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低剂量 X线照射(LDI)对破骨细胞的分化及功能活性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 RAW 264.7细胞株作为破骨前体细胞,诱导构建破骨细胞模型。将破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0 cGy LDI)、
【机 构】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江苏 苏州,2150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低剂量 X线照射(LDI)对破骨细胞的分化及功能活性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 RAW 264.7细胞株作为破骨前体细胞,诱导构建破骨细胞模型。将破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0 cGy LDI)、照射组(10 cGy LDI)和 P2X7-/-照射组(shRNA,10 cGy LDI)。采用生物发光试剂盒检测各组培养基中三磷酸腺苷(ATP)的浓度,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评估破骨分化成熟度,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破骨细胞 P2X7受体、组织蛋白酶 K (cathepsin K)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 mRNA 的表达情况。结果:LDI 显著提高了照射组和 P2X7-/-照射组细胞基质中 ATP的释放,照射组中 ATP 分泌更加显著。形态学实验提示,LDI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破骨细胞的分化和骨吸收能力。与对照组比较,照射组 P2X7受体及 cathepsin K mRNA 表达明显升高,而 P2X7-/-照射组明显降低(P <0.05);照射组 MMP-9 mRNA 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而 P2X7-/-照射组 MMP-9 mRNA 表达明显降低(P <0.05)。结论:LDI 通过 ATP 偶联 P2X7受体,从而提高破骨细胞的活性、分化及骨吸收能力。
其他文献
一场急雨,竟然就酿成一次大灾。随之,是家园的口敝。是财产的损毁。是民生的苦难。是对人类生命的无情剥夺。这样的悲情,当下正在一些地区上演。 先把目光投向济南。2007年7月18日下午,一场持续3小时的大暴雨,造成当地大部分路段交通瘫痪,造成人员财产严重损失。据初步统计。22名市民不幸遇难。6人失踪,142人受伤;而截至18日16时。重庆暴雨天气已造成该市5∞余万人受灾,37人死亡、14人失踪,直接
目的 观察GHA预激方案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 采用GHA预激方案治疗AML12例.结果 12例中,4例达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4例未缓解(NR),有效率为66.67%.所有病例均出现不同程度骨髓抑制.结论 该方案老年人患者治疗毒副作用较轻,预后较好。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及小剂量DA方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ATRA联合As2O3及小剂量DA方案化疗对21例APL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中初治APL 15例,经ATRA治疗未缓解2例,ATRA治疗完全缓解(CR)后复发4例,ATRA 25mg·m-2·d-1,分2~3次口服;As2O30.1%注射液10 ml加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肿瘤.造血干细胞移植将MM的中位生存期从传统化疗时的3年提高至5年,但仍无法治愈.近几年来沙利度胺(反应停)、砷剂、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唑咪)等药物在MM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硼替唑咪治疗复发难治的MM的效果显著,治疗初发的MM的临床试验也正在进行中.对硼替唑咪治疗MM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期望为包括MM在内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依据。
俗话说“十个手指伸出来,长短不一”。也就是说所有学生的各方面的情况是不同的,学生的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有所差异的。因此教师不能“同内容、同进度、同目标、同评价标准”来进行教育教学,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致使优生“吃不饱”而学困生却“难消化”,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进而厌恶课堂、厌恶学习。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
目的:探讨非出血倾向蛇咬伤患者的局部治疗。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切开组(A组)与保守组(B组),两组患者全身治疗方法相同。切开组患者给予局部皮肤切开排毒
我院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应用130°动力髋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1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日前,我矿对采掘一线班组的群监员进行了严格地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解聘、调整了部分不称职人员,重新选拔、补充了31名新聘任的群监员。同时,还邀请驻矿安全专员给全矿群监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高三尖杉酯碱(HHT)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可行性、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初诊的APL患者2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ATRA或柔红霉素(DRN)/米托蒽琨(Mit)联合HHT诱导治疗,HA或DA/MA方案巩固治疗.在诱导及巩固治疗各疗程结束时分别对比两组病例的CR率、融合基因情况、不良反应及无病生存期(DF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