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我乡水稻机插秧工作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guo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加快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从2012年到现在,我乡引进了三台久保田手扶式插秧机,在两个村进行水稻栽插实验试点。经过对比,机插水稻通风透光性好,抗逆性强,增产效果明显。以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重点放在规范育苗程序上,降低成本,促进机插秧技术和农业技术的有效结合,探索适合我乡的机插秧技术模式。
  关键词:机插秧;技术
  当前水稻育秧工作在我乡新城村全面展开,“秧好半年粮,壮秧产量高”,培育壮秧是水稻优质、高产的前提保障和基础。而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采用统一高性能插秧机来代替人工栽插秧苗的水稻移栽方式,具有浅栽、宽行、定苗、定穴的一套行之有效的高产栽培技术。所以,认真抓好水稻的育秧工作是关系到秋熟丰收的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一、规范化育秧
  规范化育秧是实现机插秧的关键,规范化育秧的显著特点是密度大、省秧田、秧龄短、秧苗成毯状。其要求是插种均匀、主苗整齐,根系发达,茎叶健壮,无病无杂。
  1.软盘规格及要求:其规格为内腔长580毫米,内腔宽280毫米,内腔高为30毫米,壁厚0.15-0.3号码,净质量≥50克,要求底部渗水孔直径3-4毫米,孔距25-40毫米,排列整齐、均匀,破孔率大于1.5%,通孔率小宇99.5%;轻盘的外观要求表面光滑无皱折,无扭、五残缺、五裂痕、四角垂直、边缘部分无毛刺。
  2.育秧时间:早稻育秧于11月上旬至12月下旬,秧龄30-35天,苗高15-18厘米;晚稻5月下旬至6月中旬完成育秧,秧龄15-20天,苗高15-18厘米。
  3.种子准备:选用当地高产优质适应的品种,按2K/亩备种。种子的处理依常规或沼液浸钟进行,但需进行催芽处理达“破口露白”方可播种。切忌种子粘油或密封不通风催芽。
  4.苗床准备:选择在排灌、运秧方便,便于管理的田块进行。苗床宽140厘米,沟宽30厘米,长度超过6厘米,苗床墙面高于沟面2厘米以上。要求做到苗床板面达到“实、平、光、直”。苗床需要晾晒,要求有一定的硬度,使填泥后的秧盘不至于陷于泥土中。
  5.秧盘的铺设:秧盘按24盘/亩铺设,要求横铺两盘的形式,盘间不留空隙,要做到铺放平直。
  6.秧盘填泥:将秧沟里的稀泥填入所铺设的秧盘,泥面不得离开盘面,盘面间不留淤泥,要求秧盘填泥平、实,切忌用稀泥浆填盘,用于秧盘填泥的稀泥中不能含有碎石及其它杂草。
  7.播种:将备用种子均由的撒入所有秧盘,要求至少分2-3次撒播,不留边角;撒播结束后进行踏谷入泥,使种子与泥土充分接触。
  8.秧苗管理:秧床要保存湿润,秧沟内可放水,但是水不能超过墙面;管理人员随时注意膜内温度,注意揭膜降温与排涝;栽播前一周进行捡苗,揭膜时要注意温度变化注意调整炼苗时机。适宜机插秧的秧苗应根系发达,苗高适宜,茎部粗壮,叶挺色绿,均匀整齐。参考标准为:3叶一心,苗高10-12厘米,茎宽不小宇2毫米,根系15-18条/苗。
  二、机械化插播
  机械化插秧具有定苗定穴,栽深一致的特点。1.大田质量要求:机插水稻采用小苗移栽,移栽地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机械化插秧作业质量。要求田块平整,田面整洁,上细下粗,细而不糊,上烂下实、泥浆沉实,水层适中。(即:田块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泥浆深度为5-8厘米,水深为1-3厘米)结合土壤的地力,茬口等因素,可结合旋耕作作业适量有机肥和无机肥,整田后保持水层1-2天,进行适度沉实和病虫草害的防治,即可灌水机插秧。
  2.秧块准备:插前秧盘床土含水40%左右(用手指按压床土,以能够稍微按进去为宜)。秧苗起盘后小心卷起,叠放与运秧工具内,堆放层一般为2-3层为宜,运到田头应随即卸下平放(清除田头放秧位置的石块及硬物等,防止粘在秧块上,打坏秧针),使秧苗自然舒展;并做到随起随运随播,避免烈日伤苗。
  3.插秧作业
  (1)插秧前的准备。插秧作业前,机手须对插秧机做一次全面检查调试,机器各部件应转动灵活,无碰撞卡滞现象。转动部件须加注润滑油,以确保插秧机能正常的工作。
  装秧苗前须将空箱移动到导轨的一端,再装秧苗,防止漏插。秧块应紧贴秧箱,不拱起,两片秧块接头处应对齐,不留间隙,秧块与秧箱间要酒水润滑,使秧块下滑时顺畅。
  按照技术要求:确定株距和秧苗的株数,调好相应的株距和取秧量,保证每亩大田适宜的秧苗。插秧时行距固定为30厘米,一般株距选择12厘米、14厘米、16厘米三个档次,取秧量1-3苗,栽培在密度1.5-2万从/亩。
  根据大田泥脚深度,调整插秧深度,并根据土壤软硬度程度,通过调节仿形机灵敏度来控制插苗深度一致性,达到不漂苗、不倒苗,深浅度适宜。
  选择适宜的栽插行走路线,正确使用划印器和侧对行器,以保证插秧的直线度和邻接行距。
  (2)插秧作业。机械化插秧的作业质量对水稻的高产、稳定影响至关重要,作业质量必须达到以下几个要求:①漏秧:指机插后插穴内无秧苗,漏插率≤5%。②伤秧:指秧苗插后茎叶都由折伤、刺伤和切断现象,伤秧率≤4%。③澡秧:指插后秧苗澡浮在水面,澡浮率≤3%。④勾秧:指插后秧苗茎叶部90度以上的弯曲,勾秧率≤4%。⑤翻倒:指秧苗倒于田中,叶梢部与你面接触,翻倒率≤4%。⑥均匀度:指各穴秧苗米内以及平均株多少接近程度,均匀度≥85%。⑦插秧深度一致性:一般插秧深度在0-10厘米(以秧苗土层土表内为基准)。
  三、大田管理
  根据机插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采取相应的肥水管理的技术措施,促进秧苗早发育和低节位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争取足穗,大穗。
  1.施肥。肥料种类和施肥量与当地的常规栽插相似,基肥为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施用,要一次性施足底肥;注意分蘖肥的使用,巧施穗肥,建议施用农家乐1号(配方肥)40Kg/亩。
  2.管水。栽后及时灌水使秧苗活根,栽后2-7天浅灌,扎根立苗,活棵分蘖其浅水勤灌,促根分蘖,有效分灌,临界叶龄期及时晒田,以“轻晒、勤晒”为本,拔节孕穗期、抽穗、扬花期内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期与干泥交替,防止断水过早。
  3.病虫草害防治。与其他水稻病虫草害防治的技术基本相同,根据当地有关部门预测和提供的药剂配方,有针对性的防治。
  四、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1)节省劳力。机械插秧平均每小时1.5亩,每个人工时按(8小时),可机械插秧12亩,比人工栽插提高工效12倍( 按2人计)。
  (2)节本增产。机插秧成本的构成包括育秧成本。插秧机这就,机手工费及油料配件消耗等,经深入对机手现场调查,机械插秧每亩作业成本合计在30元左右,雇请人工插秧每亩费用为110元左右,机械插秧与人工插秧相比,每亩节约成本80元,同时,机插秧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根据几年来的测产机插早稻比人工栽插早稻每亩增产30公斤以上,实现率真正意义上的省工,节本、高产。
  2.效益。水稻生产全称机械化一直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推广水稻机械化育秧技術,一是可以节省秧田,缩短育秧时间,二是省工省时,提高工效;三是减轻 劳动强度,解决插秧“弯腰、腰痛”问题;四是高产稳定,农民增产节支,五是解决了栽插季节劳动力短缺问题,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城市与农村建设越来越好,其中,农艺师的作用不容小觑。农艺师种植的绿色植被能够改善城市的空气环境、净化城市空气,调节城市气温。随着农艺师这个职业在城市与农村建设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农艺师备受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阐述了农艺师的工作重点,并分析了农艺师的工作意义,充分表达了农艺师在城市与农村的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农艺师;工作重点;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国有农场企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加快,但是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国有农场企业管理者大多数在关心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腐败和奢靡的风气也同时存在,这与习近平主席近年来提出的反腐思想相悖,不利于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对于农场企业也有致命的危害。所以我们一定要严格控制农场企业廉洁风险,将廉洁的思想落实到农场企业的各个层次,以此来促进国有农场
近年来,静乐县结合实际,坚持把特色产业培育作为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藜麦自2011年引进试种,经过6年的试种推广,现已呈现出面积扩大、产值增加、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好态势,“中国藜麦之乡”的品牌效应正逐步显现。  一、产业发展现状  1.种植情况。静乐是传统的农业县份,境内资源丰富、绿色天然,昼夜温差大,尤其是丘陵山区,多风少雨,夏季冷凉,境内年平均气温为7.3℃,年降雨量380至50
期刊
摘 要:动物疫病检测工作,是现代畜牧业养殖的重要环节,对畜牧业养殖的成活率、养殖工作的良性循环具有直接影响。基于此,本文以河南省临颍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相关信息为例,结合农业牛养殖工程中动物疫病检测工作的开展现状,提出做好牛养殖动物疫病检测工作的完善措施,为我国畜牧业的完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动物疫病检测;牛养殖;工作创新  畜牧业养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与绿色农业全方位开
摘 要:本文通过近几年狂犬病防控工作的现状与分析,指出了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为今后进一步推进狂犬病防控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狂犬病防控;现状问题;建议  一、狂犬病防控工作现状  宁强县位于陕西省汉中市西南角,北依秦岭、南枕巴山,地处川陕甘三省交界处,毗邻八县,东邻勉县和南郑县,西接康县和武都县,南与广元朝天区、旺苍县、青川县接壤,北与略阳县为邻。属典型的山区县,现全县辖18个镇办(
期刊
摘 要:从古代开始,竹材就已经被运用到了日常生活中,属于一种可再生的资源,通过合理化的利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森林资源危机的加重。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好竹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明确未来的发展前景,借助先进的技术与措施,实现协调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竹材;开发与利用;发展前景;研究  当前的森林面积不断减少,借助新的木材来替代传统的资源就成为了发展的必然。所以在这一背景下,有着生长速度快与产量相对
摘 要:伴随着铁路运输的快速进步与发展,其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运输生产效率,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积极优化铁路运输组织,提高运输生产效率,从而实现铁路运输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优化;铁路运输组织;提高;运输生产效率  一、铁路运输的影响因素及其事故隐患  1.铁路运输概述。铁路运输是其中一种最有效的已知陆上交通方式。铁轨能提供极光滑及坚硬的媒介让火车的车轮在上面以最小的摩擦力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