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出口与农业经济增长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aope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协整分析技术、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利用新疆1991—2006年的数据,对农产品出口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农产品出口总额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农产品出口增长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即农产品出口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原因,而农业经济增长并不是农产品出口的原因。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农业经济增长;协整;因果检验
  中图分类号:F572.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2-0163-02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1991年农产品出口额10.92亿元,2000年达到27.86亿元。2001年加入WTO后,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进一步发展,到2006年达到38.28亿元,增幅达251%。与此同时,新疆的农业经济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包括农、林、渔业在内的第一产业总值从1991年的112亿元跃增到2006年的528亿元,增幅达371%。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与农业经济增长的速度令世人瞩目,二者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农产品出口贸易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借助计量经济学的协整分析方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新疆现有统计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实证结论来揭示农产品总出口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内在相关性,从而客观评价农产品出口贸易对增加农民收入的影响。
  
  1 数据的选择
  
  本文分析所使用的样本取自1991—2006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新疆统计年鉴五十年》和《新疆统计年鉴2007》,农产品出口额根据当年汇率水平折算为以人民币为计价单位的贸易额。根据可获得的数据资料,我们用第一产业GDP的统计数据代表农业经济,以符号Y表示;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涵盖了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饮料及烟草、非食用原料、动物油脂及腊四项内容,以符号X1表示。为消除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各变量进行对数变换,变换后不影响变量之间的关系,变量的对数形式表示为LnY,LnX1。
  
  2 实证分析
  
  2.1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由于是时间序列模型,为了避免伪回归的产生,需要在回归分析之前对经济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ADF即扩展的迪基—富勒检验法,我们可以得出如表1的结果。
  由表1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原水平序列LnY和LnX1的ADF值均大于10%置信水平的临界值,表现出非平稳;但它们各自的一阶差分序列DLnY,DLnX1的ADF值均小于10%置信水平的临界值,表现出平稳的特征,即LnY和LnX1都是一阶单整过程,换言之,它们均为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因此,不能够用传统的回归分析来构建模型,为此,使用协整理论来研究它们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2.2 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的基本思想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若它们是同阶单整的,则变量之间的某种线性组合可能是平稳的,即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通常有两种方法用来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一种是EG两步法;一种是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采用EG两步法,样本容量必须充分大,否则得到的协整参数估计量将是有偏的,而且样本容量越小,偏差越大。本文中用于分析的有效样本相对较小,故为克服小样本条件下EG两步法参数估计的不足,本文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
  在进行检验之前,首先对建立的VAR系统确立合理的滞后期,这里根据无约束VAR模型的残差分析和AIC准则确定其最优滞后期为2,由于协整检验选择的滞后阶数等于无约束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减1,因此,协整检验的最优滞后阶数为1。对LnY和LnX1的长期关系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当Ho:r=0时,似然比统计量的值为22.62987,大于5%显著水平的临界值15.41,所以拒绝零假设Ho:r=0,即认为LnY和LnX1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接下来进一步检验,因为r≤1时,似然比统计量等于0.433503,小于临界值3.76,所以接受零假设r≤1,因此,在5%的显著水平上,变量之间有且仅有一个协整关系,对应的协整回归方程为:
  LnY=0.6073LnX1+3.7293+μt
  (2.1558) (4.4383)
  对残差项μt进行单位根检验的结果说明:ADF的统计量小于5%置信水平的临界值,序列项μt是平稳的。因此,农产品出口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关系。
  根据Granger定理,如果非平稳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则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在上述协整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农产品出口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ECM)为:
  ΔY=0.0979+0.0439*ΔX1-0.1744*Et-1
  (3.0619)(1.5669)(2.0764)
  该误差修正模型中,各变量的系数都通过了t检验,且误差修正项ECM的回归系数为负值,符合反向修正机制。从误差修正模型可以看出,短期内X1的变化将引起Y同方向变化,如果X1变化1%将引起Y变动0.04%;长期来看,如果本期的X1偏离长期均衡值,那么到下一时期这一偏离度将有17.44%得到修正。
  


  2.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结果证明了新疆农产品出口与农业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进一步检验。本文借助Granger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基于系统向量自回归(VAR)来定义,假定每一变量的预测信息全部包含在这些变量的时间序列之中。检验中涉及到滞后阶的选取,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确定各变量的滞后阶数。对各变量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如表3所示。
  从表3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检验结果拒绝了LnX1不是LnY的Granger原因的零假设,接受了LnY不是LnX1的Granger原因的零假设,表明农产品出口贸易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农业经济增长推动农产品出口并没有得到经验证据的支持。可见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的农产品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单向的因果关系,即新疆的农产品出口属于出口导向型。
  
  3 结论及建议
  
  从总体上看,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这种均衡关系中,农产品出口的产出弹性为0.6,表明农产品出口每增长1%,将促进农业经济增长0.6%。由于受上年农业经济增长和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实际值将偏离其长期均衡值,那么在下一年里,这种偏离度将大约有17.44%得到修正。农产品出口贸易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农业经济增长推动农产品出口并没有得到数据的支持,这说明新疆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还没有实现对农产品出口增长的规模经济效应,农产品出口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对外经济政策决定的。
  综合以上的研究结论,可以得出如下政策建议:
  要进一步重视农产品出口贸易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积极促进作用,在当前农民增收困难的情况下,更应重视其在提高农民收入上的独特作用,积极采取措施扩大农产品出口贸易,继续发挥和提高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
  充分发挥新疆农业的比较优势,继续扩大蔬菜水果,食用动物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增强竞争实力,迎接农业国际化的挑战。一方面,应增加对农业科研部门和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以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农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从而破除国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技术壁垒。另一方面,应开拓国际出口市场,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新疆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条件,但是,由于制度僵化,市场分散,地理位置又远离交易地点,交易效率远低于东部地区,影响建立农产品出口的稳定增长机制,也限制了地区农产品比较优势形成和提高。因此,要大力拓展农产品贸易的市场空间,调整和改善农产品贸易的市场结构,实施全球贸易战略,长久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从而持久稳定地推动新疆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杜红梅,安龙送.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7,(4):53-58.
  [2]沈程翔.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1999,(12):26-30.
  [3]孙敬水.计量经济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王文博.计量经济学[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5]张华,段华友.浅析新疆的出口贸易[J].新疆财经,2001,(6)14-16.
  
  [责任编辑 张凌]
其他文献
摘要:以肇庆市农村劳动力的供求状况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了肇庆劳动力转移状况。通过发达地区产业发展对劳动力转移的带动和挤出作用分析,研究了肇庆产业变动对劳动力转移的实际影响,通过对肇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寻找适应肇庆实际的劳动力转移对策,最终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关键词:劳动力供求;农村劳动力;转移;欠发达地区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
期刊
摘要:在今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乃至企业生存与成长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企业HRM只有较好的结合地区HR特点、人才优势、人才环境及区域发展趋势,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政策,才能确保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持续健康地发展。分析企业HRM与区域人才特征的关系,探讨区域人才特征与企业HRM的相互影响,提出促进企业HRM战略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广东;人才优势;企业H
期刊
摘要:在曼昆、罗默和韦尔(1992)的模型基础上,建立起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共同积累的经济增长模型,经分析发现,该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20世纪60年代起韩国、台湾近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回顾中国近二十几年来的经济发展历程并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韩国、台湾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长期内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尤其是高等教育普及水平仍是经济发展中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经济增长;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边际报酬递减;物
期刊
摘要:针对地级市区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用中国中部六省共82个样本地级市区2000—2006年的数据,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被解释变量经济增长指标的不同分位数处解释变量金融发展和控制变量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和波动是统计显著的。与经典的条件均值回归相比,条件分位数回归实证分析能够揭示数据生成过程的更加丰富的信息,为对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时空特征整合的统计建模提供了有力
期刊
摘要:为找出乡村旅游的行为特征及规律,利用浙江省乡村旅游实地问卷调查的数据,通过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综述法和数学统计法,分析了乡村旅游国内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特征。从人口学特征、旅游动机、旅游决策、旅游消费等方面对乡村旅游者的旅游行为作了具体阐述,并根据得出的乡村旅游行为特征结论,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旅游行为;浙江省;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
期刊
摘要:国际法院是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关,在维护国际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国际法院咨询管辖权是国际法院的两项权能之一,在以国际法院改革为背景,在保证国际法院审理案件的公正性与效率性的前提下,探讨加强国际法院作用的现实途径,即扩大国际法院的咨询管辖权的范围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国际法院;联合国;咨询管辖权;诉讼管辖权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
期刊
摘要:“没有人文教育,人类将堕入科技进步带来的黑暗和社会灭亡的深渊。”人文精神作为人文地理的一部分,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湘潭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和国画大师齐白石的故乡,其崇尚道德、爱国爱家、自强不息、厚道宽容和爱岗敬业的人文精神,正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旅游地理讲解过程中渗透这些人文精神。对于我们培养一代人具有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湘潭市;人文精神;旅游地理  中图分类号:F592
期刊
摘要:“房价高、住房难”已成为困扰中国居民的三大难题之一,住房困难说明我国当前的住房制度存在缺陷。改善住房保障的核心是大规模的廉租房建设。阐述海口市廉租房的实施情况,分析了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诸如:房源、资金、收入统计与监管机制、地方政府参与不积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海口;廉租房;弱势群体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
期刊
摘要:现代社会中,人们对街区公共安全的需求已呈现出多样化和个别化。城市人行道除了承载路人行走的功能外,也具有公共安全的功能。而目前城市街区人行道的安全功能发挥不充分,使得城市街区的公共安全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激发人行道自身的安全自治化活力,增强街区居民归属感,树立街道居民自觉监管意识以及充分利用街区公园的特点来提高整个街区的公共安全程度。  关键词:城市街区;城市人行道;公共安全  
期刊
摘要:通过对巴音布鲁克风景区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进行了SWOT分析,为促进巴音布鲁克风景区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依据。采用SWOT方法分析了巴音布鲁克风景区旅游保护与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并以此为依据指导申遗的保护与开发。巴音布鲁克风景区的申遗潜力巨大,具有诸多优势,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但是也需要克服自身的不足。  关键词:巴音布鲁克;世界文化景观遗产;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G1 文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