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高职学生学习自主性差的现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提出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中,应通过引导学生端正学习动机、营造良好学习气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掌握自主学习方式、改变教学评价标准来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习现状 学习自主性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4-0017-02
学习自主性(Autonomous Learning),又称自主性学习或自我指导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是一种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现代学习理论,是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以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1][2]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满足社会职业需求为目标,旨在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培养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3]近年来发现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且学习能力与应用能力一般。因此,调查高职学生学习现状以及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刻不容缓。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从我校选取不同专业学生,利用网络平台编辑问卷,学生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在网上作答。内容涉及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专业满意度、学习态度、学习交流情况、学习影响因素、学习习惯、自我监控力等问题。发放问卷650份,回收有效答卷639份,有效率为9831%。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提高高职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策略。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入学目的明确,动机基本端正
调查结果显示,有4507%的学生入学是为今后做一番事业打好基础,1878%是为进一步学习深造打基础,2723%是为了找份好工作。这表明大多数学生入学动机端正、目的明确,但仍有892%的学生入学动机存在问题。
(二)专业满意度欠佳,学习方向迷失
调查表明,仅595%的学生对所学专业很满意,3646%一般满意;4131%的学生对专业感到不满,缺乏学习兴趣,1628%对于这个问题表示说不清。
(三)学习态度不端正,积极性不高
学习态度不仅是取得好成绩的条件,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仅4804%的学生表示能够做到边听课、边笔记、边思考,5196%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上课做其他事情;5728%的学生表示能够积极主动完成作业,4272%表示对待作业应付了事,甚至不做作业。这表明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存在问题,需要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端正学习态度。
(四)学生互动交流欠缺,求知欲偏低
调查结果显示,当学习遇到困难时,有7214%的学生会选择向老师和同学询问,2786%选择不询问或讨论,甚至放弃;课堂上遇到疑问时,3615%的学生从不或者仅偶尔提问。当然,遇到问题,如果有意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值得称赞的,但若自己不能理解,也不与同学、老师交流,对学习中的困难听之任之,这类学生需要引起重视并给予帮助。[4]
(五)自学能力欠缺,过于依赖外界
调查发现,高职学生有5413%认为学习主要靠自己,4147%认为学习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良好的班级学习风气,438%学生认为学习主要受家长和教材的影响。可见,一大部分学生将获取知识的途径依赖于外界事物,同时也表明教师、班风、家长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六)学习方法不当,缺乏合理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是一样,若能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并按计划坚持执行,必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显示,仅有3192%的学生制订学习计划、经常预习,6808%的学生表示不预习或偶尔预习;2285%学生表示经常整理笔记、复习知识和思考问题,4773%学生表示会偶尔复习,2942%的学生不整理笔记,甚至从不复习;仅2003%的学生表示会每学期指定作息时间表,3224%的学生从不制订。这表明许多学生仍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自我监控力不足,学习自主性欠缺
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调查发现,仅有277%的学生具有经常阅读的习惯;自习时注意力能够非常集中的仅有1643%;碰到不懂的问题时仅有4178%的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这表明学生自我监控力不够,自主学习能力非常欠缺。
三、提高高职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建议
本调查的研究对象虽只是广东某一所高职院校部分学生,但调查结果基本能够反映当前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
(一)培养学生树立学习目标,端正学习动机
端正的学习动机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积极的学习心态和恰当的学习策略有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因此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制订合理的学习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避免学生形成只有传统授课方式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只有跟着教师思路进行思考才能学到知识的错误观念,防止学生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形成抵觸心理,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校可以利用已有资源(比如:参观校史馆、实验室、实训基地等硬件设施,开展专业介绍、课程介绍、就业等讲座)改善学生学习心态,端正其学习动机。[5]
教师应引导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一个由学生来控制的复杂的认知过程,学生应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在不断努力和坚持下提高学习效果。只有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这样才能结合学习环境及自身需求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进而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因学生个体存在认知差异、存在优势和劣势,因此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提醒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寻找切实可行的学习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习现状 学习自主性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4-0017-02
学习自主性(Autonomous Learning),又称自主性学习或自我指导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是一种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现代学习理论,是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以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1][2]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满足社会职业需求为目标,旨在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培养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3]近年来发现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且学习能力与应用能力一般。因此,调查高职学生学习现状以及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刻不容缓。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从我校选取不同专业学生,利用网络平台编辑问卷,学生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在网上作答。内容涉及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专业满意度、学习态度、学习交流情况、学习影响因素、学习习惯、自我监控力等问题。发放问卷650份,回收有效答卷639份,有效率为9831%。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提高高职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策略。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入学目的明确,动机基本端正
调查结果显示,有4507%的学生入学是为今后做一番事业打好基础,1878%是为进一步学习深造打基础,2723%是为了找份好工作。这表明大多数学生入学动机端正、目的明确,但仍有892%的学生入学动机存在问题。
(二)专业满意度欠佳,学习方向迷失
调查表明,仅595%的学生对所学专业很满意,3646%一般满意;4131%的学生对专业感到不满,缺乏学习兴趣,1628%对于这个问题表示说不清。
(三)学习态度不端正,积极性不高
学习态度不仅是取得好成绩的条件,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仅4804%的学生表示能够做到边听课、边笔记、边思考,5196%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上课做其他事情;5728%的学生表示能够积极主动完成作业,4272%表示对待作业应付了事,甚至不做作业。这表明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存在问题,需要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端正学习态度。
(四)学生互动交流欠缺,求知欲偏低
调查结果显示,当学习遇到困难时,有7214%的学生会选择向老师和同学询问,2786%选择不询问或讨论,甚至放弃;课堂上遇到疑问时,3615%的学生从不或者仅偶尔提问。当然,遇到问题,如果有意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值得称赞的,但若自己不能理解,也不与同学、老师交流,对学习中的困难听之任之,这类学生需要引起重视并给予帮助。[4]
(五)自学能力欠缺,过于依赖外界
调查发现,高职学生有5413%认为学习主要靠自己,4147%认为学习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良好的班级学习风气,438%学生认为学习主要受家长和教材的影响。可见,一大部分学生将获取知识的途径依赖于外界事物,同时也表明教师、班风、家长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六)学习方法不当,缺乏合理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是一样,若能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并按计划坚持执行,必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显示,仅有3192%的学生制订学习计划、经常预习,6808%的学生表示不预习或偶尔预习;2285%学生表示经常整理笔记、复习知识和思考问题,4773%学生表示会偶尔复习,2942%的学生不整理笔记,甚至从不复习;仅2003%的学生表示会每学期指定作息时间表,3224%的学生从不制订。这表明许多学生仍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自我监控力不足,学习自主性欠缺
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调查发现,仅有277%的学生具有经常阅读的习惯;自习时注意力能够非常集中的仅有1643%;碰到不懂的问题时仅有4178%的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这表明学生自我监控力不够,自主学习能力非常欠缺。
三、提高高职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建议
本调查的研究对象虽只是广东某一所高职院校部分学生,但调查结果基本能够反映当前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
(一)培养学生树立学习目标,端正学习动机
端正的学习动机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积极的学习心态和恰当的学习策略有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因此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制订合理的学习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避免学生形成只有传统授课方式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只有跟着教师思路进行思考才能学到知识的错误观念,防止学生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形成抵觸心理,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校可以利用已有资源(比如:参观校史馆、实验室、实训基地等硬件设施,开展专业介绍、课程介绍、就业等讲座)改善学生学习心态,端正其学习动机。[5]
教师应引导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一个由学生来控制的复杂的认知过程,学生应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在不断努力和坚持下提高学习效果。只有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这样才能结合学习环境及自身需求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进而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因学生个体存在认知差异、存在优势和劣势,因此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提醒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寻找切实可行的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