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整体性教学原则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h12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教学中检测“阅读理解能力”是指检测学生从阅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文意理解的速度和准确 性。如何在高中课文教学中培养这种阅读能力,一直是高中教师研究探索的问题。我们现行的中学英语教学大 纲针对课文教学有明确规定:“课文首先应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在整体教学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段教学也 是必要的。其目的在于掌握各个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更好地掌握整篇课文。”广大教师遵照这一要求, 对整体教学已经进行了大量实践,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教师往往在整体教学后,把分 段教学变成了逐句讲解、翻译的模式,讲解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点几乎占用了整个课文教学的大部分时间, 而没有把整体教学的原则贯彻到分段教学中去。本文着重从培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角度,就高中课文教学的 整体与分段教法略陈管见。
  一、实施课文整体与分段教学的过程
   课文教学主要应把握这样一条主线,即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深化地理解课文,使学生一开 始接触课文内容就步步深化地去思考问题,直到对课文全面理解。主要应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整体泛读课文。先把课文作为整体来教,首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文整体内容上。在学完 单词后,要求学生预习(泛读)课文,同时配合有关课文的理解题。泛读并非是一种自流的课外阅读,而是一 种在教师指导下,快速提高阅读理解力和速度的教学。学生在默读中碰到不理解的单词,不要停下查字典,可 跳过去或根据语境悟出它的含义。要求学生尽可能快地阅读(如果不讲速度,就不易培养根据语境悟意的能力 ),只要把握住课文的要点即可。在阅读过程中,还要求学生划出不理解的地方,以便反馈给老师,使语言操 练时有针对性。
   第二阶段:分段教学。第一阶段的整体阅读课文只是要求学生掌握课文的完整信息和基本内容,对课文形 成一个整体概念,但还没有对课文达到由表及里的逐步深化理解程度。因此在此基础上应进行分段教学,对其 中的细节进行分析、探索。不过分段教学也要贯彻整体教学的原则。在分段讲授课文时可分两条线进行:1.Th e main thread of the text(课文内容的主线).2.Useful language(语言知识点).目的是为了从整体上 理解课文,保持课文信息的完整性。本文以第一条线为主,以My Teacher一文(高三课本第十课)前两个自然 段为例加以论述。先提出有关前两段的问题,由教师简述内容,根据所述内容回答问题(问题略)。在师生间相互进行的语 言交流中,板书如下内容:
   The student (I←Helen Keller):
   Like an idiot:deaf,blind,unable to speak
   The teacher(Anne Sullivan):
   a woman with patience and imagination.
   a born teacher.
   然后再提出较深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再读课文,引导学生归纳出主题句,并领会两段的内在联系。such a great teacher(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学生,才创造了如此伟大的老师)。同时指出,第二自然段在整篇 课文中的作用。至此,学生经历了听、说、思、读、说的过程,把握住了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符合“大纲” 对课文教学的规定要求。最后把这两段出现的新的语言知识点(Useful Language)进行启发性的点拨、讲解,寓 讲于练中,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和语言知识之间的联系。
   第三阶段:整体深化。即掌握巩固整篇课文,对课文理解的深化阶段。分段教学完成后,学生已进一步理 解和掌握了课文的意思和各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所以在巩固课文阶段,从对课文整体综合思考的角度,设计 一些深化理解的思考题。这些问题在课文中找不到现成答案,要求学生经过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出来 ,这样可以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课文内容。如My Teacher一文,可设计如下问题:
   1.As a student,what should you do?
   2.What do you think a good teacher should be like?
   3.How do you think teachers and students should treateach other?
   4.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text?
   讨论中,学生做出许多回答,如:In our studies or our life,we should face any difficulties bra vely and try our best toovercome them,however great they are.As students we shouldrespect our te achers. We should treat each other as friends.We should love people and things around us.We shou ld enjoyour life.……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及回答,使学生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进而可仿照课文写读后感 或短文。在逐步提高不断深化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读、听、思、说、写处于积极思维状态,学习能力得到了发 展,达到了对课文深化理解与掌握的目的。
   二、整体阅读、分段教学、整体深化教学法的优点
   1.培养了听说能力,体现了课堂教学交际化的原则。此方法虽然是以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为其指导思想,但 是整个过程是以设疑、释疑、进行理解问答为表现形式的,因此决不是抓了“阅读”而弃听说于不顾。相反, 它提供了丰富、充实的交际情景,学生一旦进入角色,用英语听、用英语想、用英语说,使课文教学成为教师 、教材、学生相互作用的积极过程,从而培养了听说能力。
   2.体现了整体教学的原则。由于分两条线进行课文讲授,既保证了课文内容的完整性,同时又不因语言知 识点的讲授而把整篇课文分割得支离破碎,从而影响信息的完整性。
   3.培养了独立分析文章的能力。文章的题材、体裁不同,对学生的思想活动提出的要求也不同,其理解的 难易程度也就相应不同。在授课中,应根据材料适时地指导学生怎样抓住句中关键词领会句子大意;怎样根据 故事情节发展或以事件为中心利用标题悟出全文主旨;怎样根据每段中的主题句(往往是段落中的首句或尾句 ),来确定论说文的段落大意以及根据每段大意去概括全文主题等。这样能有效地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以及 独立分析文章的能力。
   4.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由于对课文问题的设计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练习量大,学生都能找到适 合自己水平的题目,从而使更多的学生得到练习的机会。当学生一时无法作答时,教师可做示范,启发学生思 路,学生会感到原先似乎很难表达的意思其实并不难表达,因而提高了灵活运用已有知识与技巧的本领,积极 参与的兴趣更高了。
   5.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每篇课文都要求学生先进行阅读自学,即结合理解题预习全篇文章。预习为学生 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创造了条件。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从高职教育重点放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出发,重点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论述了高职金工实习的管理方式,即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实习前上好实习动员与安全教育课、实习
期刊
众所周知,在当前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现代化企业要想全面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就必须要借助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那就是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其最终目标
期刊
一、电视新闻画面的构成  电视记者通过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将生动的、具体的、典型的画面形象的展现给观众,使人不但得到耳闻目睹,亲临现场的感觉而且得到“美”的享受。由于受时间限制和人的眼睛接受图像信息的限制,一个电视新闻画面不可能长时间在屏幕上显示或停留,观众不可能像看报纸。美术作品或照片那样反反复复地、全面地观看画面,这就要求记者或拍摄人员在选取面面的时候。选择最能反映主要内容的画面。让观众在短时间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本文从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分析出发,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环境三方面进行探索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
本文通过数值和解析方法分析了对称强激光脉冲和弱激光脉冲的前后结合所形成的混合激光激发的尾场的参数对尾场势的影响。讨论了在弱脉冲的位置有所改动的条件下,尾场最大和最
本文综合分析了机组的工艺参数和运行参数,应用振动监测和频谱分析技术成功地对聚丙烯装置的进口设备进行故障诊断.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中所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关注的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本文主要是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