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程力学》是在汽车、机械制造、水利以及建筑等各个专业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该课程枯燥、难学和对数学和物理课程要求较高。因此,它是各高校学生普遍反映较难学习和掌握的一门课。针对我院应用型本科的要求,《工程力学》课程该如何改革才能适应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已经摆在一个突出的位置。
关键词:工程力学;应用型;改革
适应生产技术、管理技巧、建设知识以及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是郑州华信学院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因为这类人才是以技术和实际操作的工作为主,所以也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的教学。教学的前提就是要培养出应用型人才,把“应用”作为在教学中的基础,学习的必须型和实用性作为其衡量的标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因为传统的“科学中心”的课程教学体系,在知识的组织纪律的维持结构严密逻辑出发,强调其系统性和完整性,是不利于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为了使学生能迅速适应岗位工作,所以培养学生运用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来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要引起重视。
综上所诉,根据我院《工程力学》课程体系以及内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革思路,同时依据新的《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计划来编写教学材料和相应的教学大纲,在我院的一部分专业试点,进行的教学实践,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并且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针对于学习工科的学生而言,我们不仅要讲工程相关的概念灌输给他们,同时还需要培养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应有的素质。因而我们就应该从基本做起,在教学的时候,必须消除学科化,要让学生懂得学以自用,意识到在实际生活中工程力学起到的作用,这样学生学习工程力学才有积极的动力。并且同时还要对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以及学习的方法要进行有效的培养。这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以及学生的对工程方面的适应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传统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结构一体化,解决好与物理课堂中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的问题;还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避免简单重复,适当提高教学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能力。整合后的课程分为刚体静力学,材料力学和工程力学三个模块,充分发挥整体作用的认识知识的学习。不仅要突出重点,还需要削弱教学的难点的特点。这不仅可以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还可以把概念进行集中和强化,也突出了重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我们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解决教学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工程力学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背景,我们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示给学生,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力学模型的建立。使用动画生动地表达抽象难懂的内容,可以大大的缩短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一个认知过程。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节奏,教学效率,我们可以通过屏幕将繁琐的写作内容投影出来。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有趣的多样化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生动,具体,还能反映教学过程。粉笔与黑板教学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不是很理想,很多时候还需要通过后续课程的补充和整理才能使学生理解;对于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它基本上能够帮组学生消化所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但是,传统的黑板和粉笔教学在很多方面的优势是不可替代的,在连贯性,推导和计算方面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同时可适度放缓节奏教学,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能否认它的作用。
四。通过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以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在考试的内容方面:不应该大量采用纯理论的考试内容,重点考验学生理解和应用方面的水平,尤其是在创造性方面。考试改革的重点是考试内容的改革。我们考试的卷面上的主要内容应采用一些灵活性强、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的问题,改正考试标准答案方式的績效评价方法,重点考察学生的解题思路、综合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采用这样的考试,可以使学生有一个积极、活跃的思维,更加容易激发学生思维方面的创新。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能力。且可以避免学生考试前死记硬背、抄袭等现象的发生。只有这样考试才能真正成为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便不会再把考试看做是一个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沉重的负担。
其次,这样考核的方式和方法,而不再是单单的对学生记忆力的检测了,还可以有利于提高和确定学生的创造的能力和实践的能力。对于过去单一的闭卷笔试方法进行了改革,只要符合课程内容特点的考试方法进行了多种方式的结合,比如采用闭卷笔试,课堂提问,实验操作等多种考试方法。这种改革方式不仅降低了作弊现象,也发挥了作用,促进学生的学习。
提倡讲要点、讲思路、讲方法,做到“讲—练二考三这样才能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根据这一思路,为了加强对学生学习的考核与督促,在考核形式上,我们应改革考试的做法,采用不同形式的考核制度。采用作业、课堂提问、讨论、报告等可以作为平时对学生考核依据。加强实践环节的考核力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对于《工程力学》课程的改革,是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项长期又艰巨的任务,短时间看不出改革的效果的,所以需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进行改革。因为力学课程教学和其他专业有着紧密联系,而且专业不同要求也会有所差异,所以改革必须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分不同阶段、不同层次来完成,在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并渐渐完善整个改革制度。(作者单位:郑州华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定华.工程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范钦珊.工程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李芸. 工程力学课程改革的尝试.《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第14期
关键词:工程力学;应用型;改革
适应生产技术、管理技巧、建设知识以及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是郑州华信学院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因为这类人才是以技术和实际操作的工作为主,所以也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的教学。教学的前提就是要培养出应用型人才,把“应用”作为在教学中的基础,学习的必须型和实用性作为其衡量的标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因为传统的“科学中心”的课程教学体系,在知识的组织纪律的维持结构严密逻辑出发,强调其系统性和完整性,是不利于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为了使学生能迅速适应岗位工作,所以培养学生运用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来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要引起重视。
综上所诉,根据我院《工程力学》课程体系以及内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革思路,同时依据新的《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计划来编写教学材料和相应的教学大纲,在我院的一部分专业试点,进行的教学实践,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并且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针对于学习工科的学生而言,我们不仅要讲工程相关的概念灌输给他们,同时还需要培养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应有的素质。因而我们就应该从基本做起,在教学的时候,必须消除学科化,要让学生懂得学以自用,意识到在实际生活中工程力学起到的作用,这样学生学习工程力学才有积极的动力。并且同时还要对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以及学习的方法要进行有效的培养。这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以及学生的对工程方面的适应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传统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结构一体化,解决好与物理课堂中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的问题;还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避免简单重复,适当提高教学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能力。整合后的课程分为刚体静力学,材料力学和工程力学三个模块,充分发挥整体作用的认识知识的学习。不仅要突出重点,还需要削弱教学的难点的特点。这不仅可以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还可以把概念进行集中和强化,也突出了重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我们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解决教学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工程力学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背景,我们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示给学生,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力学模型的建立。使用动画生动地表达抽象难懂的内容,可以大大的缩短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一个认知过程。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节奏,教学效率,我们可以通过屏幕将繁琐的写作内容投影出来。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有趣的多样化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生动,具体,还能反映教学过程。粉笔与黑板教学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不是很理想,很多时候还需要通过后续课程的补充和整理才能使学生理解;对于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它基本上能够帮组学生消化所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但是,传统的黑板和粉笔教学在很多方面的优势是不可替代的,在连贯性,推导和计算方面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同时可适度放缓节奏教学,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能否认它的作用。
四。通过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以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在考试的内容方面:不应该大量采用纯理论的考试内容,重点考验学生理解和应用方面的水平,尤其是在创造性方面。考试改革的重点是考试内容的改革。我们考试的卷面上的主要内容应采用一些灵活性强、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的问题,改正考试标准答案方式的績效评价方法,重点考察学生的解题思路、综合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采用这样的考试,可以使学生有一个积极、活跃的思维,更加容易激发学生思维方面的创新。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能力。且可以避免学生考试前死记硬背、抄袭等现象的发生。只有这样考试才能真正成为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便不会再把考试看做是一个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沉重的负担。
其次,这样考核的方式和方法,而不再是单单的对学生记忆力的检测了,还可以有利于提高和确定学生的创造的能力和实践的能力。对于过去单一的闭卷笔试方法进行了改革,只要符合课程内容特点的考试方法进行了多种方式的结合,比如采用闭卷笔试,课堂提问,实验操作等多种考试方法。这种改革方式不仅降低了作弊现象,也发挥了作用,促进学生的学习。
提倡讲要点、讲思路、讲方法,做到“讲—练二考三这样才能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根据这一思路,为了加强对学生学习的考核与督促,在考核形式上,我们应改革考试的做法,采用不同形式的考核制度。采用作业、课堂提问、讨论、报告等可以作为平时对学生考核依据。加强实践环节的考核力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对于《工程力学》课程的改革,是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项长期又艰巨的任务,短时间看不出改革的效果的,所以需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进行改革。因为力学课程教学和其他专业有着紧密联系,而且专业不同要求也会有所差异,所以改革必须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分不同阶段、不同层次来完成,在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并渐渐完善整个改革制度。(作者单位:郑州华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定华.工程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范钦珊.工程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李芸. 工程力学课程改革的尝试.《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