上预约。后来,无论他怎么央求,终究被拒绝在外。说起这件事,他说他并不遗憾,因为将来有机会还可以再去,而这幅画肯定会被意大利人保存完好。
  欢迎订阅《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国外订阅代号:W5372,订阅电话010-65363436,更多订阅信息请登陆:www.ceweekly.cn。
其他文献
对铁路悬索桥较为合理实用的刚度指标体系做了调研分析,并按照建议的刚度指标,对悬索桥的边中跨比、垂跨比、高跨比、宽跨比等参数做了对比分析,总结提出了适合铁路悬索桥的一些
以Zn2+-阿魏酸-咖啡酸配合物为模板制备了双分子印迹聚合物,优化了制备条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分子印迹聚合物进行结构表征,测试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特性,探讨
分别在400℃、500℃、600℃、700℃、800℃的热解终温和0、2%、4%、6%含氧量的热解气氛条件下制备成型生物质炭,通过扫描电镜、比表面积仪等测试手段对制得的成型生物质炭进
上世纪30年代,梅兰芳先生初到上海,虽然他唱功绝顶.但要在大上海一下子出名也难。
李隆基还没当皇帝的时候,有一次出门打猎,马受惊了,带着他跑人一户百姓家中。几个年轻书生正坐在院子里饮酒聊天,见进来一个陌生人,便客气地起身作揖,请他一起饮酒。李隆基也没客气,大大咧咧坐到了主位上。书生们并不知这就是未来大名鼎鼎的唐明皇。其中一人不高兴地说,我们正在行酒令。如果您能行酒令,才能喝酒。李隆基问,怎么个玩法?答曰,以祖上官职的大小排位,谁的老子官大,谁就先喝。李隆基笑了,说,那你们把酒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