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十年浩劫中,泱泱大国,万马齐喑,除留下一个作家和八个“样板戏”外,文艺作品在长时期中呈现出一片空白。后来,感到这样也不是个事儿,才自上而下又开始抓文艺创作,一时间从省到地市,层层办起了创作学习班。
1974年夏日,余应某地区文化部门之邀,参加了一个集合了40余位作者、时间长达一个半月之久的创作学习班。学习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务虚,即以“革命大批判”开路,集体学习“三突出”文艺理论,明确方向,武装头脑;第二阶段是务实,方正式进入创作。其程序是:先自选能反映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重大、时髦题材,互相交流(以免撞车);写出初稿后,集体传阅,反复讨论;最后采众家修改意见,加工成篇。余按此程序,昼夜兼程,耗时一月,脑汁绞尽,为伊消得人憔悴,茶饭无思。虽获短诗二章,终于废弃不用。一场辛苦,只换得无尽懊恼。
待到学习班结束之时,无意间竟又心血来潮,遂得打油诗一首,且一经吟出,立即不胫而走,在诗友间传诵一时。那诗曰:
苦选题材一两日,
生拼硬凑三四行,
讨论修改五六次。
浪费稿纸七八张。
岁月如流,大好韶光悠悠过了。检视那十年间箧存文稿,愧悔难当。今日回首,自觉荒谬。虽然时易境迁,却是亲身经历之事,亦记此一添笑料耳。
(作者为湖南省隆回县作家协会主席)
1974年夏日,余应某地区文化部门之邀,参加了一个集合了40余位作者、时间长达一个半月之久的创作学习班。学习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务虚,即以“革命大批判”开路,集体学习“三突出”文艺理论,明确方向,武装头脑;第二阶段是务实,方正式进入创作。其程序是:先自选能反映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重大、时髦题材,互相交流(以免撞车);写出初稿后,集体传阅,反复讨论;最后采众家修改意见,加工成篇。余按此程序,昼夜兼程,耗时一月,脑汁绞尽,为伊消得人憔悴,茶饭无思。虽获短诗二章,终于废弃不用。一场辛苦,只换得无尽懊恼。
待到学习班结束之时,无意间竟又心血来潮,遂得打油诗一首,且一经吟出,立即不胫而走,在诗友间传诵一时。那诗曰:
苦选题材一两日,
生拼硬凑三四行,
讨论修改五六次。
浪费稿纸七八张。
岁月如流,大好韶光悠悠过了。检视那十年间箧存文稿,愧悔难当。今日回首,自觉荒谬。虽然时易境迁,却是亲身经历之事,亦记此一添笑料耳。
(作者为湖南省隆回县作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