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对参与体育赛事志愿者活动的认识及行为研究

来源 :体育风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pzmf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高校体育组织增加了,进而需要更多大学生参加,这是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和职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种体育运动蓬勃兴起,需要更高质量的志愿者提供体育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成为一项高尚的新的社会活动。本项调查从大学生体育志愿者服务活动的了解和参与,参与体育志愿服务培训情况及在体育志愿服务参与的原因,参与体育志愿服务的收获和阻碍大学生因为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了解大学体育志愿者的服务行为。
  关键词: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行为;服务现状分析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目的,本研究对象确定为参与高校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及其行为。根据研究需要对西南民族大学与高校体育赛事的 500 名志愿者进行了抽样调查,收回调查问卷500份,收回率100%,得到有效问卷486份,有效样本486人,有效率97%。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文献法是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间接获取研究对象的信息。本文运用数字文献资源,对清华同方国内外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志愿者服务行为、志愿者管理理论书籍及相关文献资料300余篇,
  2.问卷调查法
  本文通过查阅有关文献,对参加高校体育活动的部分志愿者的访谈结果进行了探讨。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人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对志愿服务行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二、大学生体育志愿者服务活动的了解和参与情况
  (一)了解情况
  大学生对高校体育活动志愿服务的认识程度反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认知水平和高校志愿服务的发展。因此,本文调查了大学生对体育活动志愿者服务的了解情况。调查显示,了解的有83人,占18.86%;较了解的有93人,占21.14%;了解一点的有221人,占50.23%,不了解的有43人,占9.77%。由此可以表明,大多学生对体育赛事志愿服务不了解的人数还很多。说明加强高校志愿者服务宣传,广泛普及志愿服务知识,提高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认知水平,使大学生了解志愿服务,更好地为社会和学校服务,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二)大学生参与志愿的途经
  目前,我国体育赛事常见的志愿者组织为,运动委员会下属志愿者组织和高校志愿者组织。根据不同情况,本研究把大学生参与志愿者途经分为四种情况。分别为:学生体育社团、院系学生会、高校志愿者服务团队、个人报名;研究表明:大学生参与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主要选择途径是院系学生会50.23%、学生体育社团17.28%和高校志愿者服务团队23.41%。个人报名的占7.28%,其他的占1.8%。从志愿服务规范管理的机制来看,一般参与志愿活动多数是由志愿者组织所进行的。
  (三)大学生志愿的参与次数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力量,是整个社会志愿者的主要来源,学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大学生社会参与更广泛的志愿服务活动期间,通过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并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意义。因此大学生参与体育赛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参与次数显示。研究得到:大学生参与四次以上者仅占10.90%,三次以上者占16.59%.一次和二次者占七成以上73.32%。
  三、大学生接受志愿者培训情况
  大学是培养全社会志愿服务,社会大多数志愿者都在高校产生的,各种大赛事(如奥运会、亚运会)大部分志愿者是大学生,没有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将无法正常运行,确保志愿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相关的和有效的志愿者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本次调查有效人数中,没有接受志愿者培训的有278人,占据的调查有效样本的63.18%,接受培训的有122人,占据了调查问卷的36.82%。
  四、大学生参与高校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动因
  根据学者吴文琪和周红杏的研究结果,本文把大学生参与高校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动因分为七个方面,学校强制、自我奉献、锻炼自我能力、增加测评分数、爱好体育、自我荣誉感和其他。如表1。
  从表结果来看,大学生参与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主要动因是锻炼锻炼自我、自我奉献、爱好体育和自我荣誉,可见,大学生在志愿活动中希望得到学校的认可和表扬,并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五、大學生参与体育赛事志愿者活动的收获
  学者沈炜等人认为:对社会而言,志愿者在提供志愿活动的过程中,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有助于社会的进步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对志愿者个人而言,志愿服务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丰富了生活体验、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根据调查情况本文设计了五个项目,调查显示:提升了能力重选次数304占69.09%,增加了知识重选次数246占55.91%,增强了社会责任重选次数228占51.82%,交了新朋友重选次数240占56.59%,提高了自我重选次数170占45.31%。
  大学生参与体育志愿服务的主要成果是锻炼自身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加知识。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的过程中,除了能帮助他人,还培养了他们的组织领导能力、学习新知识、增强自信心、学会与人相处等能力,对于志愿者来说,任何贡献都是个人的满足。实践是人,尤其是大学生提高自我意识,培养良好人格和心理素质,调整和纠正不良心理,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
  六、阻碍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的原因
  志愿服务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表现,但是,由于对志愿服务的宣传不足,社会重视程度不够,少部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不仅缺乏理解,甚至存在一些误解和偏见,这挫伤了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的信心和热情。本文结合调查高校调查情况得到表2。
  由表可知,阻碍大学生参与体育赛事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志愿者服务者组织、个人能力不足、自身认识不足和学校课程太多,因此,建立大学生志愿者培训基地,强化大学生志愿服务专业技能,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综合能力刻不容缓。
  七、结语
  (一)建议
  1.建立大学生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培训基地,建立和完善高校体育志愿者的培训机制,提高高校体育志愿者的专业技能素质,加强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意识,以加强高校志愿者队伍的管理,有志愿者工作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使高校体育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在系统中,标准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2.培养大学生参与体育赛事的意识,高校体育志愿者,有责任心和较强的时间理论知识的意识,有强烈的情感认同和社会参与感,通过社会志愿服务发展的影响,也是最强的,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感染和高校体育志愿者更及时接种和成熟下,培养大学生参与高校体育志愿者服务意识和行为,使其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一定的积极和社会作用。
  (二)结论
  通过对西南民族大学学生对参与体育赛事志愿者活动的认识及行为的研究可以发现,大学生对体育赛事志愿服务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志愿服务的质量;有关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的缺失;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指导;高校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滞后。
  参考文献:
  [1]曹荣芳,王佳.高校大学生体育志愿者发展现状及问题[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0,5(3):121-123.
  [2]李坚.试论我国高校体育志愿者培训模式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0 (6).
  [3]赵淑琼.高校体育赛事志愿者志愿服务行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以山西省部分高校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师范大学,2012.
其他文献
摘要:足球特长生就是学生以足球运动作为自身的专业特长,在这期间学生不仅需要进行体育专项训练,同时还需要学习文化课。足球特长生在学校属于比较独特的群体,他们因为需要参加锻炼,无法与普通学生一起参与学习,这样也就导致很多学校对他们进行特殊对待,使得他们经常会被孤立成为特殊群体,基于此,本文就以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为例,对该小学的足球特长生教育培训现状进行研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措施。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通过对惠州城区小学体育课程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小学体育课程发展并不乐观,并发现以下情况:教师在师资力量上、专业素质上存在问题;学生在体育参与度与课堂满意度上存在问题;在教学上存在场地器材与教学方法与模式等问题。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程;学校;现状;对策研究  一、选题依据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2]。就目前
期刊
摘要:微博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体育运动、项目发展、赛事营销提供了新的利器。分析中国武术微博的营销价值,对体育项目营销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以中国武术协会在新浪微博上发布的微博为切入点,对其微博运营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制定微博营销计划,选择适宜营销策略;重视双向互动,加强关系维系等对策。  关键词:微博营销;中国武术协会;传播  引言  (一)研
期刊
摘要:为实现全民健身的全面发展,探讨符合城镇社区群众体育发展的合理路径,旨在为河南省全民健身的群众体育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商丘市虞城县西街社区大众健美操的现状为研究对象,对西街社区居民参与大众健美操的基本情况、锻炼动机情况、锻炼内容种类、活动场所进行研究。  关键词:全民健身;大众健美操;商丘市虞城县西街社区;现状;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
期刊
摘要:高校体育智能化管理不仅是技术创新,更是智慧技术与高校体育管理的深度融合,通过发挥智能技术优势,搭建以体育学习为基础,以互联网为推力的全新智能化教学平台,形成“互联网+体育教育”的智能化管理机制,有效发挥智能化技术在助推高校体育管理创新中的积极作用。本文以高校体育智能化管理价值分析为基础,结合高校体育智能化管理内容,从夯实智能化基础、拓展智能化应用和创新智能化管理机制等视角,提出“互联网+”模
期刊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走访调查法及数据综合分析法对我院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造成我院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因素既有大学生自身对体育锻炼重要性认识的不足,也有外部因素的制约和客观条件达不到要求。提出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必须经过身体锻炼才能得以实现,只有在思想上有对锻炼的认识,才能促进身体锻炼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状况;身体素质;锻炼情况  引言  随着全国各个高校招生的规模比例越来
期刊
摘要:以甘肅省普通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研究高校不同性别、不同阶段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问题和影响因素,从学生、教学、学校三个方面为今后校园体育活动的发展提出建议,旨在改进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研究  引言  体育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党和国家对体育的重
期刊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科研方法,以黄河科技学院的瑜伽运动为例,分析河南省民办普通高校瑜伽运动开展过程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提高大家对瑜伽的认知;积极开展瑜伽课程;定期输送教师外出进修等。  关键词:瑜伽运动;民办高校;河南省  瑜伽运动起源于印度,迄今为止,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瑜伽运动自1985年开始在我国境内进行传播,经过30多年的发展,各大健身场馆、
期刊
摘要:对于运动者来说,在运动的过程之中很容易产生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是指在我们处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下,并有一定的应激源时,我们身体所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的反应,是我们在受到外界的刺激时身体所产生的一种本能反应,过激的应激反应,会对比赛成绩以及会对个体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甚至产生伤害。本文针对业余长跑运动员在跑步中可能会产生的应激反应做出了一定的分析研究,指出了在长跑中应激反应对运动员的利弊,并针对业余长
期刊
摘要:随着近几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剧,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已逐渐成为社会最关注的话题。本文以上海市杨浦区中老年人体育健身知识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定义了中老年、体育健身知识、知识的获取途径的概念,调查总结出现阶段中老年人群体育健身的现状及对体育健身知识的了解程度,从多角度分析中老年获取体育健身知识的影响因素,从转变自我意识的观念为出发点,以意识支配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