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材在建筑表皮设计中的艺术表现方法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27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绿色建材也称作生态建材、环保建材,就是安全健康型的建筑材料,注重建材对人体健康环保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安全防火性能。本文通过对绿色建材、建筑表皮的概念进行分析,对绿色建材在建筑表皮设计中的艺术表现方法进行总结。希望能够为设计师的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材;建筑表皮;艺术表现;低碳环保
  材料作为建筑物的重要物质要素,是建筑师用以表达设计意图和设计灵魂的重要语言。在国外,绿色建材已在建筑行业和装饰施工中广泛应用。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发展,我国建筑界逐渐出现“绿色建材”、“建筑表皮”等新鲜词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师的设计和实践。
  1 绿色建材的概念
  绿色建筑材料,简称绿色建材,也称作环保建材。它是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无污染、无毒害的建筑材料,达到使用周期后可以回收再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绿色建材与传统建材相比有5个基本特征。一是生产所采用的原料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废渣、垃圾、废液等多种废弃物。二是采用的制造工艺属于低能耗且生产环境无污染。三是生产和配置过程中不适用甲醛等有毒物质,不使用含铅等金属物质及化合物的添加剂。四是产品的设计注重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且产品具有多种功能如抗菌、防霉、消磁、防辐射等。五是注重产品的回收再利用,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废弃物。
  新时期的绿色建材包含多种,既有传统材料,也有新型材料。尽管对绿色建材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实践中一定程度上难以有定量化的标准,主要在于绿色建材应当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减少对自然的伤害并确保人体健康,要做到将环境与发展相统一协调,从长远角度看待问题。绿色建材是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建材发展的重要趋势。
  2 建筑表皮
  随着可持续观念的深入人心,以及绿色建材的出现,建筑表皮这个词汇也被广泛提到。建筑表皮是指建筑物与建筑物外部环境相接处的界面及其表现形式,还包括内外空间环境交界处的构件及组合方式。
  同“建筑表面”、“建筑外界面”等具有相似性,在一定情况下,“建筑表皮”可以与它们进行互换使用。但是“建筑表皮”更倾向于强调建筑外界面的独立性,即外界面可以适当脱离机构支撑。在低碳环保的整体趋势下,“建筑表皮”一词的含义也得到深层次的扩充,一些建筑师提出要使建筑的围护体系具有调节室内温度,适应外界环境改变的作用,发展成一种“呼吸的皮肤”。人们通过用皮肤的功能来描述在新时代下建筑围护的功能发展,因此,“建筑表皮”一词,更为准确生动的表现了特定的语义。
  3 绿色建材在建筑表皮设计中的艺术表现
  低碳生活和环保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在建筑表皮的设计中,对于绿色建材的科学合理运用是目前相关表皮设计的主要趋势。
  3.1 相似材料的组合表现
  建筑表皮所用材料主要采用色彩和质感都比较相似的材料,甚至有的建筑采用单一的材料进行运用,这种方式对于促进表皮整体感有极大作用。在实际的建筑过程中,不同木材组合或者不同木材与竹材的组合,基本都会形成自然和质朴的感官效果,又会因为细微的纹理差异展现静谧和谐的细微变化。
  3.2 多种材料的组合表现
  在表皮设计中,比较常见的是多种材料的组合运用。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質感,色彩和肌理也大有不同,因而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因此,通过对多种不同类型的材料就进行组合,通常会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层次效果相当丰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如果对不同类型的材料进行随意的组合和搭配,就大错特错了。并不是在同一建筑上采用的材料组合越多整体效果就越好。这就要求设计师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在设计初期,了解并掌握好材料的外在特点,处理好材料在整体或细节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并掌握好材料与主题思想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合理的组合多种材料,取得恰如其分的感官效果。
  我国存在一些优秀的建筑,在材料方面采用旧砖、旧瓦、混凝土等材料,混凝土主要负责承重,旧砖、旧瓦等极大程度的体现了材料的再利用原则,这些材料具有不同的质感,彼此相互承托,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外观。多种材料的组合表现,需要明确在整体中材料如何展现着自身特色,如何通过不同材料的个体衬托整体等。总的来说,表皮的选择不在于数量,不取决于价格,最主要的是建筑师的巧妙的构思以及对多种材料的科学合理的利用。
  3.3 绿色建材的细部情感进行表述
  国内外的许多建筑师都注重细部所展现的思想和情感,认为一个好的建筑要基于好的构思,并通过细部与其进行好的配合。细部设计能够很好地表现绿色建材的理念,在现代建筑表皮创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细部设计展现了表皮形态的完美,它将不同的材质、饰面进行综合,体现了面与面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的不同材料和构造的交接方式,并且这种交接带来了表皮色彩、材质及纹理的交接。有的建筑灵感来自于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人量现有建筑被夷为平地的现状,把被拆除建筑中的旧砖旧瓦作为设计作品中的表皮材料,通过对这些旧砖旧瓦的巧妙组合,化腐朽为神奇,既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表皮形式,又有丰富的细部处理,同时还能从中读出当地工匠的传统手艺和对材料的运用方式,让人们体会到地域文化的延续,激发起人们的怀旧情感。
  总之,优秀的建筑表皮必然有精彩的细部处理,反之粗制滥造的细部无法让人感知设计的品位。
  3.4 材料的借光表达
  “光”通常情况下包括自然光和人工光两种。对建筑而言,自然光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建材的形、色、质之所以能够被人感知,都依赖于阳光。建筑师应该在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尤其是开始阶段就注重光线的运用。
  首先,不同材料由于自身的质地、色彩不同,即使在同一光线的照射下,也会呈现出异样的效果。表而粗糙的材质,如木材、砖、石材、混凝土等,由于能够对光线进行漫反射,使光线均匀而柔和,形成空间氛围的均质感。同时,因为没有直接而强烈的反射,材质界而的视觉特征也会表现得更加真实,容易突出材料的本身质感;对于表而光滑的材质,在光线的照射下往往会产生较为强烈的反光,形成视觉上的冲击,令人精神振奋。
  其次,不同的光线条件会影响材料质地、色彩的表达。同一种表皮材料,会因为太阳角度的不同和太阳色彩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阴影和明暗变化,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结束语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正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困境,时代要求中国的建筑美观而适用、高效且节能、安全又经济,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绿色建材与建筑表皮设计结合起来,推进建筑物的低碳环保,本文在这一方而进行了一些总结,希望对建筑师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自尚平.国内外绿色建材发展综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 (35):156-158.
  [2]张国强,徐峰,周晋.可持续建筑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86.
  [3]陈易等.村镇住宅可持续设计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239-240.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着高速公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高速公路的运行呈现交通量不断增加,路面荷载不断加重的特点,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公路以沥青路面构成,在日益增长的交通压力下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如何提高路面运行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已经不容忽视。国内已经开展了对于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研究,本文主要通过对路面施工的不同环节以及部分关键施工指标进行研究分析,为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遇到的质
摘 要:该文从叶、蘖、茎、穗、粒5个方面对冬小麦矮抗58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出生所需天数及积温量相近,呈现出“下慢、中快、上慢”的趋势,并且相对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与相对有效积温的相关关系较好,可以很好地反映叶面积的动态变化规律。分蘖具有间隔性与规律性,具备2个旺盛期,1个高峰期,越冬期主茎仍能少许分蘖,并在拔节后集中死亡无效分蘖的性质。茎的粗长比值直接影响小麦的抗倒伏性能。幼
摘 要:余热锅炉是一个并不陌生的名词,对它了解最多的应该是它的工作原理,利用环保节能的方法做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很多企业基于环保的目的,也频繁利用余热锅炉。当然,余热锅炉也有它自身发展的不足之处,但总的来说,从环保节能这个方面来看,余热锅炉是值得提倡并且运用的。  关键词:余热锅炉 ;工作原理 ;计算方法 ;前景展望  余热锅炉,顾名思义是利用余热来进行再次利用的锅炉。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带了很多
文化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言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了解语言赖以存在的文化,就很难真正学好一门外语.因此,学习和使用一门外语,必须同时学习和适应这门外语所赖以
摘 要:本文研究了油管的破坏形式及磁记忆检测方法,使用应力集中磁指示仪对油管螺纹和周向裂纹进行了检测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磁记忆是检测油管缺陷和应力集中程度的有效方法。得出了油井中应重点检测靠近井口的1~10和80~90根油管,给出了油管上的重点检测部位。  关键词:磁记忆检测;油管螺纹;缺陷;应力集中  油管在采油过程中承受复杂的循环载荷作用,易形成强烈的应力集中区,在油管的非正常失效期里(1~
摘 要:针对高校学分制改革发展的教学实际,文章从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实用性和特殊性出发,阐述学分制下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内涵及特点,分析学分制下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现状;通过运用云计算的相关理论及技术,构建出基于云计算的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平台;探索教学实施与创新的思路、内容及方法,为学分制下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改革和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一些可能的途径。  关键词:学分制;高校;计算机